分享

西南土著记载的2000多年前的数十代西王母

 风吟楼 2022-11-25 发布于广东

西南夷古代有六大时代,哎哺、尼能、什勺都是母系社会,慕靡进入父系与母系并存时代,举偶进入父系社会,举偶之后的六祖时代还有母系遗存。直到今天,滇川交界的泸沽湖畔还依然保持着母系社会文化。

文章图片1

六大时代均有母系文化

解放后,国家领导帮西南的夷族改名为彝族,原因是夷族有被人鄙夷的意思。但这一改,很多小朋友就以为彝族是建国以后才有的民族。

西南夷很多支系按父子联名可以上溯到400多代,百度里说按《彝族源流》计算可达717代,但我只能理解400多代的计算方法。中原黄帝一族传世至今有154代,大禹家族到2022年有146代(绍兴姒姓),孔子家族到2022年有80代。而黄帝与大禹均由西南夷地区进入中原。所以,西南夷的历史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一、万物诞生于阴阳

彝族的哲学里,万物诞生于阴阳。彝族的第一个时代叫“哎哺”(以补),意思就是阴阳。后面的尼能、什勺、慕靡、举偶都先后诞生于哎哺。六祖诞生于慕靡。

现代物理学研究的统一场论是从相互作用是由场来传递的观念出发,统一地描述和揭示基本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联系的物理理论。人类所知的各种物理现象所表现的相互作用,都可归结为4种基本相互作用:即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这4种基本作用都分正负,如同人类分男女,男女结合是人类生命的起源。我建议,统一场论不如改名为哎哺物理学,因为中国古夷人数千年前就建立了这种思想。

按《彝族源流》清气浊气的产生:远古时,天地(慕靡)还没有形成,哎与哺也没有产生,先有清气与浊气。二气相交,产生了最初的10代天君地王:

1

2

3

4

5

7

8

9

10

清气

散切切

切恒恒

恒隐隐

隐雅启

启雅略

恩恩窦

窦可可

克武武

武斯索

乾父

浊气

爱可可

可可投

投莫莫

莫莫觉

觉雅奋

纳雅鄂

鄂雅列

列雅投

投阿武

坤母

其中武斯索又叫恒斯索。乾父与坤母就是太极图中的黑白二半。浊气形成的10代坤母就是传说中最早的10代西王母。据夷书记载(啥代表汉人):

文章图片2

彝文典籍记载的太极图

太极图最早流传在西南夷地区:父为天,天为白;母为地,地为黑

太极图里白的这块是天父,黑的是地母(坤母、女王)。

文章图片3

天父地母即太极

宋·朱熹在《周易参同契考异》中说:“邵子发明先天图,图传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盖方士技术,用以修炼,《参同契》所言是也”。

南宋理学家蔡季通受朱熹之托,于四川搜获秘图三帧,其中一帧就是在民间流传的“双鱼太极图”。中原地区自此才看到了太极图的实物。

中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也吸收了大量周边民族地区的文化,北方鲜卑族文化更是唐人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彝文典籍记载,在恒(天)、特(地)未产生前,恒的世系出了始窦影(哎)--影亨亨--亨希密--希密遮(希慕遮)--遮窦古--古珠舒--舒雅列--列雅恒--恒扎耿(密喳拐)--扎耿佐--佐阿采--采阿租--租阿塞--塞雅祖--祖皤(pó)娄--皤娄窦。

“恒”据说是“房屋、宫室”的意思,也代表“天”的意思。大堂主室称为“恒蒙”。

投(地)的世系:始窦哺--哺吕娄--娄希堵-希堵枣--枣朵遏--遏阿铺--铺雅吐--吐雅投--投扎抖(投扎兜,恒扎耿妻)--扎抖嗤--嗤耶武--耶武沓--沓阿武--武阿戛(jiá)--戛妣始--妣始夺。投产生16代后出了窦米能。

投又译为“特”,是彝语“地”的意思。哎哺时代已经有至少10位地王,慕靡时代,窦米能之前已经产生16位

二、慕靡时代的西王母

慕靡是西南夷的第四大时代,慕靡为彝语“天地”的意思,就是天君(男)、地王(女)共同掌权。地王有2个彝语词汇:靡莫、特府

慕靡共31代:

1希慕遮;2遮道古;3古珠诗;4诗雅立;5立雅密;6密乍拐;7乍拐作;8作阿且;9且阿宗;10宗阿贤;11贤阿基;12基迫勒;13迫勒道;14道孟尼;15孟立赤;16赤阿索;17;索阿德;18德喜所;19喜所朵;20朵必额;21必额堵;22堵洗显;23洗显陀;24陀阿达;25达阿武;26武阿补;27补侏娄;28娄侏武;29武洛撮;30撮珠笃;31笃慕;

根据《彝族源流·米靡氏智者》记载:米靡(慕靡)实行的是天君地王双君制。彝人哲学“世间母最大”,孩子与母亲的感情深于父亲,且妻子(靡莫)往往比丈夫(慕兹)长寿,故地王(靡莫)掌权时间更长,更有影响力。

时代

序号

职责

天君(慕兹)

地王(靡莫)

慕靡

(米靡)

1

统管米靡氏

舒苦姆

可洪额

2

沽君

祖载载

府固固

3

维君

祖叟舍

府武费

4

哺君

鄂阻阻

莫博博

5

啻君

祖娄余

府娄能

6

博君

祖阿姆

府阿洛

7

统管鲁朵

祖苦姆

府莫署

8

统管里斯

鲁阻阻

朵莫莫

9

统管迷觉

确雅宏

确雅租

10

统管塞赤污秽神

补录姆

卓鲁那

11

管制撮邪丑陋神

舒苦姆

可洪额

12

管制邹介间离与诈骗神

诺娄布

祖哲尤

13

管米靡宫室

抽鲁宝

抽鲁吉

14

管米靡地盘

舒度额

牙斗娄

注:

* 希慕遮-笃慕31代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上述天君地王中;

* 神级天君策举祖(策古兹),神级地王恒度府(恒特府);

* 苦姆就是“昆明”的另一种翻译;

* 希慕遮-笃慕31代中最著名天君为窦仇诃,最著名地王为其妻投皮耐。

三、黑彝奉窦米能为始祖

上面的慕靡14代天君地王列表里并没有慕靡31代传人的名字,为什么?

因为慕靡31代都是每一代的小儿子的名字,比如窦米能有8个哥哥,武洛撮有11个哥哥,笃慕有2个哥哥。父母老了,住小儿子家;父母去世,在小儿子家办丧事;父母牌位放小儿子家。父母的亲戚朋友与小儿子家交往更多,小儿子一族可以得到更多亲戚的帮扶。所以,西南彝族最完整的谱系反而是小儿子一族的谱系。六祖时代,小儿子默祖一族谱系就是最完整的。

西南夷奉行嫡长制,也就是大哥继承王位。跟中原地区一样,古语云: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也。古夷人也懂这个道理。除非大哥有非常明显的不适合理由,才会立其它兄弟。

当然,小儿子混得好的,势力大了,也是可以成为君长的。

彝族奉窦米能为始祖,窦米能为希慕遮第14代。但严格地说,窦米能不是希慕遮嫡传后裔。这一点,易谋远的《彝族史要》里都没有认真讲述。

按《彝族源流》记载,希慕遮第13代绝嗣,就过继了窦家的9个儿子(也有说10子)。窦仇诃为老大,窦米能为老九。窦仇诃继承慕靡家天君的位子。云南昭通古称“窦家坝子”,所以我认为窦米能9兄弟来自于昭通,蜀王杜宇也来自于昭通。杜宇可能要叫窦宇更合适。古代彝族也是有汉姓的。

窦米能因为崇拜地王,是西王母崇拜者,所以历史上也称窦米能为“地皇”。按照夷人哲学“母为地,地为黑”,窦米能就是黑彝(乌蛮)之祖,黑彝就是西王母崇拜者,就是西王母后裔。

所以,西南夷典籍里,从窦米能(道慕尼)的母亲起,女性也开始记录谱系。

从14~28代的母系名称是:“密考姆(昆明)的女儿,名考姆(昆明)舍楚,是道慕尼的母亲。考姆宗的女儿,名宗雅洪课,是慕尼赤的母亲。宗阿武的女儿,名阿武赫车,是赤雅索的母亲。谷武宗的女儿,是索雅德的母亲。德索赫佩,是德喜所的母亲。沽考母的女儿,是喜所朵的母亲。哲考姆的女儿,是朵必额的母亲。妥列通的女儿,是必额堵的母亲。通武恒的女儿,是堵洗显的母亲。阿格能昌,是洗显陀的母亲。阿保能冬,是陀阿大的母亲。额以合各,是大阿武的母亲。笃笃娄乌额,是阿武补的母亲。耐额娄通福,是补珠娄的母亲。迫娄舍节,是娄珠武的母亲。阿毕吐堵,是武洛撮的母亲。”

彝籍还续记了从第29代武洛撮到第31代笃慕每代的父系、母系名字。

序号

外公

王母

夷王

1

密昆明

昆明舍楚

窦米能(道慕尼)

2

考姆宗

宗雅洪课

慕尼赤

3

宗阿武

阿武赫车

赤雅索

4

谷武宗

索雅德

5

德索赫佩

德喜所

6

沽考母

喜所朵

7

哲考姆

朵必额

8

妥列通

必额堵

9

通武恒

堵洗显

10

阿格能昌

洗显陀

11

阿保能冬

陀阿大

12

额以合各

大阿武

13

笃笃娄乌额

阿武补

14

耐额娄通福

补珠娄

15

迫娄舍节

娄珠武

16

阿毕吐堵

武洛撮

17

撮珠笃

18

笃慕

昆明舍楚的年代约为公元前870左右(约周穆王时期),阿毕吐堵在公元前520年(约孔子同期)。

从窦米能母亲考姆(昆明)舍楚起,记录了11位王母的名字。窦米能的妈妈叫昆明舍楚,故窦米能子孙号称昆明族。也就是说,昆明族主要指历史记载里的黑彝(乌蛮)。但乌蛮与白蛮几十代人相互通婚,互有渊源,故白蛮也有昆明族渊源。

四、西南夷最著名的天君地王

西南夷最著名的天君地王是窦米能的大哥大嫂,大哥叫窦仇诃(道赤叩、待赤叩、恒赤叩),大嫂叫特皮耐(投皮耐、特皮聂、蒙皮聂、蒙皮业)。这个“皮”就是古汉语里的“妣”(彝语“阿妣”为“奶奶”)。

文章图片4

彝文典籍记载的天君地王

窦米能贵为黑彝始祖,不能冠以“地王”一称。因为地王太多,不够拉风,所以被夷人称为地皇。况且,一般地王都是女王。窦米能大老爷们不好称作地王。

比窦仇诃及特皮耐资格更老的天君、地王是传说中的策古兹、恒特府。这2位年代比较古老,来自于传说中的7代天君地王(紧接前文哎哺的10代天君地王):

序号

天君(白)

地王(黑)

备注

1

恒斯索(武斯索)

投阿武(特阿娥)

哎哺10代

2

恒阿武

特洛费

3

恒乍祝

特乍兜

4

恒举哺

特举韦

5

恒斯例

特斯例

6

哎律律

哦啰啰

7

策举主(策古兹)

亥堵府(恒特府)

最著名

*在彝语里,恒为天,特为地;慕即天,靡即地。

*彝族古歌里称支格阿鲁为恒乍祝之子,岂不早于策举主。

*以上7代至少在商代及商代之前。

古夷人哲学:万物始于阴阳,人类始于父母;父为天,母为地;世间植物为大地所出,世间动物为母亲所出,故世间母最大,母即是王(彝语中“母”字也有“王”的意思)。故自远古开始,古夷人部落、方国均设男王天君及女王靡莫(地母)。

中原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一部中原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中原打仗多,男性的天然优势凸显,所以,中原地区较早进入了父系社会。父系社会比母系社会先进。

西南崇山峻岭之中,山川所阻,部落之间往来不便,空间距离足够,所以,西南的古代战争相对中原地区就很少。日子安闲,长期维持着父系、母系并存的社会结构。因为母亲更长寿,所以女王比男王存在的时间更长,更有影响力。直到秦汉时期,母系崇拜还广泛存在。

西南的故事传入中原,中原人对男王不觉得稀奇,倒觉得女王很特殊,所以,特别记住了西部的女王国。因避讳,外人不知女王姓名,从黄帝到汉武帝均有女王传闻,故民间讹传女王活了2000多年。汉武帝为求长生,四下找寻西王母国。导致道教把西王母编入其宗教文化里,演绎了一个不存在的神仙西王母及仙气飘飘的昆仑墟。

真实的西王母只是大西南黑彝崇拜了数千年的地母靡莫。(中原地区其实也有地母崇拜)

彝族典籍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女王有三人:弥阿娜、恒堵府(恒杜府)、特皮耐

窦米能因为崇拜恒杜府而被称为地皇

特皮耐的年代约为公元前870左右,居住地点在云南东川、会泽一带。其它2位远远早于特皮耐,时代及地点暂不可考。

五、靡莫核心区在今云南昆明曲靖一带

按西汉司马迁的记载:昆明滇国、曲靖劳浸都是靡莫之属,靡莫国在昆明与曲靖之间的嵩明、寻甸一带。汉代以后,嵩明与寻甸有时属于曲靖,有时属于昆明。

《山海经》记载的寿麻国就在嵩明、寻甸一带,滇国为战国、秦汉时期方国,与《山海经》成书时间一致。靡莫又是女王崇拜的国家,所以靡莫国就是《山海经》里记载的西王母国。西南夷称其为靡莫(地母),中原人称其为西王母。

文章图片5

彝文典籍里的叟麻地名

叟麻耿杰又译为升麻举垓、升麻大地方,就是云南嵩明、寻甸一带。汉代牧靡县(慕靡核心区)、收靡县(寿麻),唐代升麻县。夷人称升麻为叟麻,传至中原被记为寿麻。(靡与麻通)

靡莫像在已出土的滇国青铜器上大量存在,比如下面一幅,有西王母,旁边还有一只三青鸟。

文章图片6

滇国地母(王母)

六、四川凉山的母系记载

我此前的文章里说过,整个汉代南中地区都是西王母后裔所建国家及部落。

除了靡莫、劳浸、滇国三国同姓相扶外,贵州夜郎就在靡莫的东北侧,是靡莫的孙子所建国家。夜郎的疆域还曾经覆盖到嵩明、寻甸及昆明老城一带。

而四川凉山一带的邛都国,则是靡莫的外孙女家,夜郎是其舅舅,都是一家人。都是黑彝国家,都崇拜女王。(夜郎最初为白彝国家,后被黑彝继承。滇国也是如此。)

易谋远《彝族史要》记载:凉山彝族传说彝族上古有12个王朝,其中11个王朝是母系王朝。云南《苏颇》中母系罗嬷姆开创了塔波阿尔,母系王朝传34代。四川《创世纪》及《训世经》记载父系前有4个母系王朝,传33代。吕妮--什勺--姑乌--嬷姆。凉山古代战争前的“集团誓言”中提到12个王朝中11个为母系:阿斯吕妮--阿姆波珂---妮尼诗孜---姑乌玖孜---什勺芭孜---嬷姆妞孜---伊尼尔氏---拉尼韦妮---斯姆---乌姆比姆---私曲雅乎几姆---洛芙曲荷---曲布尼比。曲布尼比进入父系社会。

文章图片7

西南黑彝地区均为西王母属国

凉山离靡莫也不远,就在靡莫西北侧。上述“吕妮”就是尼能,“嬷姆”就是靡莫。在云南,妈就叫“嫫”。

七、中原的后土娘娘

西南夷与中原华夏分离的时间为4500年前,也就是五帝时期。这个汉夷分化时间来自于现代基因分析的结果。《山海经》与《史记》记载的黄帝一族也是最初生活在西南地区。中原炎帝后期不能服众,黄帝钻了个空子,伺机入主中原。黄帝后半生都在镇压中原各地的反抗者,住行轩,四处奔波。

中原典籍里记载黄帝时代也存在“天君地王”制度,这一制度后期保存在了西南夷地区。

《淮南子.天文》:“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又《时则》:“中央之极......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后土被奉为社神,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时代当在周代后期。汉建“后土祠”,祠黄帝之佐神,与社神的地位不同。皇天后土对称,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公元443年,北魏遣官去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告祭祖先旧墟,刻下祝文,其中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天为阳,地为阴,帝又与后相对。山西介休有后土庙,祠后土娘娘。

文章图片8

中原地区后土庙及后土娘娘

后土后来被引入道教,在道教体系神话中被列为四卿/六御之一,与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相反,她是主宰地府之神。她是一位女神,被人们称为地母,而玉皇大帝就被称为天公。在为她建立的神庙里,人们把她塑造成一位端庄的女性,一般民众称她为后土娘娘。人们相信,该神是农业获得丰收的保护神,还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且人类长期蒙受着“天之所生,地之所养”的思想束缚,即形成了崇拜天、地的礼法。

中原的后土奶奶最后与西王母被大众混为一谈,都成为了道教玉帝的王母娘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