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碑、帖”笔法解析“万毫齐力”

 字斋 2022-11-26 发布于广东

万毫齐力是一种墨色饱满,运笔沉着的艺术效果。指笔毫一齐着力于纸,能运用笔毫的尖、腹、根各部分,既能用中锋,又能用侧锋,既能铺毫,又能拢毫,充分调动和发挥笔毫各部分的作用,这样写出的笔画才能雄强超脱。

文章图片1

古今书法大致分碑与帖两大体系,一是王羲之“一拓直下”的帖学,二是以“篆籀笔法”为核心的碑学,这两大笔法体系所呈现的艺术特色简而言之讲,前者书风“妍美、飘逸、灵动”,充分表现了文人书法的意蕴和隽永之美。而后者则表现出“雄浑、朴厚、苍茫”的阳刚之美。前者以小字为主,后者则更擅长大字。

从笔法体征上讲,“一拓直下”笔法比较强调点画的起、收、转折处的停顿发力和勾连呼应,中段行笔爽利迅捷,所以形成了点画生动,线条干净清爽,结体姿态摇曳”的赏心悦目感。而篆籀笔法则更强调线条中段的饱满充盈,给人以“浑厚、质朴、博大”的壮美之感。

文章图片2

对于“万毫齐力”沈尹默先生说:“运笔时,要使笔颖的每一根毫毛都发挥出作用,不能有一根“贼毫”。”所谓的“贼毫”就是那些翘起来、绞起来或者扭曲的,不能和其他毫毛一起接触纸面发挥作用的笔毛,这便是“万毫齐力。”

碑与帖虽有诸多风貌和技法上的不同,但就笔法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共性,Zui主要的就是中锋用笔。尽管魏晋书风以“中侧并用、中锋取劲、侧锋取妍”来表现他的“风流潇洒”,但中锋仍旧是其笔法核心,侧锋更多的是取势之用。而以篆籀笔法为核心的书风则坚决排斥侧锋,吴昌硕的石鼓文、李斯、李阳冰的铁线篆,包括张迁、礼器、石门这些汉碑无不强调笔笔中锋。

文章图片3

究其根源,还是中锋的“厚实、内敛、稳重”更能引起我们内心的审美共鸣,也更能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相契合。这与侧锋给人的“薄、轻、脆”的感觉形成明显反差。而“万毫齐力”也是实现中锋用笔的物质保障。 赵孟頫说笔法千古不易,说的就是 “中锋”用笔的恒定性。

深入分析中锋我们发现,所谓笔锋其实是由笔尖、笔腹、笔根三部分组成,从肌理看笔毫由主毫和副毫组成,核心的部分是主毫外面裹附的是副毫,为了增强笔锋的硬度和弹性有时候主副毫选用的毛料种类和比例也各有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笔锋弹性,也影响到蓄墨量的不同,也决定了行笔速度以及调锋手法上的不同。

文章图片4

尽管笔锋存在种种差异但会“用锋”才是重点,要能充分灵活用好笔锋的上中下部分和八个锋面其实并不容易,我们大部分人或许只用到了一两个面或笔锋的一截而已,假如都能用到了也就“万毫齐力”了。

当然要能真正把技巧ZhuanHua为笔力体现到线条上,还需要“手法”的铺垫和辅助。首先执笔方面“指、腕、肘、肩”甚至是腰都要“活”不能僵硬,苏轼强调的“把笔要虚而宽”也是强调运笔的灵活,我们初学者往往持笔太紧身体又紧张,这样就形成了阻隔使来自于身体的力不能顺畅的通过手指灌注到笔锋,这样哪怕有十万根锋毫也是无用的。

文章图片5

身法、手法做对了,行笔就能自如了也就能提的起、按的下,转的动了。笔锋的弹性也就发挥出来了,有了弹性“万毫”也就有了活力和生命力了,所以说“万毫齐力”的“力”并不是简单的力气和力量之说。

至于笔杆在运笔中应该处于一个什么状态,那就要看笔法的需要了,总是垂直不动是不对的,总是东倒西歪也是不对的,它都是根据笔法的变化需要而摇曳的,比如笔锋需要顶纸行笔了笔杆就要朝笔画相反方向倾侧。又如凝练紧结的线条则笔杆需要顺着笔画方向倾倒,同时手腕还需要带动笔杆转动来形成笔锋的绞转。

文章图片6

不管是帖也好碑也罢。“活用”才能“擅用”,也只有足够灵活才能真正的“万毫齐力、发力”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

再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吧。

南朝齐王僧虔《笔意赞》云:“剡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毫齐力。”

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论书·历下笔谭》云:“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五指气力即执笔的五指要各司其职,一齐着力,送至毫端。古人将五指的作用归结为“擫、押、钩、格、抵”五个字。这样五指一齐着力,协调发挥作用,才能行笔涩,逆势而进,不致率然滑过。

文章图片7

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盖古人用墨必浓厚。观《晖福寺》、《温泉颂》、《定国寺》,丰厚无比。所能致此者,万毫齐力,而用墨浆浓色深,故能黝然作深碧色也。”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清代包世臣自题《执笔歌》云:“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