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成】 白头翁 6~24g,秦皮 6~15g,黄柏 3~9g,黄连 3~12g,水煎服。 图:毛茛科植物白头翁(植株) 解脓血便,血多于脓,里急后重,小腹疼痛,发热心烦,口渴欲饮。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或黄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1.细菌性痢疾。 2.阿米巴肠病。 3.结肠炎。 4.溃疡性结肠炎。 5.泌尿系感染。 6.盆腔炎。 7.结膜炎。 【慎用或禁忌】 长期下痢,湿邪重于热邪,或呈虚寒证者,应慎用或禁用本方。 【临床加减应用】 1.细菌性痢疾:加地锦草、穿心莲、地榆。 2.阿米巴肠病:加槟榔、木香、芍药。 3.结肠炎:加白及、枳壳、翻白草。 4.溃疡性结肠炎:加拳参、景天三七、铁苋菜。 5.泌尿系感染:加车前草、鱼鳖金星、瞿麦。 6.盆腔炎:加苦荬菜、白蔹、土茯苓。 7.结膜炎:加野菊花、白蒺藜、谷精草。 1.细菌性痢疾 顾某,女性,41岁,江苏省句容县人。1972年8月初诊。 患者2天前开始发热不退,腹痛腹泻,大便伴有脓血,全身倦怠,经当地赤脚医生诊断为急性肠炎,由当地公社卫生院介绍来江苏省五七干校中心医务室内科诊治。测体温 38.8℃,粪便镜检提示:白细胞(+++),脓细胞(+),当即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因该患者患有乳腺癌,正定期在南京肿瘤医院接受钴60放射治疗,内科医师建议此次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以服用中药为妥,故将其转至中医科。 诊患者面容憔悴,因肛门部位疼痛而不愿就坐木制椅子,站着接受诊疗。主诉目前腹痛腹泻仍较甚,一日6~7次,里急后重,大便中伴有脓血。再一次向其询问,称血多于脓,肛门部有灼痛感,小便量少色黄。食欲全无,口干欲饮凉水。舌质偏红,舌根苔呈灰黄腻,前半部分舌苔黄腻,脉弦数。 此乃湿热之邪损伤肠管,治以清热燥湿、止痢镇痛,方选白头翁汤: 白头翁 18g,秦皮 12g,黄柏 6g,黄连 9g。 图:黄柏 服药 3 剂后,诸症均有改善。再服 3 剂后基本治愈,只是食欲不振且倦怠无力。视舌苔呈灰白厚腻,犹如舌头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易方平胃散: 茅术 9g,厚朴 6g,陈皮 6g,甘草 3g。 1 剂后食欲全开,嘱其隔日 1 剂。再服 7 剂后患者恢复了健康。 2.慢性盆腔炎 丁某,女性,35岁,江苏省金坛区人。1968年12月,因单位工作需要,我被安排在江苏省金坛区农村。有一天,以前认识的当地医院的一位西医师陪同患者来找我诊治,征得组织同意后我便向丁某了解病状。原来丁某罹患盆腔炎已有一年多,月经不调,时而超前,时而推后。经色深红或伴有咖啡色血块,经期小腹疼痛剧烈,时有针刺般疼痛。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气味恶臭。不思饮食,大便偏干,小便量少色黄,有灼热感,每当干重体力活或劳累后症状就会加剧。 观患者面色灰暗,体型偏瘦,按其小腹时患者皱眉,有明显压痛感。舌质暗红,苔黄腻,根部黄厚腻,脉弦数。证属湿热下注,血热夹瘀。治以清热利湿,凉血化瘀。处方白头翁汤加味: 白头翁 21g,秦皮 9g,黄柏 6g,黄连 9g,白蔹 15g,苦荬菜 30g,土茯苓 15g。 服药 14 剂后黄带数量减少,食欲增进,腹部疼痛亦有缓解。再以原方 30 剂,诸症已消,嘱其再坚持服用 30 剂,隔日 1 剂。 翌年,我被调到句容县的省五七干校中心医务室工作,患者曾来找过我,称基本恢复了健康,唯月经仍然不调,痛经仍较甚。我为其处方桂枝茯苓汤合当归芍药散,关照其每次月经来潮前服用 7 剂以达到调经止痛、理血化瘀之目的。 登场书籍 《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辨证、辨病、辨体质七十年心得》 养生正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