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宇辉评黄汉江诗:汗洒银河浪几重【冰心文化传媒】

 凌建东青 2022-11-26 发布于上海

《高楼建筑夜施工》

高楼万丈夜施工,汗洒银河浪几重。
撕块白云当手帕,湿衣晾挂月钩中。

地区:上海 作者:黄汉江(男士)

《黄浦江诗潮》收集了2200多位诗友的作品,小至10岁,长至93岁。其中主编黄汉江先生的《高楼建筑夜施工》以朴实无华而不失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而不俗的浪漫意境让人过目难忘。

“高高的大厦,正拔地而起,就连夜晚也在赶着建筑施工的活儿。施工人员汗水淋漓,仿佛要把汗水挥洒到银河掀起几重浪来。(我)多么想撕块白云当手帕帮大伙儿擦擦汗,还把他们身上汗湿的衣服都晾挂在月钩上以便晾干。”

全诗流畅自然,起承转合完成得天衣无缝,有赖于此诗的最大特点:不知不觉中结合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示诗人想象丰富的表现手法,给读者留下尽情的想象空间。

“高楼万丈夜施工”为夸张句,高楼“万丈”的夸张,是诗人到银河、白云、月钩等的想象基础。“汗洒银河浪几重”为比喻句,也是全诗的诗眼,夜施工及汗水挥洒的场景及干劲是虚实结合并升华的触发点。“盖高楼”不仅是此诗所载施工的直观行为,也是随着想象情感层层递进的布局方法。


“高楼万丈夜施工,汗洒银河浪几重。”首句以夸张正在夜施工的高楼“万丈”作起,提示“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社会实践本质,烘托高楼上工人们日夜赶工而紧张向上的气氛,增强劳动平凡而伟大的渲染力,推进更高层次的联想效果。第二句承接首句写施工过程中工人们此起彼伏而汗水如洒的劳动情景,集体劳动的汗水何其之多,集体劳动的作用何其之大,诗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当时人们所见高空的银河翻浪而作抽象比喻,也让读者体会其中“滴水成河”的哲理。

“撕块白云当手帕,湿衣晾挂月钩中。”第三句转而写到旁观的诗人冲动的动作和感想,欲扯一块白云作手帕,利用白云轻飘飘而过的特性,不用惊动大家而能帮助大家擦汗。尾句进一步突破擦汗的一时局限,欲把湿衣晾挂到更高的月钩上,诗人的感情达到最高潮——寄望施工人员能获得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美好生活。其中“月”或“月钩”有思乡或祈求更美满的寓意,也可从此引申出现场劳作之外的其他场景的想象。而“撕”、“当”、“挂”三个动词,虚中有实而一气呵成,动作豪爽而大幅度,感情细腻而余味无穷,让读者身临其境,让人共鸣不在话下。

美好的诗章不只是诗人自然触发的一时灵感,更是日积月累的工作或生活源泉的诗化情感。如果诗人没有对建筑行业的熟悉及热爱,就不能取得基建优化管理方面的成绩,也诗化不出建筑活动中劳苦而有乐的浪漫意境,而这些浪漫也是大多建筑工人,也包括现场基建直接管理者热爱劳动、任劳任怨的、茶余饭后的不同趣谈,深得大家认同的乐观向上之情。

每种感情之后都有特定的思想,或复杂或简单,虽然在《黄浦江诗潮》收集作品的过程中,黄汉江先生不主张诗词谈政治,且此诗以《高楼建筑夜施工》即以事命题,更为客观而冷静地呈现诗中所涉及事物的本质,但也便于读者从诗中发现诗人的思想:他认可集体劳动的场景和集体劳动的作用,和普通工人一样拥有美好的寄望。不管诗人避谈政治是为不得罪既得利益集团,还是其他不敢触及灵魂的事项,他的文人良心就在诗中——中国文人由国学传承的、积极向上的集体情怀已与大众见面。

读过《高楼建筑夜施工》,感受其中鲜活的艺术魅力,不管他人如何说后两句不过为个人情怀,但前两句无人否定体现当今公有制国体存在的思想政治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体智慧及集体力量的伟大。孔子曾主张“仁”政,其有利于国家和人民,而并不为统治阶级所采纳,只因当时私有制社会统治者大多是孔子严厉批判的“乡愿”类的假好人,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实际岂舍得让惠于民?一个人的真实,一篇诗词的真情,就体现在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活着,为的是替整体做点事,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从此诗不难理解不主张谈政治的诗人,在诗中对集体情怀的肯定,及生活中以修路、建亭等对社会回报等行为的矛盾性和某些统一性。

2018年10月16日

注:该诗发表于《诗刊》2015年8月号上半月刊"当代诗词"专栏第80


   黄汉江先生简介:

笔名:晓翰、扈姬优、撖缰等。1956年1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198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晋升教授(享高干)。历任上海市财政局副科长,上海基建优化研究所所长,上海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投资与建设学院院长、国民经济学(研究生)学科创始人,立信会计出版社社长、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历兼任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特邀副会长、《基建优化》副总编、世界杰出华人联合会副主席、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专家、中国诗词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市基建优化研究会执行会长(现荣誉会长)、《基建管理优化》总编辑、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经济学与工商管理荣誉博士、教授、博导、政协委员。曾出访欧、美、澳、亚30余个国家和城市。曾参加1984年“莫干山会议”(全国首届中青年经济学家理论会议)。著有:《投资与建筑经济》、《货币时间价值学》等著作;主编有:《投资大辞典》、《建筑经济大辞典》、《投资学概论》、《简明建筑经济手册》、《基本建设预算》、《建筑工程招投标百问百答》、《建设工程与预算》、《中国社会团体大全》、《现代建筑业经营管理》、《投资结构经济学》、《投资生产力经济学》、《涉外投资学》、《投资建设教训集》、《现代建设工程与造价》、《全国投资与建设研究文集》(5集)、《全国房地产研究文集》(2集)、《建设工程与最新工程量清单计价原理》等著作;编译有:《管理科学与管理决策》、《建筑合同词典》、《英汉汉英投资词汇》、《建筑工业经济学》等著作。并著有《黄汉江散文诗》,2009年始发表格律诗,2011年师从全国著名大诗人刘章先生,2012年始于《中华诗词》发表诗作,2014年始于《诗刊》发表格律诗词,主编全国最巨诗集《黄浦江诗潮》和《上海滩诗叶》(荣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在全国50多家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著作、论文总字数约5000万字。其中28种论文、著作、教材分别获全国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全国建筑经济优秀论文奖、全国基建优化优秀学术成果奖、上海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和上海高校优秀教材奖。并获国际“二十世纪成功人士”证书和勋章。总主编“沪江商学丛书”和“立信投资与建设丛书”、“立信工商管理精品教材丛书”及“新世纪经济管理博士丛书”。至今主编、独著、总主编185部著作、辞典和教材,荣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全国之最)。并积德行善,筹集资金,为故乡捐建了1个村民活动中心、6个候车亭、2个休闲亭、20条混凝土路和建立老年福利基金(荣获上海市崇明“瀛洲好乡贤”荣誉称号)。


评论作者简介:
  刘宇辉,会计师、经济师,从事财务管理及咨询、社会审计工作。2011年底开始业余创作,关注社会民主、民生,曾兼任中华网文学论坛、香港诗词论坛版主,并荣获中华网“优秀版主”。
  网名“刘宇辉lyufe”,座右铭为:“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让世界充满爱!”现代诗、古诗词、诗评诗论等曾荣获国内不同赛事奖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