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56岁,不顾家人反对生下龙凤胎,事后丈夫竟要把孩子送人,我流泪满面​

 新用户5076lFre 2023-07-20 发布于四川
我56岁,不顾家人反对生下龙凤胎,事后丈夫竟要把孩子送人,我流泪满面

我是刘岚,江西人56岁,是一名会计,在北京打漂十年。

十年前,我和前夫因为感情不和离婚,离婚后我带着女儿来到北京打工。

在这里我认识了现任老伴,他叫老江。老江是一名货车司机,妻子早些年得病去世了,他带着儿子生活。

我和他结婚后,我们这个组合家庭,和谐美满地度过了十年。

这十年里是我人生最快乐,最轻松地时光,有老伴的疼爱,有儿女的陪伴。
正当我憧憬着以后的日子时,女儿却在上班的路上遭遇车祸去世了。

那一刻,我的世界都坍塌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从失去女儿的悲伤中走出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即便舍去自己的性命,也不愿意孩子受到伤害。

女儿的离去给了我沉重的打击,我整日以泪洗面,无时无刻都在思念女儿。

而彼时32岁的儿子,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可是任凭我和老伴怎样催促,他也不意愿结婚。

于是,一向做事果决的我,做出了惊人的决定。

我告诉老伴自己打算再要一个孩子,可老伴却觉得我是在痴人说梦。

毕竟我的年龄已经56岁,早已过了适当的生育年龄,而且我们的两人年岁已高,根本无法再养活一个孩子。

加之,我在北京没房没车,而老伴的房子早在我们结婚前,就已经过户给儿子。

在如此情况下,我还要再生孩子,完全是不可置信的。

但我认为自己年龄虽然有56岁,但心态上和40岁没什么差别。

想要再生一个孩子的念头,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于是我去到医院告知医生我的来意。
医生却劝说我,这个年龄已经不适合受孕,并且试管只有50%的成功率,显然我属于不成功的那一部分。

我生性倔强,不肯服输,即便老伴和医生都劝说我不要生,但我还是坚持一定呀生,老伴也只好同意了。

但这个过程却异常艰辛,为了能生下二胎,我拿出仅有的5万元积蓄,四处求医问药。

可大部分医院都把我拒之门外,毕竟56岁生娃,听起来很像是天方夜谭。

后来,我终于找到了一家医院,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检查后,医生发现56岁的我具备生子的条件。

之后我开始遵照医生嘱咐,吃药打针,丝毫不敢懈怠。为此,85岁的母亲心疼我,还拿出了她的8万块养老钱。

就这样,再经过两次试管后,我终于成功怀上了孩子。

在检查时竟发现我怀的是双胞胎,这时老伴劝说我怕赶紧拿掉一个。

他表示本来养一个都困难,何况现在是两个。而且他表示最好是拿掉男孩,这样以后就不用给孩子买房子。

可是身为妈妈,手心手背都是肉,自然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执意要留下两个孩子。

之后,我顺利的生下一对健康的龙凤胎。
但由于我和老伴的经济条件有限,加之我又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

在生下孩子3个月后,我就开始四处找工作,同时给多家公司做兼职会计,收入才勉强能维持一家四口的开销。

本来一切都走向正轨,这时老伴却突患脑梗。虽然性命无忧,但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

一边是孩子,一边是老伴,我根本分身乏术。最后,我和老伴只好分开生活,我带着孩子生活,老伴则被儿子接走。

为此,老伴曾提出让我把其中一个孩子,送给条件好的亲戚抚养,这样也能减轻负担,可是我坚决不同意。

在我看来自己就算拼了命,也会将两个孩子养大,绝不会让孩子分开。

自从老伴搬走后,我就把孩子们送到了全托幼儿园。每天都要忙到天黑透了,才匆忙赶到幼儿园接走孩子。

看着两个孩子飞奔到我的怀里,清脆地喊着妈妈,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消散了。
回家后还要给孩子们做饭,喂饭,给他们洗衣服,几乎每天都很忙碌。

即便我年岁大了,就快要背不动儿子了,但这种天伦之乐足以让我坚持下去。

每天晚上我孩子哄睡后,自己还要爬起来继续工作,每天只休息五六个小时,才能做完工作。

可是即便如此艰辛,每月挣的工资也只够维持我们母子三人的生活。为了节约钱,我们只好租住在面积,只有几十平的城中村小房子里。

而老伴也因为脑梗的原因,哪一天有可能就会离开,更无法给予我们经济上的支持。

平时我的工作很忙,但是每月还是会抽出一天,带着孩子去看望老伴。

在别人看来我的生活很苦,我也很自私,让孩子跟着我吃苦受累。

可是不管外人怎么劝说,我都觉得不后悔,我也一定会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飞琼说:俗语说:为母则刚。失独的痛让刘岚无法释怀,龙凤胎的到来让刘岚心灵上得到了慰藉。

为了养育孩子,即便再辛苦,作为妈妈也会咬牙坚持下去,刘岚是一位伟大的妈妈。

我很佩服她的勇气,不顾所有人反对生下孩子,为了照顾孩子,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抱怨一句。

朋友们,您们觉得刘岚的行为到底是对是错?欢迎留言讨论。

点个在看”吧,您的认可是我分享的最大动力。愿您生活顺遂,一切顺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