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之风乡土散文《芝麻盐》

 大豫坊 2022-11-27 发布于河南

    三伏天,到田野里去,没准会看到一片芝麻地。此时正是开花季节,淡紫色的芝麻花如小喇叭,一簇簇,在细细的茎秆与叶子之间点缀出一片诗意。我的思绪就回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芝麻触发的回忆一股脑儿涌上心头。

    芝麻似乎是植物里面的吉祥物,一句妇孺皆知的“芝麻开花节节高”,带给人们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浑身是宝的芝麻榨出的油叫香油,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那真叫金贵。印象里,一瓶子香油可以吃上半年,甚至不敢放在灶房,担心小偷拿去。平常舍不得吃,来了客人做菜,出锅时用筷子蘸一下,点上那么几滴,就这,整个灶房溢满香气。芝麻叶子可以做干菜,用来做芝麻叶面条,吃上一个冬季不成问题。芝麻秸秆耐烧,集中起来,留到过年炖肉时用。芝麻根也会从犁过的地里捡起来,把土去掉,晒干当柴火。对芝麻的记忆,母亲做的芝麻盐尤其让我难以忘怀。

    芝麻和盐,一香一咸,乍一看,一个来自泥土,一个来自海水,二者原本毫不相干。在农耕时代,“母亲们”的一双巧手,成就了一道“美食”——芝麻盐。需要说的是,说芝麻盐是“美食”有点儿名不副实,我感觉芝麻盐更多的时候是充当了调味品的角色,它和酱油、醋一样可以用来调味;当然更多的时候也是发挥“菜”的功能,吃馒头时,它就是菜。

    记忆里,应该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生产队时期,青菜不够时,除了做酱豆子、豆糁饼子外,母亲还会做点芝麻盐。比起豆子来讲,芝麻的价格显然要高。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芝麻,母亲将芝麻倒进筛子,筛去杂质,再用簸箕,上下熟练地簸动着,芝麻中的碎叶子还有坷垃头子被慢慢分离开来。还担心芝麻不干净,母亲小心翼翼用手细细翻开芝麻,寻找里面的杂质,把异物除去后,下面才算是进入制作芝麻盐的程序。

    焙芝麻是制作芝麻盐的一道重要工序,这个工序看似简单,技术含量却很高。那个时候,每家做饭基本都是地锅,一般有两个锅灶,一个大锅一个小锅。大锅灶用来做主食,或者蒸馍,小锅大部分是用来炒菜。那时候的锅是生铁铸的,灶具也多是生铁铸成的。焙芝麻要有铁锅,主要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容易把芝麻炒糊,甚至炒焦,吃起来苦涩,难以入口;火小了,芝麻不熟,擀杖擀不碎,盐渗透效果差,谈不上啥口感。用柴火烧锅,火的大小真不好把握,完全凭烧火者经验。大多是父亲烧锅,后来我也烧过。

    焙芝麻前先把锅烧微热,放入芝麻后,母亲会提示父亲用大火迅速把锅烧热,再改用小火。这期间,母亲用锅铲子不停地翻动芝麻,让芝麻均匀受热。很快,在热锅底的炙烤下,锅里的芝麻开始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显得焦躁不安,开始弹跳起来,甚至跳出锅外,落到锅台上,再跳得高的落到地上。母亲赶紧拿起锅盖,在锅上方遮着,目的是阻挡芝麻“外逃”,同时,还要不停地翻动芝麻。等芝麻基本全部“跳”起来,就可以停火了。接下来,芝麻要靠锅的余热加热,慢慢开始平静下来,不再蹦跳。

    趁着芝麻的热劲儿,母亲将炒熟的芝麻盛到小盆里,再倒到案板上。大概是热胀冷缩,炒熟了的芝麻比原来显得丰腴了许多,看上去很富态。母亲确实是做芝麻盐的高手,焙芝麻火候把握得好,芝麻颜色基本没变化,但是已经熟透了。将焙熟的芝麻均匀地摊在案板上,母亲拿起一个又粗又长的做面条用的擀面杖,用双手好像使出浑身的劲儿,在芝麻上重重地反复碾压几遍。待到芝麻差不多碎了,她加快速度继续碾压。母亲解释说,头几遍碾压要用力,这是把芝麻里的油压出来,确保芝麻盐的香味儿。把芝麻碾碎后,母亲把大盐粒子用酒瓶子碾碎,成为盐粒子,均匀地撒在芝麻碎末上,再用擀杖碾压几次,到此为止,芝麻盐就宣告做成了。做成的芝麻盐要装进敞口瓶里密封,那时候就地取材,大多用空罐头瓶子代替,这样可以长期保存。

    芝麻盐储存在罐头瓶子里,瓶口要用皮筋束紧,避免香气外溢。不像其他菜肴,芝麻盐加工相对简单,做好后,随时可取,吃法简单而又多样。除了直接食用,炒菜时,在炒好的菜出锅前,可以将芝麻盐撒到菜上,相当于调味品,可以大大增强人的食欲,与其他调味品形成了互补融合,共同促成一道菜肴的美味儿。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弟弟妹妹会拿起刚出锅的玉米锅饼子,掰开,用搪瓷勺子舀一勺芝麻盐夹在中间。热馍催生出芝麻盐的味道,一股芝麻油香味儿洋溢在鼻孔四周,我们会很快吃完长期原本不愿吃的玉米锅饼子。看着我和弟弟妹妹津津有味的吃相,其实这主要是芝麻盐的诱惑力在起作用,母亲脸上就会现出幸福的微笑。那个时候,放学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馍筐子里信手拿起一个杂面饼子或者窝窝头,掰开后撒上芝麻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出了满心的幸福,这成了困难年代里的美好记忆。

    后来,上了初中,需要住宿在学校里。学校里的伙食差强人意,毕竟赶不上家里的饭食。那个年代里,初中的大伙想必过来的人都有几乎相同的记忆,尤其是馒头,甚至可以吃出老鼠的排泄物来。为了吃下这难以下咽的馒头,每周回家,母亲就给我带上一罐头瓶子芝麻盐,特意安排我,不要自己吃,吃饭时分给同学。芝麻盐不能放在教室里,那股子香味儿一旦散发出来,会诱发同学们的食欲,进而影响学习情绪。曾经一个同学把芝麻盐带进教室,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班主任发现了这个情况,让那个同学把芝麻盐放到寝室里去。不过,那时候寝室里老鼠多,学生在班里上课,大白天这里会成为老鼠的天下,它们会成群结队搜查同学们带来的包裹,尤其是闻到食物味儿,毫不犹豫咬破包裹,所以,在寝室里存放芝麻盐,也要动一番脑筋。

    岁月无情,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芝麻盐成了我童年难得的美味,直到今天,吃上一回还让人品砸不已。尤其是见到芝麻地,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母亲在灶房里做芝麻盐的场景,于是淡淡的乡愁如一缕缕云烟在心头萦绕。我现在明白,当年母亲做的芝麻盐就是故乡的味道,就是亲情的味道。

——202211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