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本像儿戏的消费类无人机投掷手榴弹,居然成了战略级攻击手段

 king9413 2022-11-27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用消费级小型无人机,携带手榴弹或者小口径迫击炮弹,飞到敌人头顶,特别是没有什么防护的单兵或者单兵群上空往下投掷,原本是最早出现在中东一些局部战场上的“新生事物”,过去一般都当做战场上的“儿戏”看待。但是万万没想到,在2022年的一场大规模冲突中,这种战法居然给其中一方带来了严重的人员杀伤效应;而且被杀伤的一方居然基本没有什么防御的好办法。因为其中一方在战场上有上万架小型无人机在不断地搜索战场寻找合适的打击目标,而另外一方在这方面类似无人机的运用却寥寥无几。凡事一旦多了,就会出现规模效应。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方用这种战法,给对方造成了数千单兵的伤亡,于是用消费级无人机投弹的战法,居然成了一种战略性的打击手段。

文章图片2

由此带来的直接杀伤案例,甚至超过了发射上百万发中大口径炮弹造成的杀伤。有4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第一个案例;就是其中一方在密林中建立了一个弹药转运中心,其实就是一个一线的弹药储存小型基地。设置这个弹药临时露天仓库的一方原本以为依托密林和表面的一些人造伪装,完全可以骗过卫星与高空侦察机的远程侦察,却完全没有想到树梢高度就有不止一架无人机在近距离把这个弹药露天仓库看的一清二楚!于是一架消费级无人机飞到炮弹堆上空,投掷下2发迫击炮弹;立即引发了弹药的连锁殉爆。不但摧毁了弹药库本身,连附近的车辆与人员也捎带着一起消灭。第二个案例;一架无人机发现了地面的一名对手的单兵。这位单兵其实也同时看到了头顶上的无人机。于是单兵拔腿就跑。

文章图片3

但是不论单兵是快跑还是慢跑,肯定是永远跑不过空中跟踪他的无人机,在跑了2公里之后,地面的单兵实在是跑不动了,直接累倒在地面上;于是无人机此时立即投掷下携带的手榴弹,准确地把对方的这名单兵报销了。第三个案例,其中一方有5名单兵躲藏在一个炮弹坑里,似乎正躲避来自地面水平方向的炮击或者机枪射击,但是却没有想到头顶上还有对方一架无人机悬停在那里。无人机先后投掷了2发小口径迫击炮弹,弹坑中的5名单兵当即被歼灭了至少4人,另外1人显然也严重受伤。最后一个案例。就是一名老牌雇佣兵明显受伤仰躺在地面上,头顶有一架对手的无人机悬停在哪里。这名雇佣兵甚至还单手操作突击步枪对无人机进行射击,发射了数发子弹显然都没有打中。于是雇佣兵用剩余的最后几发子弹,

文章图片4

调转枪口向自己TOU部开枪,迅速了断了自己!此后几秒发生的事情,才明白这名久经沙场的雇佣兵为何最后向自己开枪。原来无人机在现场录像的同时,最后还是投掷下了一发迫击炮弹!原来雇佣兵不想再经受炮弹严重杀伤的痛苦,于是先给自己来了一个点射。以上4个案例,都显示出被上万架消费级无人机临空压制的步兵的各种无奈。到这里有人要说了,这类消费级无人机,平时感觉用弹弓都可以打下来,为何实战中地面的单兵完全没有办法对付呢?其实用轻武器就可以批量击落这些无人机?其实是想多了。这些无人机大多悬停与100到200米的空中,通过放大拉进的镜头,不论是观瞄还是投弹,基本都是相当精准。但是让一般人用突击步枪射击在100米高度的一个0.5米见方的物体,实际命中率能有多少?

文章图片5

这就相当于从地面垂直仰射一个在30层楼高甚至到60层楼高的一个小点,即使目标永久不动,如果想用步枪命中,恐怕不发射几百发子弹都是做不到的。何况这些无人机悬浮期间还是不断位移的。而正规的单兵防空导弹,首先是没有那么多的配备;其次是如果是红外制导模式的,根本无法锁定这些超小目标。因此如何防御成千上万的消费级无人机,完全就是一个新课题。毕竟过去的所谓空袭,都是飞行速度很快,体量又很大的航空器。这种又小又多的来袭者,只有激光与微波杀伤最管用,这方面还得看长耳朵家的全新防御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