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希腊对门窗的作用,一般重其通风、采光或围闭效果,而中国古代建筑还重视屋内屋外空间的交流和景物的借换,往往是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比如园林建筑中的漏花窗,便是为了充分显示环境之美而设计的。中国饮食烹饪也讲究滋味之外的艺术,注重食名优美、食器精美、环境雅致,将物质享用与精神追求统一起来。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文质相济,内外相兼。 2.实用之效成于外,尚美之用盈于中。 3.物质与精神兼具 【佳作展示】 要面包,更要水仙花 勒内·托姆曾与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古人为何要保存火种。两位古人类学家说是为了取暖御寒,获得鲜美的肉食。勒内却给出了另外一种答案:为了欣赏灿烂的火光。 同一个问题却有两种不同境界的回答。古人类学家研究古人类多年,脑中充斥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他们严谨科学,得到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人类的答案;而勒内却与这两位常年浸泡在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忘记了“美”的古人类学家不同,他身为著名数学家,拥有一颗理性之心的同时,却同时拥有一颗诗意的灵魂,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两种回答两种心态,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差别。实用主义注重人的物质生活,注重使生活要素有机组合以便利人民生活;浪漫主义注重人的精神生活,注重以美的要素充实人们的心灵。实用与浪漫,物质与精神,两对矛盾,鲜明对立。 究竟哪一种更好更优呢?实用主义可以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没有实用主义,哪有生产工具的进步,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开展?哪有如今便利的交通,发达的互联网,先进的航空航天?人类哪能从原始状态发展成为今天这般模样?而浪漫主义可以充实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没有浪漫主义,我们哪能阅读那么多精奇梦幻的故事,哪能看见那么多神奇美妙的绘画,听见那么多震人魂魄的音乐?由此可见,二者虽是对立,但我们不能缺失其中任何一方。二者在这方面是统一的,共同改变了人类,发展的人类。 然而现实往往是,人们更多注重物质富足,却轻视了精神陶冶。有些家长认为厚重的文学书籍无用浪漫,浪费时间,不如买教辅;有些房主在布置房间时以为花草盆栽、绘画摆设无用,不如多买几张桌椅,几个电器;有些城市认为绿地森林无用,不如多建几栋工厂,发展经济、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生态,实用主义似乎独占鳌头。 非也,我们不能这样生活。我们要财富,要便利,要富足,我们也应该要鲜花,要鸟鸣,要美好心灵。我们也许能够这般生活:放下课本习题,走进经典名著中人物的悲欢生活;停下忙碌脚步,去浏览世界各地,探访江河湖海。我们的城市可以有高楼大厦,也要有鸟语鸣唱,绿意葱茏。我们要有创造富足生活的理想,更要记得诗和远方。 有哲人曾言:“我宁愿不要赖以生存的面包,也要一株芳香馥郁的水仙。”我认为,面包是生活所需,当然要;而那娇丽的水仙,我更当要。要面包,更应要水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迈开脚步,头顶星光,永恒美好前程和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