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如今市面上的盐多种多样,低钠盐、加碘盐、海藻盐、竹盐、含硒盐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又该如何挑选食用盐? #1 什么是食用盐? 食用盐是指从海水、地下岩(矿)盐沉积物、天然卤(咸)水获得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经过加工的食用盐,不包括低钠盐。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同时含有少量水分和杂质及其他铁、磷、碘等元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食盐不超过5g,也就是2000mg的钠。 虽说钠是人体必需的,但大家都知道盐不能多吃。 高盐饮食容易导致: - 血压飙升,增加血管硬化、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损伤胃肠粘膜,容易患胃癌和结肠癌; - 增加肾排出负荷,容易引发肾病; - 促进钙的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 增加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而我国人均每天的食盐用量大约是10.5克,比建议量超出一倍有余,这对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食盐的选择和用量上更需要严格把关。 #2 常见的食盐产品 低钠盐用氯化钾替代部分氯化钠,从而降低30%的钠含量,而咸味相当,因此可以减少钠的摄入,有效预防高血压。研究证实,低钠盐可显著减少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对高血压及健康人群均适用。 但低钠盐含有较多的钾,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患者谨慎食用,避免钾无法有效排出体外而导致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危险。 加碘盐指的是增加碘制剂后的食用盐。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缺碘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继而出现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和克汀病(“呆小症”)等,世界卫生组织将碘缺乏危害简称IDD,为导致人类智力发育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成人每日建议碘摄入量为150微克,儿童为90~120微克。沿海地区居民,能食用较多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无碘盐。市面上的“海藻盐”也属于加碘盐的一种。 营养强化盐是指添加了一种或者几种营养强化剂的食盐,包括富硒盐、加锌盐、深井钙盐等,或者添加了柠檬酸锌、胡萝卜素等营养强化成分,声称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来补充微量元素。 但事实上,吃盐还是为了调味,通过盐补充的营养元素微乎其微,人体主要还是通过蔬菜水果和肉类满足营养需求,不能对某些营养盐期望过高。 湖盐、海盐、岩盐、竹盐等品种只是来源不同,本质上都是氯化钠,没有太大的区别。而竹盐号称有抗氧化、消炎杀菌、排毒减肥等功效,但目前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海盐是将海水引入盐田,经过日晒、蒸发、结晶而成,它的区别在于能够更多的保留海水中的微量元素,瞬间激发并保留食材原有的味道,鲜咸可口。 而近年走红的喜马拉雅玫瑰盐,它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地区的盐矿。这种盐含有较多的铁和其他土壤杂质,使其呈现出特别的粉红色。 #3 如何健康吃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