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究

 萱家百草园 2022-11-27 发布于河北
 

萱家百草园

公众号ID:xuanjiabcy

关注

萱言碎语

       讲究这件事儿是贯彻始终,由内而外延续开来的,绝不仅仅是偶尔为之。真正的讲究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素养,不是装模作样,而是发乎于心。

讲究

中国最后 的贵族  郭婉莹年轻时的照片

偶尔看到一则故事,一位菜场卖菜的大婶在没有客人的时候,就洗把脸,刮几片黄瓜贴在脸上。旁人看到问她:“你都这样了还这么讲究?”

这样了,到底是哪样了?是因为她已经成为大婶了,人老珠黄了,所以不用讲究?还是因为她不是贵妇,只是卖菜的,所以不用讲究?

追求美好是一种天性,而这种天性从来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就连动物世界里孔雀还要开个屏比个美呢,尽管它们是求偶需求,开屏的那个也是雄孔雀,但是并不妨碍对于美好这种天性的追求和竞争。而人类社会对于这种美好的追求更甚于动物界。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整容脸?即便不整容,大街上喊一声“帅哥”“美女”总会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同时回头,每个人都希望喊得是自己,潜意识当中总希望自己是别人眼中那个最帅的哥、最美的女。

同理,谈恋爱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男神、女神。而彼此也真的很努力的想成为对方的男神、女神。这个时期的男人女人都是讲究的,出门前认真的洗澡化妆,认真的穿衣打扮,生怕有一丝瑕疵影响了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若是这种讲究能够长久保持下去,直至婚后、乃至身故,这才能算真正的讲究。

最讨厌那种在外面穿真丝连衣裙,回家却套上廉价睡衣;在外面发型妆容精致,回家却蓬头垢面;在外面举止端庄,回家却挖鼻、抠脚的女人。如果家里只有你一个人无可厚非,反正丑死也不碍别人眼,但是家里有老公,还能够如此邋里邋遢,甚至大言不惭“家是放松的地方,我就要这样松快的感觉……”你老公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孽?凭什么别人的眼睛看到你就能赏心悦目,他就活该受到视觉虐待?他当初娶你的时候可没想过要娶一个挖鼻如花、或者抠脚大汉回来。

当然,角色转换一下亦然。男人在外人模人样绅士风度,回家对着妻儿大呼小叫;在外风流倜傥,在家只会沙发躺;在外装的跟孙子似的,回家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谁家闺女当初也没想下嫁给人渣。

婚前皆是“男神、女神”,婚后成了“男、女神经”,如此强烈的反差,那跟骗婚又有什么区别?

年轻时的胡因梦  

不要说就连胡因梦都说过同一屋檐下没有真正的美人。据传闻,李敖之所以跟她离婚,是有一天他无意推开没有反锁的卫生间的门,见蹲在马桶上的她因为便秘满脸憋得通红,感觉实在太不堪了。传闻虽然未必当真,但毕竟两人五月结婚,八月就离婚了,某种程度上,显然李先生认为作为“七十年代台湾第一美女”的胡小姐不该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自己新婚丈夫的面前。事实上,对于李先生的尖刻以及面对记者说出如此理论,我真的不敢苟同。但同为女人,我也认为这种情形假如真的出现即便算不上不堪(毕竟是人就要吃喝拉撒)但难堪一定是存在的。一个女人上厕所干嘛不反锁卫生间的门?若是反锁了门,你在卫生间甭管是便秘还是拉肚子,无论是满脸通红还是龇牙咧嘴,他都不可能看到。等你方便完了,洗手出来,仍旧是优雅的女神。或者推门而入是他不讲究,而事实上,你不锁门本身就不够讲究。若这件事是真的,那么说到底,胡这位美女还是没有美到骨子里。

60多岁的郭婉莹,退休后对于曾经的苦难只字不提

反而我觉得那位卖菜大婶骨子里才是真正的美人,容貌、身份、年龄、场合都无法阻止我们对于美好的追求,正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皮。就像被誉为“最后的贵族”的郭婉莹,即便在文革劳动下放刷洗马桶的时候,也能穿着干净整洁的旗袍。带着儿女挤在一间七平米左右的屋子时,仍能够在煤球炉上用铁丝烤出金黄焦脆的面包,用搪瓷缸子煮下午茶……即使到了近九十岁高龄,也将雪白的头发剪烫的整齐端庄,甚至化了妆——哪怕翌日黄昏就是她辞世的时刻。讲究,是一种骨子里的优雅,是从内到外无时无刻都存在的一种优雅,这种优雅是装不出来的,它的存在只是一种习惯。

110岁生日宴上,仍旧穿着最爱的中国旗袍和高跟鞋,涂着红色指甲,妆容精致,一路坎坷,一身坚韧,一路优雅,一生风华,这就是严幼韵。

还有那位做了一辈子“仙女”的严幼韵,在112岁高龄去世前,仍旧穿着高跟鞋、旗袍端庄的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她终身保持穿高跟鞋的习惯,即使拖鞋也不例外,一百多岁高龄还经常让女儿帮她做旗袍,哪怕只是跟朋友打牌也要穿着考究的旗袍,总是画着精致的妆,年过百岁还亲手做龙虾沙拉给大家吃……若说这样的讲究是因为她家庭条件足够优渥,但二战期间失去丈夫后在马尼拉度过的艰苦岁月里,当她从一个大小姐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会做各种家务活的妈妈,甚至学会了做酱油、做肥皂时,那样的日子里她仍旧踩着高跟鞋、穿着旗袍,让自己始终保持美好的状态,家里也仍旧会传出钢琴声,就算在那样艰难的境况下,孩子们感受到的也只有爱而没有痛苦。就如同郭婉莹说过的,之所以讲究,是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啊!

记得多年前有一位异地的网友,每次看其发的聚会照片总是光彩夺目、容光焕发,虽年近不惑却着实让人羡慕其精气神,网上语音聊天也开口闭口引经据典,彼时我曾以其为榜样,相约若有一日去其所在地必登门拜访。直到某一天我路过她工作的城市,刚好办事的地方与她单位相邻,便拨打电话想去拜访她,结果电话一直占线。于是便直接到她单位去门卫室打听,想要给她一个惊喜。门卫指了她办公室的位置,谁知就在我站在楼道的那一瞬,忽然听到了她的声音——与网上聊天时的温文尔雅完全不同,嗓门甚大,且出言不逊,操着流利的国骂……就在我以为自己听错了的时候,她打开办公室的门匆匆出来,奔向楼梯,险些撞到我。此刻,我已经完全看清了她的面貌,即便如此,她却并没有抬眼看我一下,而是继续讲着电话踢踢踏踏的往楼下扬长而去,我看到了她在一身并不合体的套装下,穿了一双看不清颜色的运动鞋。从此,我再不曾主动联系她。

那场不期而遇让她从我心目中的神坛彻底跌落。我以为她是现实中难得一遇的美女,却原来只是虚拟中的一道电波。但我并不为自己看到这样的结果而失望,相反,我却为每日与她共同工作的同事悲哀,也为电话那端被她谩骂的人而感到难过。

现实中往往我们总会将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外人、甚至陌生人,反而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温柔端庄给了陌生人,暴躁邋遢给了身边人。对外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阳春白雪,对内成了“不拘小节”的下里巴人。更有甚者,口头高谈阔论修养素质,讲到口沫横飞处,转身吐出一口浓痰;明明看见墙上标明办公场所禁止吸烟,却在指尖夹着香烟做侃侃而谈……若是你提出异议 ,人家马上会说 ,哎呀呀,咱们又不是外人!言外之意,如此对你那实属瞧得起你,看得上你,反倒是你不懂内外有别似的。可就算咱们已经好到“贴心贴肺”(更何况大多数时候我跟你并没有那么熟)也不能因为过于熟悉便可以成为你“为所欲为”的理由吧?

其实“讲究”这事儿并非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因为它不仅仅是美学范畴,更是德行范畴。老祖宗在《大学》《中庸》都提倡“君子慎独”,依我愚见,“讲究”何止是要“慎独”,还应如许衡一样,做到乱世梨无主,而心有主的“慎众”啊。

以无用之事,遣有生之涯

注;本栏目图片来源网络,文字为本公众号作者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