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见得众生的苦

 新用户6335X3HT 2022-11-27 发布于河南

       周六随户外到灵宝风凰峪水库看冰挂,同行的人中有一个七十五岁的老阿姨,是朋友的朋友的妈妈,当时给老人家报名时一看老人的身份证,竟然是1942年出生,心里在打鼓,这老人能和我们同行吗?能赶上趟吗?结果那天的同行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下车后踩着冰雪行走几公里,我们几个伙伴儿边走边拍,没想到老阿姨竟然还不用她姑娘照顾,一个人都跑在队伍的老前面了。

       回来路上我们和老阿姨一起走,老人面带微笑,说话铿锵有力,脚步利落,同行的友友好多人都给她点赞,我微笑着问她:“阿姨累不累?”“不累,这点路不算啥!”阿姨底气十足地说。“阿姨,身体好就是福。”“呵呵呵……”老阿姨朗朗地笑了。

       中午我们在一起吃饭,精神矍铄、慈祥开朗的老阿姨吃了一碗足量的羊肉糊饽,看着老人吃饭倍儿香的样子,我们又是羡慕不已。

       晚上到家后和朋友聊起老人,朋友告诉我,你看老人家的样子能想到老人一生多灾多难吗?我当然否认。朋友告诉我,老人家一生养育四男三女七个孩子,大姑娘三十岁左右死于车祸,小儿子二十多岁还没结婚煤窑塌方砸死了,前几年大儿子开拖拉机拉着大孙子去地里,不曾想拖拉机翻到沟里了,年仅十七八岁的大孙子猝然离世,大儿子住院治疗一年,保住了性命,但至今生活无法自理,前几年老伴儿患癌症离世。大姑娘、小儿子、大孙子、老伴儿,哪个不是心尖儿?老人如今乐观自信的模样,与这样的遭遇真是难以联系到一起。唉!再回头一想,老人不这样又能怎样?

       想起周国平的一段话――

张鸣善《普天乐》:“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风雨儿难当!”这三句话说出了人们对于苦难的感受的三个阶段:事前不敢想象,到时必须忍受,过后不堪回首。

       灾难面前众生是不是都是这样的状况呢?

       不自禁想起去世四年的命运多舛的姥姥。记忆中的姥姥性格刚强,乐观开朗,吃苦耐劳,在姥姥家小住的日子,看到姥姥总是四五点就起床,一天都不让自己闲着。年龄大了,偶尔农闲时去码码古牌,打打麻将,放松放松。86岁的姥姥去世一个月前生活一直自理,还是和姥爷自己做饭吃。

      姥姥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十六岁时我的老奶就撒手西去,留下了老爷带着她和年仅八岁的弟弟过生活,我老爷为了不让俩孩子遭后娘受罪,一直没有续弦,姥姥的弟弟成了她的跟屁虫,一家人缝缝补自然成了她一个人的事。长大成人后,富农成份的老爷攀门户结亲,把姥姥嫁给了姥爷,婚后姥爷好吃懒做,对家里孩子、事务不管不顾,生性倔强的姥姥不管老爷的反对,一直寄居在老爷家,闹腾了两三年才和姥爷离了婚,留下了有些憨的四岁的舅舅,带走了年仅八九岁的妈妈。之后嫁给了第二个家境贫寒的姥爷,听妈妈说,姥姥是冲着姥爷没有孩子,憨厚朴实才嫁的。他们一起又生育了舅舅和二姨、小姨,不曾想小姨大概两三岁时姥爷因病又撒手西去。沉重的家庭负担,繁重的各类农活,迫使姥姥又找了第三个木讷,性格还有些古怪的姥爷,凑合着勉强度日。

       在我三五岁时二十岁左右的憨舅舅因病去世。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姥姥六十岁左右,她唯一的弟弟54岁患肺癌去世,比我仅仅年长三岁的小姨婚后因不喜欢姨夫,又碍于姥姥和我妈妈的压力不敢离婚,生性刚烈的她一头撞死在火车上,结束了她年仅20岁如花似玉的生命。大概一年后,舅妈患了障碍性贫血又留下了三岁和一岁半的一双儿女撒手西去。舅舅再婚后,为了让他好好过再婚日子,姥姥又担负起了扶养俩孙子的重任。好在姥姥八十六岁临终前看到了俩孙子都结了婚,生了孩子,也算是了无遗憾了。人生三不幸,姥姥品尝了五不幸,但却愈摧愈坚,我记忆中的姥姥没有眼泪,只是坚强地不停歇地干活,纺花、织布、干农活……

       再想我的父母……

       母亲幼年时就跟着姥姥颠沛流离,姥姥离婚时法院把母亲、舅舅都判给了姥爷,母亲被姥姥带走,十几年一直没有户口,分不到口粮,第二个姥爷也没什么本事,兄弟姐妹几个就靠姥姥、母亲纺花织布卖布艰难度日,姥姥时常提前母亲十四五岁时跟着大人或买票或扒火车去观音堂卖布,有一次在观音堂火车站候车室都冻得不会说话了,姥姥一提起就总是心疼得泪水涟涟。母亲拾过红萝卜,挖过蔓菁,吃过玉米叶子、玉米穗的芯子、红萝卜缨子晒干磨成粉末蒸的饼,吃过棉花籽炸油后剩余的残渣蒸的饼。

       父亲两岁多时赶上土改,做过教师后又当了联保主任的爷爷被划成地主枪毙了,爷爷那时两个老婆,我的大奶奶生了一双儿女都没保住,儿子六岁时不在了,姑娘十七八又不在了,大奶奶过了生育年龄,爷爷只好又收容了路过讨难的我的亲奶奶续我们霍家香火,亲奶奶生下了父亲和姑姑。土改后,无依无靠的大奶奶改嫁了,无依无靠的亲奶奶带着父亲、姑姑改嫁了。父亲跟着亲奶奶长到十六岁,背了一口锅,拿了一个大铜瓢又回到老窝,大奶奶看着父亲独自一人生活可怜,也回老窝和父亲相依为命度日。我记忆中慈爱温和的大奶奶就是我的亲奶奶。

       正是父母亲坎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们的勤劳智慧,吃苦能干,坚强乐观,他们婚后尽管白手起家,却也把日子过得不落人后,在村里同龄人中也数一数二。母亲虽只上了两年学,但算几斤几两多少钱这些小账时口算比我都快,印象中父亲就是个小炉匠,没有他不会的活计,四邻村的人总是找他做这做那。由于我们家成分不好,土改后仅剩的四孔窑洞也常被有钱有势的人挤占,他们婚后居无定所,搬过七次家,好在最后一次终于搬进了小洋楼,那时我们村被定点实验新农村改造统一盖了小洋楼,我们家是第一批入驻了小洋楼。1972年出生的我和小我两岁的弟弟从没没受过钱和饭的困顿,现在已是七十左右的父母还在老家养蜂、干农活,他们自得其乐,还用各类农产品贴补我和弟弟家用。

       唉,不说了,说起老阿姨、姥姥、父母,都是满腹辛酸泪!唉,当我们哀叹自己没有鞋子穿时 ,就想想那些没有脚的人吧!


      王家卫说,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见过天地有了眼界,但是有眼界还不够,只有明白众生的苦,才能懂得自己的甜。

      人的一辈子走过更多的路、遇见过更多的风景,也算是见过大世面了。见了天地、路过众生,最终决定要见怎样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见自己想见的人,说自己想说的话,就是一种理想的自由的生活状态。

       喜欢这样一段话――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住得了超五星酒店,也睡得了雪地里的帐篷。能穿着高跟鞋优雅地穿行于都市,也能背着几公斤的相机漫步世界。

        是呀,与其浪费时间去纠结、去后悔、去流泪,还不如早一点上路,走在那条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路上。

        杨绛说:“人生实苦。或许,当我们懂得了遗憾,懂得了不易,才算开始理解了人生。”我们在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与其疲惫地去取悦别人,不如好好地经营自己,为自己撑一方晴空,担起自己该担的责任。

                2018.1.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