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仅存的清代转角楼

 新用户8926AVU2 2022-11-28 发布于北京

人们若是驱车或是乘车途径京城西四,会看到在西四“十”字路口西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座外形非常独特的临街建筑,它们就是西四转角楼。

文章图片1

西四这两座转角楼看似规模不大,建造它们却与中国晚清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有关,此人就是慈禧太后。

清代光绪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是中国农历甲午年。这一年的十月初十(公元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七日)是慈禧太后的寿辰。为了这一天,提前一两年,清廷户部、礼部、工部和宫廷内务府就已经开始联合筹办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了。

慈禧六十寿辰那天的具体计划是,早上先在皇宫接受王公大臣朝贺,然后大排銮驾,浩浩荡荡,出紫禁城西华门和皇城西安门,经西四牌楼,过新街口,走西直门,到颐和园,在颐和园内看大戏、设大宴。为此,慈禧太后命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担任庆典总办,按照当年乾隆皇帝的气派,除在皇宫、颐和园妥为筹办外,还要在西华门到颐和园的几十里沿途点缀景观,搭建经棚、戏台、牌坊、乐楼,组织僧人念经、戏班演戏,张灯结彩,夹道欢迎,营造普天同庆的氛围,这就是所谓的庆寿“点景”工程。

西四牌楼“十”字路口的两座转角楼,就是慈禧庆寿“点景”工程中的靓点。建造这两座转角楼的作用有三,一是遮掩其后不够美观的民居,二是增添喜庆气氛,三是用作护卫。这两座转角楼为双层建筑,一层是宽敞大厅,可以屯兵;二层有窗户和看台,作为制高点可设置警卫。两座转角楼既装点了街道,又增添了喜庆,还可以屯兵警卫,实为一举三得。

不料,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搅黄了慈禧奢华的庆寿计划,不得不在九月二十五日下旨,取消在颐和园的庆典。最终,中国农历甲午年十月初十这一天,慈禧只是在紫禁城宁寿宫中黯然度过了她的六十岁生日。

慈禧太后的庆寿大典没能如期举行,但庆寿“点景”工程中西四牌楼的两座转角楼却建造完成,可是没能真正派上用场。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九五四年,为了拓宽城市道路,西四的四座牌楼被一并拆除,而西四“十”字路口的两座转角楼却被幸运地保留了下来。

文章图片2

西四“十”字路口西北转角楼旧照(北侧楼体)

西四牌楼被拆除以后,两座转角楼就成为了西四的地标性建筑。

原来两座西四转角楼均为双层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平面呈曲尺形,九十度转角指向“十”字路口中央。西北转角楼楼体分别向西、向北两翼对称延展大约三十米,西侧、北侧楼体均面阔五间。东北转角楼楼体分别向东、向北两翼对称延展大约三十米,东侧、北侧楼体也均面阔五间。两座建筑外观,屋顶灰瓦起脊,檐柱绛红油饰。两座建筑内部,柱、梁、檩、柁用材壮硕,有别于一般民居。

新中国成立后,西四“十”字路口西北转角楼一直被用作新华书店,而东北转角楼则是用作银行。

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就居住在京城西四,经常进出这两座建筑,对它们记忆深刻。

文章图片3

西四“十”字路口西北转角楼被用作新华书店

西四新华书店店门开在西北转角楼北侧楼一层中央,面东,店门两侧各有两个玻璃展窗。

走入西四新华书店须下一步台阶,便进到一层大厅。大厅东侧(大门侧)是店外展窗背板,沿大厅南侧、西侧、北侧是售卖柜台。大厅高约两米,中部有四根立柱,上方是楼板,立柱和楼板均被漆成浅米黄色。二层不开放,做何用途全然不知。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去西四新华书店主要是购买连环画和中、短篇小说。

改革开放以前,新华书店的柜台可不是开放的,要了解书架上的书籍,必须请服务人员“劳驾”给拿下来翻阅。有时真不愿意看她们的脸子,低沉着老大个不情愿,也许是担心你不买而去翻阅会将书籍弄脏、损坏似的,所以不买会不好意思去要求翻阅。倘若要想看一看,必须装出很想购买的样子和表情,或许服务人员的脸色会好看一些。如果不买还要找个借口将书还回,以免遭到冷眼。若是真的要买某一本书,语言会有底气得多。现在,新华书店都是开架售书,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尴尬。

走出西四新华书店须上一步台阶。进书店门下沉一步,出书店门上抬一步,这一下一上,似乎在暗示:求知需要谦逊,读书使人进步。

文章图片4

西四“十”字路口东北转角楼旧照(北侧楼体)

西四“十”字路口东北转角楼在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是被用作银行,但可不是中国工商银行,对外标识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有两个大门,一个位在北侧楼一层中央,面西;另一个位在东侧楼一层中央,面南。一般只开南侧大门,西侧大门通常紧闭。进入南侧大门,西侧与西侧大门南侧这片区域是个人业务区,只占整个楼内面积约五分之一,共有两个开放式通体柜台。西侧大门北侧区域和南侧大门以东区域占整个楼内面积约五分之四,为对公业务区。

由于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工作也很忙,为了让我这个长子(当时上初中)分担些家中事务,同时可以锻炼一下我的能力,母亲的定期存款就让我去办理到期续存和提取利息。

办这件事我可不敢疏忽大意,从家到银行,再从银行回家,两点一线,中间从不去任何地方购物和游玩。

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银行的柜台都比较高,大致有约一米,估计坐在柜台里面向外看,只能看见我的头部。

那时代办个人银行业务不需要、也没有身份证,更没有人脸识别技术,办理业务交单时银行柜员给你的一个圆形金属号牌是“验明正身”的唯一凭证,上面除了有阿拉伯数字号,记得还有“出门无效”四字警示。圆形金属号牌与一个金属夹子是配套的,金属夹上也有相对应的阿拉伯数字号,夹子用来夹持顾客的银行单据,同时将圆形金属号牌交到顾客手里。

每个个人业务柜台里面都是四张桌子聚拢在一起,两桌相邻,两桌相对,桌前坐着四名女性柜员。一单业务顺时针由四人先后共同完成,第一人接单并发放号牌;第二人填写银行留底卡片并开具存单;第三人核对卡片与存单;第四人叫号、确认顾客后给与存单和/或现金。

起初去银行办业务,非常紧张,每次都是说:“继续存钱,只取利息。”然后就手握那张圆形金属号牌,不敢离开柜台一步,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四位柜员如何传递和办理我那张银行存单。

以后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不那么紧张了,语言也不再刻板而会灵活、简化一些:“续存,取利息。”虽依然是不离柜台(顾客都是站在柜台前静静等候),但脑子有时会“开小差儿”,会看看哪位柜员阿姨长得漂亮,也会抬头看看银行内部的建筑结构。

只记得东北转角楼内部没有楼板或吊顶,大厅内几根立柱直抵楼顶,上部还有复杂的木制架构与支柱一起支撑着木制楼顶,立柱和上部木制架构以及木制楼顶表面没有涂漆,呈现深棕褐色,楼的上部西侧面和南侧面能看见各有一排玻璃窗户,顶部还有天窗。

文章图片5

现在西四“十”字路口东北转角楼被用作中国工商银行

现在,西四“十”字路口东北转角楼已被用作中国工商银行,虽大致保持原貌,但建筑体量已比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所变小,主要是北侧楼体从北端变小了许多,东侧楼体从东端也有些变小。这种变化原因在于目前的西四“十”字路口东北转角楼是重建的新楼,不再是原来的古建筑物。

如今,清代西四牌楼的两座转角楼仅存留下“十”字路口西北角的这一座,但其依然以古朴的风貌和别致的造形矗立在北京的老城区内,向过往的人们讲述着古都的百年历史。

目前,西四“十”字路口西北转角楼以“西四街楼”之名被列为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