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家》原著易兴华结局:他为国捐躯,他的妻子黄莹如和汪剑池双宿双飞

 凉子聊剧 2022-11-28 发布于河南

 易兴华这一生,唯独对他的三任太太有愧。

自始至终的自私,让他无法给予任何一个爱情,但人无完人,他从来不悔

可是,在山河破碎、风雨飘零的大环境下,没有国哪来的家?所以爱情和婚姻从来都不是易兴华最看重的东西。

他最重视的是易家的事业,也是民族的产业,他一心匡扶正义,救亡图存才是他最大的追求,在那个时代,他的初心也就注定了他为国捐躯的结局。

01

易兴华落入贼网

在经历了各种考验后,易家的三个女儿都被磨炼出来了,易兴华打算将自己经营的儿院交给女儿们负责。

在贫儿院,易兴华的哥哥易书业,把一位名叫“鹰司忠义”的日本商人介绍给了易兴华,并称鹰司先生喜欢中国文化。鹰司说上海是他的第二故乡,还特意送易兴华一幅自己父亲曾经画的梅花图,以表对中国人的诚意。

梅花风干了,树枝苍劲,若不问主人是谁,确实可以一赏,然而终究只是留存于纸面的美好罢了。

易兴华一生最痛恨日本人,无法做到笑脸相迎,所以他不吃鹰司忠义那一套,拒绝了“中日友好协会”的邀约。

只是时局动荡,迫不得已,女儿们都懂得了家的意义,为了保全这个家,她们向父亲提议保存实力,跟他们虚与委蛇。

钟玉曾经去过日本,认识鹰司忠义,看似相貌儒雅,文质彬彬,还会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实际上跟那些烧杀抢掠的禽兽没什么区别。

正如钟灵感叹的这样:

“他们动辄鞠躬,满口打扰,如此讲究礼节,却侵略别国,杀戮平民,空有礼,无有仁,真是奇怪。”

易兴华过去一直向子女强调家国的重要性,但今时不同往日,大势已变,日本人的野心昭彰,不得不战!因此他必须以身作则,为子女做好榜样。

再看看同为易家人、同为中国人的易书业,明知易兴华的原则和底线一直是拒绝跟日本人往来,还把人带上门,就是明摆着推易兴华落入贼网啊。

02

易兴华为国捐躯

见到鹰司忠义时,易兴华就感受到了危机,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远比那些奸商更可怕。

果然,鹰司忠义绑架了钟秀闺蜜刘清芬的爸爸刘会长,和六名商会主干事,一些爱国人士也惨遭暗杀。

易兴华也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活了半辈子,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该成就的也都成就了;公司的一半重心都转移到了矿业,为家人留了后路;儿子和女儿也都有了出息,两个女婿一文一武有能力保卫易家,他不用再担心后代,可以放心地走了。

这天下午,钟玉跟婚事问题跟父亲大吵一架,易兴华悄悄地离开了家,被佣人告知跟易寄德一起看牙医去了。

黄莹如有种不详的预感,给诊所打电话并没有易兴华的下落。直到傍晚,唐凤梧告知钟玉她的父亲被日本人劫持,惨遭意外!

而最后见到易兴华的,是易书业的儿子易寄德,这对父子本就有除去易兴华一家的心,好霸占家产。易寄德假惺惺地叹气,说叔父是因行刺鹰司先生才被乱枪打死的,自己和父亲都受了伤。

“日本人说他是破坏中日和平的顽固抗日分子,不肯归还尸体,还说要追究责任!”易寄德一哆嗦,交代出来。

日本人杀害了易兴华后,把他的尸体吊挂在那面白底红日的旗子底下,能看出死前受了不少罪。最后钟玉冒着生命危险,跟鹰司忠义谈了条件后,姐妹三人才得以将父亲的遗体运回家。

为了同胞,为了民族大义,易兴华死得其所,他为了救被绑架的刘会长和一帮商会骨干,主动表示愿意当“中日友好协会”的会长,等其他人被放了后,他就遭遇了不幸。

其实易兴华早就看穿了日本人的诡计,所以他宁死不屈,不愿接受对方的“求和”,不愿与他们合作。易兴华的铁骨铮铮,就是民族气节!也正是因为有了像他这样的人的坚守,才有了现世的安稳!

因为那等于将国家的主权交出去,哪怕只是微薄的一份,但当人人都将手里那一点交给侵略者,那么整个国家就会沦丧!

03

黄莹如将汪剑池藏在地窖

汪剑池虽因婚约被毁之旧仇而恨易家,恨席维安,但国难当头,他早已把个人恩怨抛到了脑后,跟席维安和唐凤梧一致对外,也是条汉子。

抗日战争开始后,汪剑池就提醒了黄莹如当今局势的危险,让她带着女儿离开上海。

“易家看似风平浪静,只是顾忌席维安,但他毕竟不是三头六臂,防不住无孔不入的日本间谍。”汪剑池为黄莹如分析完毕,起身最后一劝,“你救过我,我不愿看着你陪葬。所以,走吧,带着你关心的人,走得越远越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连最娇气的钟秀都想要出一份力,黄莹如自然也不会一人离开。况且易兴华不在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易家的产业落入到易书业之手,她更是需要做孩子们最坚强的后盾。

那日,黄莹如看完画展回家的路上,看到胜利大游行的日军堵住了路,接着又一阵枪声让现场变得混乱不堪。

黄莹如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摇摇晃晃着倒地了,应该就是日军要抓的刺客,她便让司机将人带到了家中的地窖里。

回到家中,又听钟秀眉飞色舞地讲着街上发生的事,大力赞扬那些扔掷手榴弹的爱国人士,称他们为“义士”,黄莹如突然想到了自己救的那个人。

她救的那个人,应该就是扔炸弹的人,但是还真是想不到啊!他之前做了那么多坏事,对星华公报私仇,又在国民政府和日本人和谈期间,帮日本人对付中国人,谁能料到,他居然成了钟秀口里的“义士”!

那位躺在易家地窖的“义士”,正是汪剑池。

黄莹如请钟杰为中弹的汪剑池治疗,本来是怕被人搜到连累到易家,想让他离开,无奈他伤势太重,昏迷不醒,动弹不得。

看他也有一颗爱国之心,黄莹如又一向心地善良,便把他留在了。汪剑池昏迷的日子里,伤口又严重发炎,若不是黄莹如的悉心照料,他早就死了。

汪剑池终于恢复了清醒,这是黄莹如第二次救他,他对她也已经不只是感激之情了,他在迷迷糊糊之时,只记得她关切的容颜。

04

汪剑池带黄莹如双宿双飞

汪剑池在易家的地窖住了半年之久,期间跟手下偷偷见过面。黄莹如发现后,要把他赶走,不能容忍他将这里当作发号施令的暗杀总部。

只是汪剑池的伤还没有恢复,黄莹如只是一拉扯,他就倒在地上疼痛不已,钟杰知道汪剑池指使手下做的事都是爱国行为,阻止了母亲。

黄莹如的立场很坚定,态度很坚决,她要保护这个家,她说道:

“要去杀日本人,要去当大英雄,好,大义凛然,叫人佩服!但我有言在先,这是我家,任何人都不能在这儿从事政治活动,要喊打喊杀,就都给我滚出去!”

听到黄莹如铿锵有力的这番话,再看着她愤怒而去的背影,汪剑池内心被触动了,这是多么有勇气的一个女子啊!为了保护一个家,是如此的英勇无畏!

后来,钟玉和钟秀发现了一直住在家中地窖的汪剑池,钟灵比她们更早发现的,还一直照拂着他的起居。

汪剑池跟着钟灵走到书房,称要跟她谈谈,钟灵以为他是要提过去的那桩婚约,不等他张口就摆明了自己的态度,只是将他当作一位故人看待,没有过其他想法。

汪剑池愣住了,赶紧解释这是误会,他要求婚的是另有她人。

“我要求婚的人,是你的继母。”汪剑池郑重说道。

门外的钟秀听到后,也惊呆了,但是钟杰和钟玉并没有太大反应。钟秀跑去质问母亲怎么回事?黄莹如也不知发生了什么。

汪剑池跟上来,诚恳地说道:是我想要同你结婚。

黄莹如不敢相信,让他不要开这样的玩笑,汪剑池凝望着黄莹如继续表白:

“现在,我每天都面临死亡的危险,有些话不说出来,可能永远都没机会。”

“黄莹如,我同钟灵的婚约早就过去了,现在我想娶你!”

黄莹如以为汪剑池还在记恨着易家,以羞辱自己的方式来报复易家,钟灵和钟秀也都不敢相信汪剑池,汪剑池则一本正经得很认真。

“你们凭什么以为我不会爱上她呢?”汪剑池反问,“这半年,她悉心照料我,而且她也不止救了我一次,她带给我的温暖,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了。她善良、温柔、还无比果敢和坚韧,这样的女子值得人爱上。如果你们觉得被冒犯,只是所谓的传统和道德作祟。你们可以享受自由的恋爱,为什么你们的母亲不可以?她的丈夫已经离开好几年,难道就没有被爱的自由吗?我汪家为何家破人亡,我又为何变成今天这样,易家有责任,所以你们没有资格指责我。”

汪剑池说得也没错,黄莹如照顾他的这段时间,他感受到了很久没有过的温暖,他也看到了黄莹如的坚韧,所以他动心了。而且易兴华已经离世好几年了,她也有再嫁的权利和自由。

钟玉倒是看得很开,黄莹如姿容秀美,风韵犹存,汪剑池对她日久生情也是人之常情,劝他们应为母亲感到开心才对。

钟杰仔细想想,倒也是这个道理。

只有钟秀不愿意,看到母亲跟汪剑池在一起后,怒气冲冲:你就真的怕寂寞,非要另嫁他人不可?难道你的儿女加起来,都抵不过一个陌生的男人?黄莹如气得差点动手打了女儿。

因为黄莹如心里已经接受了汪剑池,好不容易遇上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单纯地爱她、对她好的人,让她重拾了曾经的爱好,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不像跟易兴华在一起那样,易兴华对她并不是真爱,可以说对三个太太都不是真爱。他跟原配在一起时,跟钟灵的生母罗如湄有了孩子;跟第二任太太(钟玉的母亲)结婚后,又跟黄莹如有私情,并诞下儿子钟杰,女儿钟秀。他娶黄莹如也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在钟玉妈妈那里忍受了太多委屈,但在她身上找到了一种平衡感,也是为了气周氏。

钟杰倒是能理解母亲,劝妹妹放过母亲,母亲本来就是为了他们才留在这里的。作为子女,若是真在乎母亲,若是母亲找到了真爱,就应该祝福她,否则就是自私。

钟秀也终于想通了。

汪剑池准备撤离上海时,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黄莹如,让她一起,黄莹如拒绝了。钟秀偷偷看到了,看出了母亲的不舍,所以她主动带母亲去送汪剑池。

到了码头,钟秀将母亲推上了舢板,并祝福他们:汪先生,请你好好照顾我妈妈!汪剑池欣喜若狂,黄莹如舍不得女儿,但被汪剑池紧紧地握住了手。

钟秀哭着笑道:“对不起,妈妈,从前我太自私了,可我现在想告诉你,请你为自己选择一次,我愿你得到幸福。”

黄莹如也落了泪,却知自己已经放不开汪剑池的手,而这一刻得到了儿女的祝福,也给了她莫大的勇气。

“钟秀,嫁给你父亲,留在易家,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有你和钟杰,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快乐。”

母女俩隔着江水,洒泪而别。

乱世之中,平安活着已是不易,能遇到真心相待之人,更是难得,更要好好珍惜。

也正是因为有了那些义士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后世的太平安稳,吾辈当自强,一定不要辜负那些大义凛然的为国捐躯者。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