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小匠, 今天,一起来看看高考题中涉及到的 “沙地”都考啥? 01 干旱半干旱区沙地 1.横向沙丘: ① 新月型沙丘是一种最简单的横向沙丘形态。其平面如新月,走向与风向垂直或大于60°。迎风坡为凸坡,较平缓;背风坡为凹坡,较陡。 ②当横向沙丘的地面上遇植物灌丛阻碍时可以形成抛物线沙丘,其形态与新月型沙丘相反,沙丘的2个翼角指向风源方向,沙丘的凹侧迎风,平面上像一条抛物线,一般高2-8m,如图2、图3。 2.纵向沙丘又叫沙垄,沙丘形态的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一般小于30°)。长条状展布,最长达数十千米,高约数十米,宽数百米。如下图: 3.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形态:金字塔沙丘、蜂窝状沙丘、格状沙丘、星状沙丘。 【思路】 【对应练习】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 D.柴达木盆地 2.该地区的主导风向(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参考答案:1-2 DB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图X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图X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回答3-5题。 3.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 东南风 B.西北风 C. 西南风 D.东北风 4.风影沙丘( ) A. 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 B. 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 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D. 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5.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参考答案:3-5 DDC 6.如图所示区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泉、沙山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 3000mm,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 1km2的湖泊有5个,冬季不结冰。该地沙山广布,最高达 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山内部较潮湿,沙山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 试分析该地高大沙山的形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下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参考答案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参考答案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参考答案 (2020全国卷三)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4分)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8所示。图9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8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8分) 参考答案 小结:曲线变化特征常用表述语言:总体上升(总体下降),持续上升(持续下降),波动上升(波动下降),波动剧烈(波动较小),以及这几种情况的组合表述。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 参考答案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02 湿润半湿润区沙地—“天漠”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在半湿润及湿润地带,具备沙物质组成的地表在植被遭到破坏、沙体裸露和干季与风季在时间上同步的条件下,经风力作用的结果同样可以产生风沙活动,并塑造出沙丘起伏的地表景观,地表出现类似沙漠化环境的土地风沙化。它的形成须具备地表具有丰富的物质来源,旱季和风季重合以及植被稀疏等条件。一般出现在河边,湖边,海边等地。 【思路】 【专题训练】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见图10(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10,完成1~2题。 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 )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参考答案 翡翠岛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黄金海岸南部。该地区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区内风向季节变化较大,夏秋季节盛行偏西风,冬春季节盛行偏东风且冬春季节风力较大。读图,完成3~5题。 3.现在,沙丘获得的补充沙源主要来自 A.西北内陆 B.浅海区及沿海沙滩 C.深海区 D.河流 4.图示沙丘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受夏秋季节偏西风影响 B.受冬春季节偏东风影响 C.受涨潮海水的影响 D.受落潮海水的影响 5.滑沙入海是该岛颇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 该旅游活动对沙丘影响明显的季节及具体影响是 A.冬季,使沙丘高度增高 B.夏季,使沙丘高度增高 C.冬季,使沙丘高度降低 D.夏季,使沙丘高度降低 【参考答案】3-5.BBD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丹娘沙丘使是其中之一。上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月~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1)分析图示河谷冬春风沙活动的沙源。 参考答案 7.满洲乡(22°30′N,120°34′E)位于台湾岛的南端恒春半岛东岸东部丘陵,属于中央山脉的余脉。这里每年九月至次年四月盛行东北风。图12所示区域是满洲乡北部地形图,受地形与风向的影响,G处形成了沙丘、又不断变化成沙丘断层、沙壁、沙浪、沙河、沙纹等特殊的沙漠景观,面积达200多公顷,为台湾唯一的沙漠,称九棚大沙漠,又名港仔大沙漠。 (1)根据材料,简述九棚大沙漠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 End — 文稿 | 曾庆阳 编辑 | 李双有 审核 | 李双福 声明:匠心地理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