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枚乘《七发》注3

 君独 2022-11-29 发布于浙江

客曰:“钟、岱之牡,齿至之车,前似飞鸟,后类距虚。穱麦服处,躁中烦外;羁坚辔,附易路。于是伯乐相其前后,王良、造父为之御,秦缺、楼季为之右。此两人者,马佚能止之,车覆能起之。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此亦天下之至骏也,太子能强起乘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1、“钟、岱”四句: “钟”,亦“中”,谓中山国。中山国是嵌在燕赵里由鲜人建立的国家。鲜虞中山国,史书中兼称"鲜虞"、"中山"。《战国策·秦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在战国七雄秦、楚、齐、燕、韩、赵、魏之后,还有一个第八雄,即中山国,中山国是千乘之国。“岱”,亦“代”,代国,商代周诸侯国之一,古代郡地,有名的马郡。《吕氏春秋》:“马郡宜马,代君以善马奉(赵)襄子。”“齿至之车”,指年齿适中之马所驾的车子。《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 。”“飞鸟”,末详。或为“飞兔”, 骏马名。《吕氏春秋离俗》:“飞兔、要袅, 古之骏马也。”“距虚”,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吕氏春秋·不广》:“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山海经·海外北经》:“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 晋郭璞注:“即蛩蛩距虚也,一走百里。”2、“穱麦“四句:“穱”,早熟的麦,引申为新麦。屈原《招魂》:“稻粢穱麦,挐黄梁些。”以穱麦分剂而食马。马肥,则易烦躁好动。“羁”,套上笼头。贾谊《吊屈原赋》:“使麒麟可系而羈兮。”“辔”,驾驭马用的缰绳。“附”,归附。谓套上马笼头,抓紧缰绳,马儿很驯服的上路了。3、“于是”三句:“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以善相马著称。“王良”,春秋时之善驭马者。“造父”,古之善御者,赵 之先祖。因献八骏幸于周穆王,穆王使之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时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大破之,因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秦缺”,古时善走者。“楼季”,战国魏时善于腾跳的勇士。“右”,车右,古时车乘位在御者右边的武士。4、佚:跳走。《孔子家语》(颜回):“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5、“于是”二句:“射重”,谓下重的赌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镒”,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或二十四两。“逐”,竞争。如:“逐兔”,喻争天下。6、“至骏”,最好的骏马。

客曰:“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浮游览观,乃下置酒于虞怀之宫。连廊四注,台城层构,纷纭玄绿。辇道邪交,黄池纡曲。溷章、白鹭,孔鸟、鶤鹄,鵷雏、鵁鶄,翠鬣紫缨。螭龙、德牧,邕邕群鸣。阳鱼腾跃,奋翼振鳞;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1、“既登”五句:“景夷之台”末详。一般认为是“强台,亦“荆台”、“章华台”。《战国策·魏策二》:“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荆山”,应为崩山,亦“猎山”、“崇山”,在今湖北京山东。 “汝”,汝水的别称。 郭璞 《山海经》注曰:“汝水出鲁阳山东,北入淮海 。”“汝海”,应是汝水淮海的合称。“左江”,左边有长江。“右湖”,右边是洞庭湖。“无有”,没有。2、“于是”五句:“博辩”,雄辩。“原本”,追溯事物的由来。“极”,深探,穷究。“命”,命名。“离”,犹言“附丽”;“比、属、离、连”,同义,都作“连缀”解。引申为“归纳”;“排列”,言类比组织词语,连缀同类事物。3、“浮游”二句:“浮游”,漫游。《离骚》:“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虞怀之宫”,末详。4、“连廊”三句:“连廊”,犹回廊。“注",连为一个整体;连接。“层构”,高耸而多重的建筑物。“纷纭”,犹“缤纷”,多盛貌。“玄”,深;厚。“绿”,乌黑色。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5、“辇道”二句:“辇道”,颜师古注:“辇道,谓阁道可以乘辇而行者也。”司马相如《上林赋》:“华榱璧珰,辇道纚属。”“邪交”,纵横交错。“黄池”,即“潢池”,池塘。“纡曲”,迂回曲折。6、“溷章”四句:“溷章”,含閵鸟,似鸲鹆而色黄(清陈元龙《格致镜原》)。“閵”,《广韵》:“閵鹊,鸟名。”《说文》:“閵似雊鹆而黄。”“白鹭”,又叫鹭鸶,鹳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孔鸟”,即孔雀。《山海经·海内经》:“有孔鸟。” 郭璞注:“孔雀也。” “鶤”,古书上说的一种像天鹅的大鸟。张衡《西京赋》:“翔鶤仰而弗逮。”“鹓雏”,传说中与鸾凤同类的鸟。《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鵁鶄”,即池鹭。“翠鬛”,鸟头上的绿毛。“紫缨”,指鸟颈紫毛。7、“螭龙”二句:“螭龙”,末详,《骈雅·释鸟》:“德牧,凤属也。”《中山经》:“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邕邕”,群鸟和鸣声。8、“阳鱼”四句:“阳鱼”,即鱼。曾子曰:“鸟鱼皆生于阴,而属于阳。”“腾跃”,腾空;跳跃;奔腾。“奋翼”,谓振起鳃旁的两鳍。宋玉《高唐赋》:“振鳞奋翼,蜲蜲蜿蜿。”“漃漻”,水清静貌。“薵”,古书上说的一种草。《博雅》:“薵蕏,葱也。”“蓼”,水蓼水。生浅水中,全草入药,味辛辣,也称辣蓼。“蔓”,藤蔓,草本蔓生植物的枝茎生有长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苓”,植物名。苓耳,即卷耳。《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傅毅《七激》:“陟景山兮采芳苓。”

女桑、河柳,素叶紫茎;苗松、豫章,条上造天。梧桐、并阊,极望成林。众芳芬郁,乱于五风。从容猗靡,消息阳阴。列坐纵酒,荡乐娱心;景春佐酒,杜连理音;滋味杂陈,肴糅错该。练色娱目,流声悦耳。于是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皓乐。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揄流波10,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此亦天下之靡丽、皓侈、广博之乐也11,太子能强起游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1、“女桑”四句:“女桑”,小桑树。《豳风·七月》:“猗彼女桑。” “河柳”,即柽柳。《尔雅》:“柽,河柳。” 郭璞曰:“今河旁赤茎小杨也。”“素叶”,指桑叶;“紫茎”,指赤茎河柳。“苗”,古代部族名,亦谓“三苗”,“有苗”。“豫章”,木名。枕木与樟木的并称。“造”,达到。谓树木的高大。《战国策·宋卫策》:“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樟, 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2、并闾:棕榈。《说文·木部》“棕,栟榈也”。司马相如《上林赋》:“留落胥邪,仁频并闾。”“仁頻”,槟榔的别名。3、五风:五方之风。李周翰注:“五风,宫商角徵羽之风也。”古以宫商角徵羽,配东西南北中五方。4、 “从容”二句:“猗靡”,随风飘拂貌。“消息”,盛衰。“阳阴”,日月;昼夜。5、“列坐”五句:“列坐”,以次相坐。“纵酒”,开怀畅饮。“荡”,放纵。“娱心”,使心情愉快。“景春”,楚国贵族,孟子的弟子,纵横家。“佐酒”,陪同饮宴。“杜连”,春秋时善琴者。传说为伯牙之师。刘良注:“ 杜连即田连 ,善鼓琴者。”“理音”,弹奏音乐。“滋味”,美味。“杂陈”,错杂陈列或呈现。“肴糅”,各色菜肴。“错”,杂。“该”,《说文》:“该,军中约也。”引申为“完备”。6、练色:美色。7、流声:指流啭的乐曲声。8、“于是”二句:“发”,演奏。“激楚”,高亢凄清。《楚辞·招魂》:“宫庭震惊,发激楚些。”或谓曲名。司马相如《上林赋》:“鄢郢缤纷,《激楚》、《结风》。” “郑卫”,指郑卫二国的音乐。《楚辞·招魂》:“郑卫妖玩,来杂陈些。”“皓乐”,美妙的音乐。 9、“使先施”三句:“先施”,即西施 。宋玉《神女赋》:“西施掩面,比之无色.”“阳文”,相传为古楚美女。《淮南子·修务训》:“曼颊皓齿,形夸骨佳……西施、阳文也。” “吴娃”,赵武灵王的惠后孟姚。《史记赵世家》(十六年)王游大陵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孟姚也。孟姚甚有宠於王,是为惠后。"胡三省注:“ 吴娃…… 吴楚之间谓美女曰娃。”“闾娵”,即闾姝 。《战国策·楚策四》:“闾姝子子奢,莫之媒兮。”韦昭《汉书注》曰:“闾娵,梁王魏婴之美人。” “徵舒、段干、傅予",皆未详。“裾”,《说文》:“裾,衣袍也。”“垂髾”,燕尾形的发髻。“目窕心与”,犹谓眉目传情,内心相许。”10、“揄流波”五句:“揄”,逗引。“流波”,晶莹流转的眼波。宋玉《神女赋》:“若流波之将澜。”“杂”,混合。“杜若”,香草名。《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蒙”,同“濛”, 弥漫,笼罩。“被”,被覆;遮盖。《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嬿服”,闲居之服。“御”,侍奉。11、“此亦”句:“靡丽”,奢华,奢靡。 司马相如 《上林赋》:“时休息于此,恐后叶靡丽,遂往而不返。”“皓侈”,鲜明而盛大;豪华。吕向注:“皓,明。侈,盛也。”“广博”,宽广博大。《礼记·经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