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传承了成百上千年的各种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正在模糊化,一些不符合当代价值观的习俗也逐渐被淘汰,传统节日与时俱进是发展的规律,但其核心价值不能变更不能丢,值得警惕的是,个别节日甚至已经抽象成只剩一个空壳概念,节日所承载的文化,习俗,喻义以及精神上的意义也随之失去。 ![]() 比如春节,这个中国最重视,最隆重,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也越来越淡化少了年味儿,与春节匹配的各种地方习俗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记得小时候的春节,那种浓厚的节日气氛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辛苦劳作一年的大人们,懵懵懂懂的孩子们,早早地为过年做着各种准备,打糍粑,蒸年糕,舞龙灯,耍狮子,以及各种叫不上名的杂耍玩意儿,好不热闹。亲人之间,朋友之间互相拜访问候,既增加了沟通互动,又加深了感情。再苦再累的人们在这段时间里也会放下烦恼,沉浸在节日喜庆的氛围里,与其说是过年,不如说是一种对来年的美好企盼,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更是一种精神情感上的寄托与依靠。 ![]() 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中元节,寒食节等,其中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大传统节日为代表。然而这些节日却因为各种原因越来越变形走样,除了放几天假,再无其它。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或者是把这些节日西方化包装,美其名曰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同步,所以现在的传统节日所包含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少了。更值得警惕的是,如韩国,日本等国家正在"偷"走我们的节日,长此以往,我们担心将无节可过。 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连自己的节日都无法传承坚守,何来文化自信,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节日以及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是凝集一个民族最核心的东西,其影响力足以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 这些,是万万不能丢失的! 我多么希望,能重新找回传统节日的原样,哪怕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意义,只要是有中国味儿的,我们都喜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