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手拍〕老北京城的筋骨血脉——走街串巷话胡同(八十三)

 新用户8926AVU2 2022-12-01 发布于北京

长巷二条

老宅子是北京胡同的精髓和灵魂

文章图片1

长巷二条虽然相较于长巷一条没有那么多老故事,但这里遗存的老宅子,大可弥补这些缺憾,让您看过之后,保准儿对北京四合院建筑的精雕细琢或会馆建筑的讲究啧啧称是,从而使您进一步产生对这条前门楼子底下的胡同的喜爱。

北京的胡同在经历了几轮城市建设的大拆大改之后,原汁原味的胡同越来越少了。在走街串巷的拍照中,你会经常发现,在本就不宽敞的胡同里的老门楼旁边,会突兀地树着几座三四层的红楼或灰楼,打破了胡同原有的筋脉,破坏了胡同原有的韵味,那些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改善居住条件的产物;或者一条胡同被气派的大厦、写字楼拦腰切断,胡同成了断头路(就像本人前面文图介绍的铁门胡同);更有一些胡同成了“聋子的摆设”,只留下了路牌,整条街巷全都是新起的住宅楼,面目全非;更有甚者,整片胡同群都消失了,但路面大街仍留用老胡同的旧名,诸如被“中信城”瓜分后的“大吉片”,两侧的指示牌仍旧保留着早已不存的“果子巷”、“大吉巷”、“米市胡同”,不伦不类,建议干脆就改称“中信城一街”、“中信城二街”算了。

文章图片2

如今的大吉片已寻不到昔日的果子巷、贾家胡同、潘家胡同等老的街巷,取而代之的是两侧林立的高层住宅楼

文章图片3

大吉巷已是徒有其名,这处异地翻建的宅院毫无史料价值,只能装点一下街景罢了

也有重新装饰一新的胡同,就像大江胡同的东西两半,西侧的部分,装修得像电影城,很难寻到昔日的模样和滋味,还不如东侧拆得乱七八遭的来得好。

都是气话。但有一条,老宅子都没了,那还留着胡同干什么?老宅子是胡同的精髓,是胡同的魂灵!

过去有过一阵子,说对老的建筑修复的原则或理念是:修旧如旧。但看过太多的老宅子修复,甭说修旧如旧了,用的料、修的工艺,等等,完全对不上号。就说往老宅子上贴砖来说,过去是磨砖对缝的墙,现在硬要在老墙砖的基础上,往上贴上薄薄的一层砖皮,就像往老古董上刷了一层清漆,在老城墙上贴上了瓷砖,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言归正传,长巷二条虽然拆了一些建筑,有待下一步的改造重建,但在这条巷子里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了几处老宅子、老会馆,虽说建筑有些残破,但整体风貌还在,老的味道还在。

文章图片4

老宅子是胡同的魂灵

先来说说从西打磨厂走进长巷二条的北口,在巷子的东侧,有一处建在高高台阶之上的老宅子,门囗挂牌为登记文物四合院建筑,长巷二条2号院。

文章图片5

长巷二条2号院精美砖雕门楼

这处宅子虽非大宅门,但它的精彩毫不逊色宽大敞亮的广亮或金柱大门的金漆彩绘般的富丽堂皇。这座完全用青砖砌筑的门楼,它的精彩之处在于其精美的砖雕,可以说它是如意门砖雕的代表之作。

北京胡同四合院门楼砖雕,有着极强的观赏价值,独具艺术光彩。门头上的栏板及两旁戗檐上的砖雕图案内容不仅丰富,其雕刻技法高超,与门楼整体建筑结合得恰到好处,形成极好的装饰效果。

追溯北京砖雕的历史,以明清时代最为兴盛,那时府第、会馆、民居的四合院门楼上装饰砖雕很普遍,用于门头、屋脊等处。目前,现存一些街巷老门楼上保存的砖雕,多为清代所雕,也有部分是民国期间的砖雕品。

2号院的这座门楼,两侧戗檐为狮子图案,可惜现仅存右手的雕件,且狮子头已不知去向,下面垫花图案为牡丹花篮。

文章图片6

右侧戗檐砖雕狮子头已不知所踪,这种雕件都是独立烧制后再拼接镶嵌上去的

文章图片7

左侧戗檐雕件不翼而飞,严重破坏了门楼砖雕的完整性,亟需对整个砖雕门楼采取保护性措施

大门的门楣,这是砖雕最集中的部位。最上一层为望柱望板,望柱雕花草图案,望板雕博古图案;下面是细长的冰盘檐,此门冰盘檐有8层锦纹图案;再往下较高的一层称挂落,雕花草图案,下面是门洞,门洞两侧有挑檐砖雕,图案有蝙蝠、花草、丁字锦等,挑檐头部有如如意。

文章图片8

2号院砖雕门楼饱经风霜,无不打着时代的烙印

在2号院的南面不远处是二条12号。这个院落是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的。

文章图片9

12号院门楼精美的木雕及彩绘

这个门楼有别于2号院的在于它不仅有砖雕,更有彩绘,尤以一对精雕细琢的木制透雕彩绘雀替引人眼目。

门上的彩绘颜色虽已褪去,图案也有些模糊了,但仔细观察,图画中的人物和风景依然历历在目,褪去的颜色透着历史的沧桑,两侧的精美雀替承载着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图片10

透雕彩绘雀替基本上保存完好,其精美夺人眼目

文章图片11

木雕件展示出匠人的精雕细琢,像一件工艺品装点着北京的四合院

这处院落里面仍住有住户,院门并未落锁,并打开着半扇院门。透过院门,能看到一座砖砌影壁。影壁基本保持原貌,但砖雕细部有人为破坏迹象。

文章图片12

从大门处可见12号院内立有一座砖砌影壁

文章图片13

院内砖雕影壁雕花局部有人为破坏迹象

由于院内住有人家,只能驻足于此。

此巷中除以上的两处宅院外,福建汀州会馆是最亮眼的看点。可惜,这座具有独特福建建筑风格的建筑,被一堵高墙所隔,大门紧闭,我们只能从相关的文章中领略它的建筑之美。

文章图片14

汀州会馆座落于长巷二条46号、48号,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15

一堵高墙将汀州会馆独具福建特色的建筑与外界阻隔,只能从《闽中会馆志》等文章的描述中体会它的建筑之美了

据《闽中会馆志》记载,汀州会馆是明万历十五年(1587)吏部尚书裴应章首倡并集资创办的,是北京地区保存至今唯一一处具有福建建筑风格的建筑,院内的房屋,梁柱门窗全部采用江南优质杉木制成,屋顶起坡平缓,前廊后庑,廊内装修为一色的花格子卷帘雕花门窗,廊顶露明,雕刻出象鼻形椽子,挑尖梁上有双象形蜀柱,梁头镂雕天马、神牛等多种动物纹饰。

文章图片16

汀州会馆在长巷二条街面上很不起眼的大门

王其森在《汀州文史资料》的文章《略谈北京汀州会馆》中说:现在还有两个院子的东房,屋脊两端翘起约45度角,下方隐约能看见绘有花纹的石雕。两端翘起的部分叫做“蝎子尾”,下方挂花的雕刻叫做“平草”。这个建筑细节恰恰表现出福建汀州的建筑特色。如果走在长巷二条,走过汀州会馆的门前,是看不到这些“景致”的。懂行的人能看出那“蝎子尾”和“平草”的门道,但对一般百姓而言,就是隔墙看到屋脊的斜翘和其下的雕刻,怪异的感觉随前行的脚步瞬间而去。

福建汀州会馆分为北馆和南馆。长巷二条的为北馆,又称老馆,长巷头条的为南馆(参见本人《老北京城的筋骨血脉——走街串巷话胡同》第七十九期)。据《闽中会馆志》推测,可能出于北馆房屋不够住的缘故,又添购南馆,因而南馆只能算北馆的附属。

文章图片17

在一片低矮的平房中该建筑很显眼,是时代的缩影

文章图片18

年久失修及楼外搭建的棚屋及楼梯,使这座建筑更显破旧

长巷二条虽有多处建筑被拆除,但它的胡同肌理还在,整条街巷清幽,多处大门及民居建筑仍保持着传统的样貌,上图即是位于长巷二条与西兴隆街交叉路口不远处的一座清末民初时期的二层建筑,很具特色,只可惜其残破状堪忧,自已搭建的楼外楼梯似已摇摇欲坠。

文章图片19

巷子里住户已不多了,大杂院的生活还是有着许多生活的不便

文章图片20

人们留恋胡同的生活,因为这里更有城市的烟火气

长巷二条充满了烟火气,此一块区的住户仍以本地人居住为主,目前已完成一轮腾退,政府以及借助社会的力量正加快改造这一地区,使之成为既具有居住功能,又有北京胡同观赏价值的新街区,我们等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下面的照片均取景于长巷二条,希望能加深您对这条巷子的感观认识。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谢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