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军事战争史-194》太平天国战争(下)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2-12-01 发布于上海

太平天国战争(下)

4.天京变乱后的防御作战及太平天国的失败

1856年,正当太平天国政权再次出现有利形势时,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却空前尖锐起来。822日,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佯为答应,暗中却密诏在江西前线的韦昌辉和在湖北督师的石达开迅速返回天京。韦昌辉于91日深夜返回后,次日凌晨杀害杨秀清及其一家,接着又大肆杀害其部属,使两万多人罹难,独揽了军政大权。9月中旬,石达开回到天京,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想加害于他,石达开闻讯连夜出逃,其妻子儿女均被韦杀害。于是,石达开调集4万大军,准备回京讨韦。112日,洪秀全依靠广大军民的力量镇压了韦昌辉及其同伙,令石达开回京辅政。石达开回天京执政后,得到广大军民的拥护,但洪秀全不信任他,甚至有图害之意。石达开恐遭暗算,便于18576月从天京出走,并带走一二十万精兵。后远征西南,孤军作战,军心涣散,终于在18636月在四川大渡河畔彻底失败。石达开被围后投降清军,最后被凌迟处死。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和分裂,成了这次农民战争由胜利发展走向衰落失败的转折点。清军迅速从东西几个战场进行反扑,太平军在军事上从此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整个战局急剧逆转。在18561857两年中,清军连克武昌、汉阳、湖口、九江、扬州、镇江、瓜州等天京上下游重镇,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度围困天京。太平军在苏、皖、赣、鄂所占有的州县大部被迫放弃,统治地区大为缩小。

面对严峻的形势,洪秀全首先恢复了五军主将制度,重建了军事领导核心。185810月,任命蒙得恩为中军主将兼正掌率,陈玉成为前军主将兼又正掌率,李秀成为后军主将兼副掌率,李世贤、韦俊分别为左右军主将。次年,封其族弟、具有改革思想的洪仁玕为干王、军师,总理政事,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此后,才能出众、屡立战功的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即成为后期太平军的统帅。

为破天京之围,稳定战局,李秀成、陈玉成于18588月在安徽枞阳镇召集军事会议,制定了攻击江北大营的方案。诸路将领"各誓一心,订约会战"。会后,陈玉成率军由舒城出发,9月,与李秀成部在乌衣会师,并接连取得歼灭德兴阿部三四千人和由江南大营派来增援的总兵冯子材部5000人的胜利。随即挺进浦口,一举攻破江北大营,歼敌1万余人,恢复了天京与江北的联系。在太平军进攻江北大营的时候,湘军李续宾部攻陷九江等地,10月,进犯水陆要冲、太平军军需物资供应基地三河镇。陈玉成、李秀成奉命率军西援,以优势兵力四面环攻,击毙湘军统帅李续宾和曾国藩胞弟曾国华等,全歼湘军6000余人,使湘军4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浦口、三河两大战役后,太平军在江西、安徽的其他战场上也陆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从而基本扭转了天京变乱后在军事上形成的危局。

太平军在取得浦口、三河战役胜利后,又于1860年初作出了二破江南大营的决策。洪仁玕与李秀成商定,采用声东击西、攻其必救的策略,首先奔袭作为清政府财赋之区的湖、杭二州,诱迫江南大营分兵,然后乘隙回攻,与天京守军合击江南大营。2月,李秀成率主力入淅,攻克省城杭州。在得知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派出1.3万清军前来救援时,便撤出杭州,回师天京。52日,在陈玉成、李秀成的指挥下,太平军集中10万大军向江南大营发起总攻,歼敌数万人,和春率残部败退镇江。经此一战,江南大营再也未能复建。天京解围后,陈玉成、李秀成乘胜率军东进,以破竹之势,连克苏南、淅西许多州县,整个苏淅地区连成一片,成为太平天国的东部屏障和物资供应地。

正当太平军东进苏淅之时,湘军乘机加紧了对安庆的围攻。此时,曾国藩已被清政府任命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各。他决心全力攻占作为天京锁钥的安庆,然而顺江而下,进攻天京。为救援安庆,洪秀全决定派陈玉成、李秀成分别沿长江两岸西征,以会师武昌,攻取湘军的这一后方重镇,达到解围安庆的目的。结果因李秀成部未能如期西进,使这一计划流产。湘军无后顾之忧,便全力围攻安庆。从18614月至9月的半年多时间里,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干王洪仁玕、章王林绍璋、辅王杨辅清分别率部来援,几次与湘军大战,未能取胜。95日,湘军以地雷轰塌安庆城墙,攻入城内,守将吴定彩等1.6万多人英勇战死,太平天国占领达9年的安庆终于陷落。此后,整个江北根据地也接着丢失。当安庆激战时,正在鄂南、赣北的李秀成拒绝前往救援。陈玉成在安庆失守后退守庐州,18625月遭湘军围攻,在突围的路上被地方团练诱捕,64日被杀害于河南延津,年仅26岁。

《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公开与英、法两国相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对镇压有功的曾国藩也更加倚重,命其统辖苏、皖、浙、赣4省军务。曾国藩对以东征金陵为主要目标的全盘军事行动作了进一步筹划,决定以主要兵力进攻天京;另派左宗棠、李鸿章分别率军进攻太平军的江浙根据地。各地太平军在清军的全面进攻下节节后退。18625月,曾国藩指挥水陆师完成了对天京的包围。正在进攻上海的李秀成奉命回援。10月,李秀成督率13王,领兵10余万,猛攻雨花台曾国荃军营,激战月余不下,只得撤退。12月,遵照洪秀全"进兵北行"的指令,李秀成部进军皖北,企图调动江南之敌北援,下游之敌上援,从而解天京之围。结果一路受挫,损失数万人,只得折还,于是长江北岸完全被清军占领。在苏、淅战场,英、法侵略军与左宗棠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相继组成"常捷军""常胜军",向太平军进犯,受到太平军的沉重打击。但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少数将领的叛变,苏州、无锡、常州相继失陷,淅江也基本为湘军占领。

湘军先后夺占了天京外围各地,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形势万分危急。186312月,李秀成提出"让城出走",以保存力量,再图发展,遭到洪秀全的严厉斥责。18643月,曾国藩部对天京形成合围。6月,洪秀全病逝,时年五十岁,长子洪天贵福继位。7月,湘军攻陷天京,城内太平军将士或战死,或聚众自焚,无一降者。9月,幼天王和干王洪仁玕先后在南昌被杀害。临刑前,洪仁玕写下《绝命辞》,他仰天长歌:"英雄正气存,有如虹辉煌;思量今与昔,忿然挺胸膛。""我今虽永逝,一语贻后贤:天国祚虽斩,复生待他年。"李秀成从天京逃出后不久即被俘,在写下供词之后被处死。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失败,但分散在长江南北各地的太平军余部仍在坚持斗争,直到1863年才以失败而告结束。太平天国战争以其不屈的斗争和悲壮的历程,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