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HYZ说他家的游戏规则调整了,他现在也只有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那跟你今天的规则不是一样吗?” “对呀。” “天啦!原来你也生活在幸福之家!你太幸福了!我好羡慕你呀!” 上个周末,丫头跟我聊起同学的游戏时间。她曾无数次感慨,很羡慕HYZ同学,认为他生活在幸福之家,因为他有很多IPAD时间。而她?时间太少,总是玩不够。 自从废除固定游戏时间,我们一般在周末评估讨论本周的状态,然后确定下周的游戏规则。决定权主要在我,她对此并无异议。周日没外出计划,放宽到上午、下午各一个小时。 我用很夸张的表情和语气表达“两个小时真是好多呀”,她哈哈大笑,也觉得心满意足。 我最近有很多像这样忽然戏精附体的时刻。比如: 她抱着IPAD听歌,磨磨蹭蹭不想刷牙,我就即兴编几句刷牙的歌词,跟着她的音乐瞎唱; 她早上赖着不想起床,我就在旁边演一段无厘头搞笑的梦; 我要下楼,她抱着我的腿说“拖后腿”,我就返身抱着她,称自己是502胶水,一旦碰到就会永远粘着; …… 不需要任何说教或训斥,一两分钟大笑之后,她总是神奇地予以配合,开心地去做该做的事情。 可惜,我不是总有这样耐心游戏的好心情。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还需要借鉴参考其他父母的经验分享。《游戏力》,就是一本激活和启发游戏心态的好书。 查了一下订单,2014年1月就买了这本书,这么多年,随手翻过几次,但从来没有从头到尾看完过。看到很多人推荐,包括李一诺,说它如何有用。要不是立志要把书架上的书尽快读完,一本将近三百页的厚厚的书,估计我还是读不完。 试想一下这个场景。露天舞会上,妈妈在跳舞,六七岁的儿子双手抱在胸前,怎么也不肯跳。妈妈很恼火,不停数落:“是你把我拉到这里来的,你自己怎么又不跳了?”儿子双手抱得更紧,甚至连脚后跟都紧紧并拢。 如果是你,该怎么办?劝导?威胁?发脾气? 劳伦斯·科恩,他惊讶地对男孩说:“咦?他发明了新式跳法?”然后模仿男孩的样子,抱起双手,并冲男孩灿烂一笑。 男孩也笑了,手放松了一点,换了个姿势。他也认真学着男孩改变了姿势。 气氛马上就变了,聪明的妈妈也加入进来。男孩自然随着音乐摆动起来,越跳越开心。 本书作者劳伦斯·科恩,美国心理学家,专长为儿童游戏、游戏治疗和亲子教养。在《游戏力》这本书里,像上面这样的案例非常多,一句话或一个姿势,就扭转了情势。 只是,这种扭转,依赖于父母的“游戏力”。就像王甘在序言中说的那样,“为人父母,需要一种活力,一种自信,一种情趣,一种幽默。” 本书最后一章,“为我们自己充电”,作者说:我们必须把没有哭出来的眼泪哭出来,把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把恐惧和担心放下来,我们才有可能游戏。 所有育儿的问题,似乎最终都指向育己。我们能认真地倾听自己,才可能倾听孩子;我们能在一地鸡毛中找出钻石,才可能生着气还为幽默保留一点点空间。书中的很多例子都让我很佩服,比如下面这个。
获得这种游戏力,也许需要很多练习,但起码,先树立起一个观念:你认为糟糕透顶的事,其实还有很多解法。 值得欣慰的是,我的练习效果应该还不错。因为丫头开始频频央求我:“你别再说了,我就要笑得窒息而亡。”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很久不吵架了。 书很厚,案例很多,内容很丰富。如何才能加入孩子的世界,怎样玩打闹游戏,如何跟随孩子,什么时候又该主导孩子,对女孩和男孩的游戏方式有什么不一样,怎样以游戏迎接情绪的暴风雨,如何用游戏化解手足相争…… 像打闹游戏,他有个科恩的打闹规则:
书中有个说法,引起我的思考。 丫头两三岁时,有很长一段时间很爱哭。如果太过激烈,我一般会让她去一个单独的空间。比如大家都在吃饭,那就去卧室尽情地哭,不要坐在餐桌边上。而我,放下她之后就回去继续吃饭。 尽管我态度温和,丫头哭完后也开开心心的,但我想,科恩肯定会把这种方式归结为“冷处理”。他说冷处理是人类特有的摧残孩子的方式。“冷处理最大的弊端,就是会使本已感到孤独和联结断裂的孩子,内心更加孤独。” 那时我接受她以“哭”作为表达方式,但并没有真的理解她。她的哭点,在我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很可笑,我无法共情她的“愤怒”、“孤独”、“恐惧”等等,所以,我认为根本没必要陪着她哭。 去年有段时间,我们之间冲突较多,尤其是数学作业风波那次,两败俱伤。现在回想,当我独自留她在卧室里哭而不闻不问,绝对是一种摧残。出于恐惧,她最后怯生生地出来找我,我心里居然有一种胜利的得意。让我羞愧。 对于哭和发脾气,科恩是这样说的:
摘录书中两段有启发的内容。 关于争端:
关于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