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穆:拿中学文凭当大学教授,被学术界尊为“一代宗师”

 小白兔日记 2022-12-01 发布于辽宁
文/蓝梦岛主
拿中学文凭当大学教授,此等奇闻,只可能发生在民国。国学大师钱穆便是其中典范。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江苏无锡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先后执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主讲文史和学术思想史课程,著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等80余种专著,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被中国学术界尊称为“一代宗师”。

身为师者,钱穆真正做到了无愧于心、无愧于国、无愧于“一代宗师”盛名。

在20世纪30年代的北大,有“北胡南钱”之说,指的就是胡适和钱穆是人气最高的两位教授。

那么,钱穆到底有多受北大学子欢迎呢?

话说,钱教授上课,即便是在硬件设施一流的北大,教室也是远远不够大的。所以钱穆的课大多在大礼堂里上,学生或坐或站挤成一团,三百多人是常事。在北大,教授上课迟到向来是大忌。但钱穆有一次因事迟到了20多分钟,非但没有一名学生离开,反而挤得愈发水泄不通,以至于钱穆挤不进教室,只能踩着课桌走上讲台,一时传为佳话。

卢沟桥事变后,钱穆随北大南迁到西南联大,有学生愣是一路追到昆明,听了他6年的中国通史。人气之高、魅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1949年,钱穆赴香港,创立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1952年,17岁的无名小辈李敖慕名前来拜访,身为学术界泰斗的钱穆有教无类,谆谆教诲道:“做学问一要有恒心,二要防骄气。”

1967年,钱穆迁居台北,后任中国文化学院史学教授,李敖多次抨击他与蒋关系亲厚,但始终赞叹他的教育家风度。

1986年,91岁高龄的钱穆在台湾素书楼上了他人生中最后一堂课,课终含泪嘱托学生们道:“你们是中国人,不要忘了中国。”

1990年,钱穆在经历过“素书楼风波”后逝世于台北杭州南路寓所里,享年95岁。

1992年,妻子胡美琦按照钱穆先生遗愿,将其骨灰归葬于苏州太湖西山的俞家渡石皮山。时隔数十年,“一代宗师”钱穆先生终于长眠于他心心念念的故乡。

(本文完~更多文史故事,欢迎持续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