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亚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高级工程师]

 singer0852 2022-12-01 发布于北京
江西靖安大墓。这是东周的颜色,这是2600多年前的精致纹理。在200倍的显微镜下,丝绸的经纬线清晰可见——每厘米排列240根经线,每根线的直径只有零点一毫米!现代化设备织出的高档布料经线密度大约是每厘米100多根,而2600多年前的祖先用手工织机做到了一厘米排列240根经线。
王亚蓉:你看它一条一条的经纬线都非常均匀,也就是说当时养蚕缫丝的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冷藏的织锦从泥土中渐渐剥离出来后,还需要从清洗、染色、刺绣、织造等多方面入手,才能还原其本来面目。而要把两千多年前的东周织锦复织出来,更是需要丰富的纺织考古经验和传统织造技艺的功底。王亚蓉要对织锦出土的地域、年代进行考证,还要结合当时的纺织方法,才能设计出完整的修复方案。修复的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甚至十多年。这件两千多年前的东周织锦复织出来尚需时日,而王亚蓉对唐代的“四经绞罗”的复织即将大功告成。
1987年,王亚蓉在陕西的法门寺地宫里,第一次看到了唐代的“四经绞罗”,那是让她惊艳的创造物。然而令人沮丧的是,现世已经找不到它的织造技术了。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王亚蓉:它主要从机械问题上,等于说罗机子,机械方面等于说断层了。织造的工人也一年比一年少,有经验的越来越少,不抓紧时间呢,有些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
唐代的四经绞罗和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襌衣一样,是汉唐盛世“中国制造”的旗帜性品牌。然而它们竟然曾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重现中国古代丝绸的旷世经典,是王亚蓉的工作动力。
2016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纺织考古科研基地正式落户苏州。丝织业的能工巧匠聚集在这里,目的就是要复织已经失传的丝织珍品。这个基地里有五台木质大织机,都是王亚蓉和她的团队参照古代织机设计制造的。
说起中国丝织品,最习惯的提法就是绫、罗、绸、缎,罗属四大代表性名品之一。“罗”的透气性好,穿着凉爽,亲肤性极佳,垂感流畅,成衣美观。但是由于“罗”的纺织难度大,织造成本高,其技术在晚清逐渐失传,只有极少数地方还保有素罗的纺织技术。
而唐代的“四经绞罗”属于“花罗”类别中的极品,技术难度更大,早已彻底失传了。王亚蓉以法门寺的唐代古物为范本,深入研究,搞清楚了“四经绞罗”的经纬编织结构。
王亚蓉:你看这是一组,等于这是四根,从这儿到这儿,四个纠绞。
王亚蓉特别需要与能够操作传统织机的老匠人合作,重现经典。她在苏州找到了老织工李德喜夫妇。
江苏省织造技艺大师李德喜:王亚蓉就是说我们这辈子要把老祖宗的好东西把它复织出来,不要从我们这代人手里边灭绝,不要把我们的技术带到棺材里去,我们要把我们的技术传给后人。
王亚蓉和李德喜夫妇构成的这个“三人组合”,总年龄加起来超过两个世纪。岁月的沉淀反而充实了更厚实的钻研热情,他们用已经不可多得的人生岁月,诠释着“一丝不苟”的真实含义。
一年多的反复尝试和探索,第一块唐风“四经绞罗”终于在王亚蓉和李德喜夫妇的手中复织出来了,这是复原中国古代纺织技艺的重大突破。
考古学家可以把这样的复织工作称为“实验考古学”或“模拟考古学”。王亚蓉与合作者们不在意如何命名,只是要让中华丝绸的瑰丽永存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