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子怀胎4月突然失明,医生10小时“苦战”完成高难度手术

 昵称散步收藏 2022-12-02 发布于上海

五年前的某一天,34岁的宫新敏女士怀孕4个多月时,右眼突然睁不开也看不清东西了。经检查,是脑中长了一个肿瘤,而且已经压迫到了动眼神经和视神经,这导致她眼球活动受限、视力下降。产后,医生告诉宫新敏,如果手术切除肿瘤,成功率只有30%左右……五年后,宫新敏鼓足勇气,决定为自己的人生“搏”一把。“我想活下来,陪伴孩子长大。”

近日,长海医院专家经过长达10小时的“排雷”,成功为宫新敏切除了脑中巨大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这是一个风险极高的开颅手术。躺在手术台上时,宫新敏拉着护士的手说:“我曾背着我妈妈签过一份遗体捐赠协议,如果我没能活下来,希望我的器官能帮到其他人。”此前,宫新敏已经向家人交代了后事,为避免留下遗憾,把想去的地方都去了一遍。

图片

这些年来,宫新敏在全国各地遍访名医,希望能给自己多一点生存机会。她的足迹遍布北京、天津、四川、南京、杭州,甚至还去过海外。然而肿瘤长得很快,从鸡蛋大小一直长到了网球大小,她也长期被头痛折磨。两年前,她的右眼彻底失去了光感。更糟的是,她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也在迅速消退。“有一天,我送完孩子上学,竟忘记了自己家的大门密码。”在宫新敏的手机上,设了好几个闹钟,因为有时候,她甚至接儿子放学都会忘记。

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韩国胜教授表示,这项手术,对于他和团队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她这个病情属于海绵窦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而且已经出现了颅内高压,中线明显移位,脑干也受压变形,手术风险很高,但如果任由发展,随时会危及生命。”韩国胜介绍,手术难点主要有两处:一是肿瘤位置特殊,血供非常丰富,术中可能出现不可控制的大出血;二是肿瘤除对视神经直接压迫外,还包裹着4对颅神经,切除肿瘤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神经功能的损伤,故切除难度极大。

图片

这些问题并不能难倒医生。手术中,团队用上了 “高科技 ”。“我们创新性地在手术中使用了一种生物蛋白胶,通过把配好的生物蛋白胶缓慢注入到瘤腔内,有效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量。”常规手术的出血量约在3500ml左右,而这次手术出血量仅为600ml。这也让手术视野变得更清晰,为医生成功分离肿瘤和神经提供了保障。

图片

手术很成功,宫新敏不但没有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视力也恢复了很多。“我现在坐在这里,已经能看清门口走来走去的人了!” 术后,病床上的宫新敏难掩兴奋的心情,“我真的很感谢韩教授,他来看我时,我看到他的手都是抖的。”

图片

“如果一切顺利,再活50年没问题。”医生告诉宫新敏。谈起未来,宫新敏笑着表示,出院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观光,而是要多关心孩子的生活。

文字/图片:毛信慧

视频:郭心华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