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4240,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拓宽经济思维》 关于作者: 加里·索尔·莫森(Gary Saul Morson)美国西北大学Lawrence B. Dumas艺术与人文教授,斯拉夫语言文学教授。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叙述与自由》《我们时代的安娜·卡列尼娜》《他人之见:从引述到文化》。 莫顿·夏皮罗(Morton Schapiro)美国西北大学校长,经济学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学生助学博弈》。莫森和夏皮罗还是《美好的未来?:2030年的美国与世界》的主编。 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人文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他们认为,经济学和人文学科应该深入对话,因为伟大的作家通过小说、电影等作品再现了真实的生活,教给了经济学家关于行为、伦理、文化和叙事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建立更准确的模型,帮助他们做出更完美的预测,制定更有效且公正的政策。人文学科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对经济学进行很好的补充:讲故事,更好地理解文化的作用,以及对伦理道德的尊重。 人文学家肯定也可以从经济学家身上学到更多。当资源有限时,高效使用资源本身既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道德准则问题。两种文化,同一个目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建立一个基于经济学、药学、工程与科技的世界。为了获得更长久、更健康和更富裕的生活,我们也不应忘记,人文学科和艺术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将经济研究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因为经济学和人文学科正在遭遇着困境,我们需要不断改进,促进彼此。 1、人文学科 作者在书中提到,在过去十年有大量的舆论和教育组织声明,都表达了对人文学科衰落的遗憾,因为报考人文专业和修读人文课程的学生在急剧减少。
2、经济学 经济学家在社会上经常受到抨击。他们有机会参与制定政府政策,但在出问题时经常要“背锅”。如果他们设计的政策没有实现效果,经济学家就会站出来解释原因,媒体也喜欢刊发这些言论。如果说其他学科的困境是缺少关注,那么经济学的危机却在于它本身是个热门学科,备受追捧,但是它的有效性似乎配不上它的社会地位,于是造成了某种信誉危机。
那么怎么才能摆脱这样的困境呢?作者认为把经济学与人文学科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那么经济学可以从人文学科里汲取什么呢?书中提到了三点:懂得故事的重要性,更好地理解文化的作用,以及对道德伦理的尊重。 首先,故事的重要性。一是用故事传播理论,更容易被人接受。二是要重视“故事”这种载体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三是,道德、文化的重要性,比如像世界银行建议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迁到发展中国家,埃及政府对老百姓传统的基本食物进行涨价,从经济理论看可能是合理的,但在政策制定上如果不考虑道德与文化的作用,就可能面临巨大的阻力。 那么如何培养人的道德直觉,让人们在看待经济问题时更具有同情心呢?文学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我们在阅读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时,可以和其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感受作者通过艺术人物传达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阶级、性别、宗教、文化等因素去看待这个世界。在与角色互动时,你能体会他人的感受,甚至会理解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误解。有研究证明,人们在阅读文学小说之后,在共情测试、社会知觉和情绪智力方面会有更好的表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树立多元互补的思维方式,避免被片面的知识误导,更好地认识世界真相。我们可以树立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是:专注精深型思维和多维广博型思维。 1、两种思维 在学术思想史上,柏拉图是专注精深型学者,他喜欢通过理性推导构建人类社会的理想蓝图;而亚里士多德则是典型的多维广博型思维学者,他喜欢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事物的多样性。 这两类学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专注精深型学者学者喜欢用一个概念、一套模型来解释世界,把复杂现象归结为简单原理,以不变应万变;而多维广博型学者则喜欢通过多个视角来看待事物,注重单一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善于全面总结、随机应变。 多维广博型学者和专注精深型学者都对知识创造作出了贡献。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专注精深型的理论往往更引人注目,因为它经常用一个概念解释很多现象,显得很有洞察力;相比之下,多维广博型的理论会用很多因素来解释一个现象,显得平淡无奇;专注精深型的理论一以贯之、结论明确,多维广博型的观点繁琐多变、模棱两可,因此专注精深型学者在吸引眼球的竞争中会占优势。 但是作者认为,在社会经济决策中我们更应该信任多维广博型学者,因为在这些问题上,多维广博型的判断往往比专注精深型更可靠。因为在作者看来,专注精深型学者为了追求简洁明了,一以贯之,会忽略掉很多真实世界的信息,甚至在学理论证中以偏概全,对事物真相产生扭曲。相比之下,多维广博型学者的观点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对事物的判断比较谨慎,并且愿意根据反面信息修正自己的看法,所以即便不是一贯正确,也不至于太离谱。
贝克尔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从一组稳定的偏好中,通过收益成本分析和理性选择获得最大效用的过程。这是他的理论核心。而稳定的偏好就意味着,人的偏好不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重大变化,富人和穷人之间,甚至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们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这样才能为所有人类行为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 那么人的偏好是否是稳定一致的呢?作者认为,从现实和人文的角度看,它是会变的。几千年来,人们用基本价值观的转变来描述成长的过程。在生活中,随着错误、失败和悲剧性事件的发生,人的性格也可能发生变化。甚至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人类的理性程度和价值偏好也是在演进的。 但是在贝克尔的理论中,人的偏好被压缩在一个统一的模子里,跨越种族与文化,放之四海而皆准。作者对此表示怀疑。在贝克尔的理论中,他对高度简化的人类偏好充满信心,认为可以用它来解释婚姻、家庭、犯罪、法律等一切人类行为。作者认为这是不可靠的。 贝克尔却认为,除非我们假设人的偏好稳定,否则就无法作有效的经济分析。因为如果对任何社会变化,我们都可以说是由于人的偏好变了,这就失去了解释的意义。因此,必须假定人的偏好是稳定的。 作者认为贝克尔的说法有道理,但同时他又陷入了循环论证:为了建立理论,必须承认某种假定,然后又通过这套理论,证明了这个假定。
2、从“专注精深型”理念转向“多维广博型”思维 换句话说,要从单一的局部视角转向多维的系统思考,从僵化的教条主义转向灵活的实践方法。
从逻辑上看,这个建议无懈可击。但在直觉上,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件事不对——这就是朴素的道德直觉。那么问题出在哪呢?从道德伦理上看,以人为本的道德观不允许把人或人体的一部分作为商品进行买卖。在某种意义上,人并不是完全拥有对自己身体的处置权。如果允许出售人体器官,会降低社会对人的价值标准,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也会受到侵蚀。 更具体地看,器官买卖不仅是交易双方的事,它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可预知的负面影响。比如,它会不会增加关于人体器官交易的欺骗、绑架、谋杀之类的案件?所以,作者认为在知识方法和决策判断上,我们要重视“专注精深思维”,而跟从“多维广博型思维”。 |
|
来自: heshingshih > 《公共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