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藏于食物中的补气补虚药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22-12-03 发布于江苏

原创 孙瑶 中山用药小知识

常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指寒冬万物封藏,腠理固密,精气藏而不泄,冬藏精,在冬季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营养物质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吸收,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改善体质、防病治病的作用。久病大病之后或先天正气不足,年老体虚正气衰,抗病能力下降。

中医认为脏腑亏损,乃气血阴阳不足,而致人体正气虚衰。一般说来,气虚以肺脾为主重者可影响心肾,多见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久虚不复症状可加重。

药有偏性而食物平和同样具有补益作用。在我们日常唾手可得的食材中就有几种补气药。

winter

1

山药

山药甘平,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善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久泻不止,肺虚喘咳,尿频带下,虚热消渴等,其平补气阴,不热不燥,补而不腻。《本草纲目》云“益肾气,建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具调节肠胃,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

2

白扁豆

白扁豆甘微温,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泻止带。常用于食少便溏,夏令暑湿吐泻,白带过多。其温补而不滋腻,芳香化湿而不燥烈。但白扁豆含毒性蛋白需要加热后减弱毒性再食用。

3

大枣

大枣甘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乏力食少便溏,妇人肠燥。其性平和既可补气生血,又具养血安神之效;既可治脾虚所致气虚血少,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又可治妇女阴血亏虚,情志抑郁,心神不安之脏燥。《吴普本草》“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名医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辽心下悬”。

4

蜂蜜

蜂蜜甘平,补中益气,润燥止咳,缓急止痛,解毒。常用于脾胃虚弱,脘腹作痛,肺燥干咳,肺虚久咳。其质润滑利,又可润燥通便,用于体虚津枯肠燥便秘,外用还能治疗疮疡及水火烫伤促伤口愈合。《医学入门·本草》“润肠燥,消渴,便难及肛门肿塞。又治目生珠管,肤翳赤肿,口舌生疮,火烧,汤泡,热油烧,丹毒,阴头生疮,诸恶疮癞,俱外敷之”。

《千金要方》曰“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投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中医素有'医(药)食同源'之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而发挥其天然功效;正如《内经》所谓“虚则补之”“损则益之”“扶正祛邪”,不仅能提供营养,还能达到疗疾祛病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