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要大臣写1000字药效报告,看完后只说了3字

 无风起念 2022-12-03 发布于广东

开启清朝盛世的康熙皇帝,对西洋世界充满好奇,听闻有个稀罕的洋玩意“绰科拉”(巧克力),便吩咐传教士进贡。康熙尝完后发现,这东西味道酸苦,又不能够治病,便只写下3字“知道了”,从此不再闻问。

▲康熙对西洋事物充满兴趣。(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康熙自从被传教士送的金鸡纳霜治好疟疾后,对西洋事物就充满兴趣。康熙四十五年,康熙听闻有个稀罕的洋玩意“绰科拉”,便命令传教士多罗替他寻来,于是下旨“可稍信到广东后寻得寄来,若有绰科拉亦求取”。

多罗赶紧送来150块绰科拉,掌管西洋药品的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精挑细选出50块,仿照欧洲上流社会吃法,专门打造一套银器,搭配黄杨木制成的搅拌棒,连同奏折送到圣上面前。

“未写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尽善。着再询问。绰科拉不必送”。

康熙吃完后觉得太苦了,表明这东西不好吃,有些生气地再询问赫世亨,这东西到底能治什么病?

赫世亨吓得赶紧询问,绰科拉到底有什么功效?但得到的答案都是无法治病,充其量就是种饮料,就连传教士多罗都说,绰科拉并不是药。赫世亨也只能在奏章上坦言“绰科拉非药”,并且写了近千字解释到“老者、胃虚者、腹有寒气者、泻肚者、胃结食者,均应饮用,助胃消食,大有裨益。”

康熙看完奏章之后,随手就批了三个字“知道了”,看得出这项带有苦味的西洋食物,并不合康熙胃口,也因为没有特殊治病功效,自此从康熙皇帝的身边消失了。他当时一定想不到,作为中国记载上第一个尝到巧克力的人,他嫌弃的东西,数百年后却风行全世界。

▲康熙觉得巧克力不好吃,也没有药效。(示意图/翻摄自pixabay)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重视自然科学的皇帝,对西方文化也十分感兴趣,自身具有相当高的科学素养,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并颇有著述。例如:曾从南怀仁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并且每天听讲。

后来又学习西方的测量、天文、物理和医学等知识,并在宫中设置了研究化学药学的实验室。康熙因南怀仁督造火炮方面的功绩,一直对他优礼有加,而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也促进了伽利略弹道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康熙除了学习西方科技之外还会应用实践,其最突出的是用科学方法和西方仪器绘制全国地图。康熙亦会利用巡行和出兵之便,实地测量,吸取经验。

康熙还以巡视之便访求民间的有才之士,例如将在数学方面有很大成就的梅毂成调进宫中培养深造。梅毂成亦通过学习西方数学知识,重新令在明朝被废弃的中国古代数学受到重视。

初次之外,康熙还崇尚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他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康熙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

参考资料:《清史稿》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