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伤寒杂病论》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338-348条 338、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注:老师说:妇女如出现平和无病的脉象,仅尺脉稍微弱,口渴,不能进食,无恶寒和发热,这是妊娠。应用桂枝汤主治(处方见下利篇)。上述症状通常在妊娠六十天左右出现,如医生误治,使病人在一个月内又添加上吐下泻症状的,应当停止用药。 339、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注:妇女既往有癥积病,停经不足三个月就出现漏红不止,胎动又位于脐上的,是因体内有癥积所造成。如怀孕六个月时有胎动,在怀孕前三个月月经正常,才是正常的胎动。如在停经前三个月里,月经失调,停经后三个月又见漏下瘀血,名叫衃。之所以出血是因癥积未去之故,应当用下法去其癥积,用桂枝茯苓丸主治。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和尖熬、芍药各等分。 以上五味药,研细末用炼蜜制成如兔屎大小的蜜丸,每日饭前服一丸,效果不明显的加至三丸。 340、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注:妇女怀孕六七个月时,出现弦脉,发热,胎胞胀大,腹痛怕冷,少腹部阵阵发凉,象被扇子扇风一样,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子宫开的缘故,应选用附子汤温暖子宫。(方未见) 341、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注:老师说:妇女下血有三种,一是月经淋漓不断的下血;二是小产后继续下血不止;三是怀孕期间下血,假如怀孕伴有腹痛,就叫胞阻,应用胶艾汤主治。 芎归胶艾汤方(一方加干姜一两。胡洽治妇女胎动无干姜) 342、妇人怀娠,腹中 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注:妇女怀孕后出现腹中绵绵疼痛,用当归芍药散主治。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川芎半斤(一作三两)。 以上六味,捣成粉,取方寸匕,以酒调和,每日服三次。 343、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注:怀孕妇女出现呕吐不止,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主治。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 以上三味药,研细末,用生姜汁调和制成梧子大小的丸,每次十丸,每日三次。 344、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归母苦参丸主之。 注:怀孕后小便困难,但能正常饮食,用当归贝母苦参丸主治。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男性用时加滑石半两) 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 以上三味药,研细末,以炼蜜制成小豆大小蜜丸,每次三丸,以水送服,逐渐加至十丸。 345、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则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注:怀孕期间出现身体浮肿并有沉重感,小便不通畅,如象被冷水洒在身上那样怕冷,站起时头晕,用葵子茯苓散主治。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茯苓三两。 以上二味药,捣为散,每次服方寸匕,日三次,小便通利病就好了。 346、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注:妇女怀孕后,宜经常服用当归散。 当归散方 当归、黄芩、芍药、川芎各一斤、白术半斤。 以上五味药,捣为散,以酒送服方寸匕,日二次。怀孕期间经常服用此方,可使生产时顺利,胎儿无疾患,产后多种疾病都可用当归散来治疗。 347、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注:妇女怀孕后要安胎养胎,应用白术散主治。 白术散方(见《外台秘要》) 白术四分、川芎四分、蜀椒三分去汗、牡蛎二分。 以上四味药,捣为散,以酒送服,每次一钱匕,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如腹痛重加芍药;心下毒痛芎䓖量加倍;心烦疼痛呕吐而不能进食者加细辛一两,大个半夏二十枚,服药后再给酸浆水饮用;如果作呕,另服用酸浆水,服后呕吐不止者,改服小麦汁;假如呕吐已止出现口渴者,可服大麦粥。病情痊愈后,此方仍需继续服用。 348、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 注:妇女怀孕伤胎时会出现腹满,小便不利,腰以下沉重肿胀,象患了水气病似的。这是因为怀孕七个月时,太阴肺经应当养胎而不养胎之故,通常认为是心气实,应当用泻的方法,针刺劳宫及关元穴,一旦小便稍微通利病就好了。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 349-358条 349、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注:问:刚生产的妇女容易得三种病,一是筋脉痉挛抽搐的痉病,二是头晕目眩,郁闷不舒的郁冒病,三是大便坚难,这是为什么?老师说:刚生产以后因为血虚、出汗多,容易感受外来的风邪而患痉病;由于生产时失血多,加之出汗多,易感受寒邪,所以易得郁冒病;产后津液耗损较多,发生胃燥,所以引起大便困难。 350、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注:产妇患郁冒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是脉微弱、呕吐、不能进饮食、大便干结、唯见头部出汗。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是由于血虚,阳气厥逆而引起。血虚阳气上逆,必然会引起郁冒。患郁冒病的人病要好转时,必须得出大汗。是因为血虚于下,孤阳逆冲头部,所以只是头部出汗。之所以产妇容易出汗,是由于失血阴亏,阳气偏盛,只有通过出汗,才能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病人大便干结,呕吐不能进食的,用小柴胡汤主治。(方见呕吐篇) 351、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注:如果病好转后已能进饮食,但七、八日又出现发热的,这是胃实,用大承气汤主治。(方见痉病篇中) 352、产后腹中 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注:产后腹中绵绵作痛,用当归生姜羊肉汤主治。此方同时可治疗寒疝和虚劳不足之症。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方见寒疝篇中) 353、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注:妇女产后腹痛,心烦胀满不能安睡者,用枳实芍药散主治。 枳实芍药散方 354、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注:老师说:产妇腹痛,理应用枳实芍药散,假如用之不好,这是腹中有瘀血凝着脐下,宜用下瘀血汤主治。此方亦可治瘀血引起的月经失调。 下瘀血汤方 大黄二两 、桃仁二十枚、䗪虫二十枚熬去足。 以上三味药,研细末,以炼蜜制成四个蜜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一次服完,初排出的瘀血色紫暗如猪肝。 355、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燥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注:妇女产后七八天,虽无太阳表证,但见少腹坚硬疼痛,这是恶露不尽所致,如再无大便,烦燥发热,脉象微沉而实,如傍晚时见发热烦燥,不能进食,进食后则胡言乱语,到晚间便好,宜用大承气汤主治。表明病不在表而在里,热结在膀胱。(见痉病篇中) 356、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 注:产后感受风邪,连续数十天仍不好,自觉轻微头痛,怕冷,时有发热,心下闷,干呕汗出,患病时间虽久,但阳旦证仍在,可用阳旦汤治疗。(即桂枝汤。方见下利篇中) 357、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注:产后感受风邪,发热、面色发红、气喘、头痛,用竹叶汤主治。 竹叶汤方 358、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注:妇女在哺乳期间,中气虚弱,出现心烦意乱,呕吐上逆,治宜安中益气,以竹皮大丸主治。 竹皮大丸方 359、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附方 《千金要方》三物黄芩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千金要方》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食饮。产后一月,日得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注:产后患痢疾而使身体极度虚弱时,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治。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附方 《千金要方》三物黄芩汤 《千金要方》内补当归建中汤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360-381条 360、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注:妇女感受外来风邪七八日,又重新出现恶寒、发热,发作时间固定,而且月经突然停止,这是风热侵入血室,与血相结,所以发作如同疟疾一样有定时,用小柴胡汤主治。(方见呕吐篇中) 361、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注:妇女感受寒邪而发热,正逢月经又行,白天神志清楚,于傍晚时分就出现胡言乱语,象见了鬼怪一样,此属热入血室。治疗时只要不伤及胃气和上、中二焦,病必可自行痊愈。 362、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注:妇女感受外来风邪,出现发热恶寒,又逢月经来潮,七八日后,发热已退,脉象迟缓,身体凉和,但胸胁满痛,象患了结胸证一样,出现胡言乱语的,这是热入血室所致,治疗方法当刺期门穴以泻肝胆实热。 363、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注:妇女患阳明病,症见下血和胡言乱语的,属热入血室。如仅见头部出汗,应当针刺期门穴,以泻肝胆实热,使其周身微微汗出,病就可痊愈。 364、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注:妇女自觉咽部好象有烤肉块阻塞着的,用半夏厚朴汤主治。 半夏厚朴汤方 《千金要方》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以上五味药,加水七升,煮取四升,分四次温服,白天三次,晚上一次。 365、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注:妇女患脏燥症,临床表现为容易悲伤,想哭泣,象有神灵所使一样,经常叹气,打呵欠,以甘麦大枣汤主治。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 366、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注:当妇女咳吐稀痰涎沫时,医生误用攻下法,造成心下气阻而痞满,这时,应当先治咳吐涎沫,用小青龙汤主治。吐涎沫症状消失后,再治痞满,以泻心汤主治。 小青龙汤方(见肺痈篇中) 泻心汤方(见惊悸篇中) 367、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注:妇女病的病因,多为虚弱,积冷和结气,致使月经失调,甚至闭经,历经数年后,使血寒积结于子宫。 寒邪伤于经络,若凝结在上焦,则见呕吐,咳吐涎沫,久咳形成肺痿证,寒郁日久化热,则形成肺痈,从而导致阴伤形体消瘦;若寒邪盘结于中焦,就会形成绕脐疼痛的寒疝证,或见两胁疼痛,痛连内脏,或寒结化热于中,表现为脐下关元之处疼痛,脉数,肌肤虽无疮疡但见枯燥,状似鳞甲,这种病有时发生于男性,并非只发生于女性,寒邪结在下焦,表现为月经量少,经期不准,前阴部牵掣疼痛,少腹怕冷;或疼痛牵引腰脊部,病人自气街穴起发生冲气急痛,双腿膝胫疼痛、烦闷等现象。 病人若突然出现头目眩晕、症状知昏厥、癫狂一样,或者表现为忧郁悲伤易怒,这些都是带下疾病所致,并非有鬼神附体。病久了则见形体消瘦,脉象虚弱,这属于寒证。 妇女三十六种病,千变万化,医生应当审辨脉象的阴阳、虚实和紧弦,根据辨证施以针灸、药物治疗,使病情转危为安,某些疾病症状虽可相同,但脉象不同,医生应当详加辨别,切不可不以为然。 368、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注:问:妇女五十岁左右,前阴下血数十天不止,每到傍晚时就发热,少腹拘急胀满,手掌心发热,心里烦,口干唇燥,是什么原因呢?老师说:此病属带脉病的下血病。有什么根据呢?因为病人既往有过小产,瘀血停在小腹未去之故。怎么知道是瘀血未去呢?从唇口干燥症状上即可推知。用温经汤主治。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芍药各二两,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 以上十二味药,加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 369、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注:妇女患带下证,月经不调,少腹胀满疼痛,一月内月经来潮二次的,用土瓜根散主治。 土瓜根散方(亦治阴㿗肿病) 370、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 注:寸口脉弦而大,弦脉重按则衰减,大脉重按而中空为芤脉,弦脉重按衰减为寒证,芤脉则为虚证,这两种脉象相结合,称为革脉。见以上脉象者为妇女小产或漏血所致,用旋复花汤主治。 旋复花汤方 旋复花三两、葱十四根茎、新绛少许。 以上三味药,加水二升,煮取一升,一次服完。 371、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注:妇女经气下陷,漏血不止,血色黑暗,用胶姜汤主治。 (臣亿等校各种版本无胶姜汤方,考虑是妊娠中胶艾汤) 372、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并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注:妇女在产后出现小腹胀满,形如敦状,小便稍有不利,但无口渴,又是在产后的,这是因为水与血俱结在子宫所致,用大黄甘遂汤主治。 大黄甘遂汤方 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 以上三味药,加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完,瘀血可排出。 373、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 注:妇女经水不通利的,用抵当汤主治。(此方亦治男子膀胱急满伴有瘀血者)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膀及足、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以上四味药,研细末,加水五升,煮取三升,去药滓,温服一升。 374、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注:妇女月经停闭,经水不利,表明子宫内有干血坚结不散,积湿化热,腐败为白带,从阴道流下,用矾石丸主治。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制、杏仁一分。 以上二味药,研成末,以炼蜜制成枣核大小的蜜丸,放入子宫内,严重者可再放。 375、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注:妇女感受各种风邪,或因腹中血瘀气滞而刺痛,以红蓝花酒主治。 红蓝花酒方 红蓝花一两。 以上一味药,用一大升酒,煮后剩余半升,先一次顿服半量,疼痛不止再服另半量。 376、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注:妇女患各种腹痛病时,用当归芍药散主治。 当归芍药散方(方见前面妊娠篇中) 377、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注:妇女腹中疼痛,用小建中汤主治。 小建中汤方(方见前面虚劳篇中) 378、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注:问:妇女患病,虽饮食正常,心中烦热,不能平卧,反而以背依物而呼吸,这是为什么?老师说;这叫作转胞,是因病人小便不通之故。为尿胞扭转不顺而得此病,只要通利小便,疾病就会痊愈,宜用肾气丸主治。 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薯蓣、山茱萸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制各一两。 以上八味药,研细末,以炼蜜制成梧子大小蜜丸,以酒送服,每次十五丸,渐加至二十五丸,日二次。 379、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 注:蛇床子散方,为温阴中的坐药。 蛇床子仁。 以上一味药,研细末,加白粉少量,混匀合成枣大,绵裹放入阴道中,温暖受所。 380、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注:少阴脉出现滑而数的,是湿热下注阴中生疮,阴中疮腐蚀糜烂的,以狼牙汤作为洗剂治疗。 狠牙汤方 狼牙三两。 以上一味药,加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筋似茧状,浸药汤淋沥进阴道内,每日四遍。 381、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注:胃气不泄,从前阴排出,出气有声,并连续不断,是由大便燥结所引起,可用膏发煎润肠,导气从肛门而出。 猪膏发煎方 猪膏半斤、乱发如鸡蛋大小三枚。 以上两味药,混合在一起煎煮,头发溶化即可,分两次服,病邪即可从小便排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