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美食符离集烧鸡,从风靡一时到没落,辉煌远去,为何留下一地“鸡毛”?

 巡鹿文化 2022-12-03 发布于山东

除了当地人,相信绝大多数人对符离集烧鸡的印象,来源于记忆中的绿皮火车。对符离印象最深的,还是小时候乘坐火车时的“符离集烧鸡”。

从风靡一时到无人问津,符离集烧鸡经历了什么?

正宗的符离集烧鸡色味俱佳、香气扑鼻,采用家养的土麻鸡作原材料,再用原汁老卤经过多道工序炖制出了的烧鸡肉嫩香烂、肥而不腻、鲜香美味,连骨头都酥软留余香,回味无穷。去年再去品尝时,却找不到小时候的味道,着实可惜。

而今的90后、00后,对没有空调的绿皮火车没有概念。但是,它曾经是无数打工人难以忘却的情怀。绿皮火车非常慢,时速只有60公里左右,因为只有风扇没有空调,所以窗户能打开,而列车到站后,商贩们就会隔着窗户吆喝,做旅客的生意。

春运时,归心似箭的打工人拼命从窗户往车里爬,火车站工作人员拿着钢管像赶牲口一样往前赶,甚至是抽打。一票难求的绿皮火车票,承载了太多人的心酸和无奈。挤在摩肩接踵的车厢里,想喘口粗气都难,更别提上厕所了。

安徽宿州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是安徽宿州一个叫符离镇的地方特产,这道烧鸡创始于上世纪初,创始人姓韩,于是也有人把符离镇烧鸡叫做“韩家扒鸡”。

符离集烧鸡甄选优质的鸡种,喂养上好的饲料,有着先进的生产技术,每一只符离集烧鸡都要经过宰、烫、搓、洗、扒、磕、漂、别、晾、炸、卤十多道工序处理,才能被端上桌。

符离集烧鸡选用当年健硕的麻鸡,加入多味中药,使用多年循环使用的老汤制作而成,肥而不腻、熟而不破、味道鲜香,肉烂而连丝,骨酥嚼而碎之,尤其是刚出锅时,趁热将鸡腿提起来,轻轻一抖鸡肉便自然脱落。复杂的处理程序,严格的质量把关,也让符离集烧鸡赢得了一批忠实顾客。

符离集烧鸡而今怎么了?

似乎在一夜之间默默无闻了下来,曾经的辉煌远去,徒留下一地鸡毛。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而今的符离集烧鸡,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光。绿皮火车消失了,站台上熙熙攘攘的小贩不见了,坐车途径符离集,再也听不到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吆喝声了。甚至,列车都不停符离集了,这个五等小站已经作废。

当然,现今的符离集烧鸡,不论是在原材料上还是在制作工艺上,都与上个世纪大相径庭。人心浮躁,一味追求利润,到处是假冒伪劣,烧鸡自然也是不能置身事外。

符离集烧鸡店食材来源不明,这只是个别烧鸡店的现象。有些老板为了加大利润空间,会购进一些来路不明的鸡,如来自卖鸡户的饲料鸡,来自冷库的冻鸡,甚至是病死的鸡。

据网友反应,他亲眼看到某烧鸡店老板将小商贩手里的死鸡购买回去,经过清洗清理,做好烧鸡,摆放在橱台售卖。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符离集烧鸡的知名度,更影响了顾客的健康。另外,买回去的成品,闻起来一点都不新鲜,这也备受质疑。

此外,价格也是制约因素之一,烧鸡比以前贵了很多倍,口感却越来越差,顾客自然是不满意。再者,而今的熟食品琳琅满目,不是五六十、七八十年代时的得天独厚了。那时候,物质匮乏,人们没有钱,即便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自己想要、想吃的东西。所以,能吃一口符离集烧鸡,那是做梦都能笑醒的美事。现今,烧鸡都是机器制作,急于求成,味道自然是不如以前了。

今天的符离,听说宿州正在争取将符离和周边地方调整规划为“符离区”,如果成真,将是符离重振往日县治所在地的雄风,同时也拉开了宿州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城市框架。期待符离重整归来,振兴路上再出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