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为存在主义者后,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置身于宁静 2022-12-03 发布于浙江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存在主义,适逢信仰崩塌的年代。它的出现打破了社会对价值追寻的固有思维,为战后迷茫的年轻人提供了看待自我与人生的新指南。

虽然这一思潮已经淡去很久,但依然很多人将存在主义先哲们视为精神偶像,在他们对个体价值、社会本质、自由选择的讨论中找寻现代生活的答案。他们的经验也为我们摆脱内耗、实现高质量人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四千周》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作者奥利弗·伯克曼也是一个存在主义拥趸。

除了随手可见的海德格尔、波伏娃等人的灵感闪光,接纳有限人生、活出想要活法的感悟也契合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神内核。

在前人的思想指引下,伯克曼总结出一套认清自己的解法,为存在主义哲学填补了广阔的当代语境。

1 回到人本身

存在主义哲学脱胎于现象学。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秉持的“回到事物本身”,对萨特而言,似乎可以理解为“回到人本身”

作为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倡导者,萨特把存在主义定义为一种人道主义——“一种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这种学说还肯定任何真理和任何行动既包含客观环境,又包含人的主观性在内。”(《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他关注人作为个体如何真正融入现实世界,试图解决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环境和个体的关系问题。

虽然当代背景已无法同萨特的年代作比较,但在庞大的社会机器面前个体依然渺小,也依然面临着种种束缚与阻碍,无法得到内心的满足和愉悦。这也是《四千周》的作者奥利弗·伯克曼思考的起点。

曾经也是一位“生产力极客”的他,像无数打工人一样渴望提升效率、优化时间管理方法,但毫无成效。

值得肯定的是,他没有将这种失败和“能力不足”、“方法不对”等自我怀疑联系在一起,没有陷入精神内耗的泥潭,而是从传送带上跳脱出来,进行结构性问题的思考。

2 向死而生的当下

《四千周》书名的意义,也是伯克曼最直观的论点,是指假使一个人能活到80岁,也不过4000周出头。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是逝者,每时每刻都在接近死亡。

伯克曼一路从农耕时代回溯到中世纪,反思现代社会对“时间”作为资源的物化。现代社会的规范让人们必须遵循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但这样的想法无疑会导致与时间各种方式的搏斗。

他引用德国哲学家尼采1887年发表的随笔中的抱怨:“一个人手里拿着手表思考,就像一个人一边吃午餐,一边阅读股市的最新消息。

他认为现代人是将“时间”和“生命”分开的,因为把时间当成了可用的“资源”,就有了人们对优化时间管理的执着和对高效的苛求。

这可以看做是对海德格尔哲学理论的推演。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我们的存在是与自身有限的时间完全而彻底地捆绑在一起的。

在我们还没有处理任何事之前,有限的时间就已经定义了我们,并且时刻都能体会这种有限性的束缚。面对这一观点,唯一的问题就变成了我们是否愿意去面对它。这对海德格尔而言,也是人类存在的核心挑战。

伯克曼化用了海德格尔著名的“向死而生”的哲学,认为在“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存在,借以强调了“当下”的重要性。

伯克曼认为应接不暇的生活以及其必要的高效与便利性,正在破坏生活的意义。人们把时间当作资源的用法使人每时每刻都处在外界和自身的多重压力之下,自我价值与时间使用方法的绑定使人丧失了生活的主导。

他破除了传统时间管理不断优化效率的逻辑,认为“时间管理是无效的”,最迫切的做法反而是接受生命的有限、放弃对掌控时间的执念,不再执着于做出完美的时间规划,在与时间的较量中认清自己的能力。

同时,也要认识到徒劳的完成所有事,其实是另一种逃避的方式。生活并不会因为塞进更多事而变得更有意义。

如何回归真实且有限的人生,体验短暂且充实的当下,是当下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3 人就是自由

存在主义哲学最重要的主张无疑是“存在先于本质”,其意义是指人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

萨特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行动哲学——“如果存在确是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他极大地肯定了人的主观性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每个人自由地采取行动去创造自己的本质。“我的自由是各种价值的唯一基础,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我应该接受这种或那种价值。”(《存在与虚无》)

伯克曼的《四千周》同样强调了“选择”的重要,在这点上更像是从现代视角对存在主义的延伸。

他认为人生是由当下数百个小的选择构建的,同时也永远牺牲了其他无数种可能的活法。因此,即使是能想象的最好的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向其他可能性挥手告别的过程。

人需要意识到自身并不具备做尽所有事的能力,如果不能决定优先做什么、放弃做什么,那么做出的选择也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当人处在焦虑和犹豫的状态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断舍离,采取行动、向着选择的结果前进,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在发生的“当下”。

他通过“选择有选择的生活”抚慰传送带上苦闷的现代人,还赋予了“分心”、“拖延”等积极意义,认为这些本身消极的词汇可以为生活制造出类似“及时行乐”的积极效果。

带着存在主义式对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肯定,伯克曼提供了接纳人生有限的方法论,指导人们如何做重要的事、如何拖延次要的事,在接纳自己中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纽约时报》评价“四千周》以一种幽默感和不偏不倚的视角,解决了重大甚至是存在主义的问题”;《卫报》也评价它在“自助手册和哲学冒险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在《四千周》中,伯克曼借用他的亲身经历,延续了萨特、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主义哲学。他为读者提供的选择有选择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等参考方法,也让存在主义焕发了当代的生命力,使其继续成为无数人的精神指引。

聊几句

你在《四千周》中还发现了哪些存在主义观点?

评论区聊聊吧~

撰文/编辑 =泰若克塔

图片 =网络

商务合作 wd@unreadsky.com

重新发现存在主义☟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存在主义,适逢信仰崩塌的年代。它的出现打破了社会对价值追寻的固有思维,为战后迷茫的年轻人提供了看待自我与人生的新指南。

虽然这一思潮已经淡去很久,但依然很多人将存在主义先哲们视为精神偶像,在他们对个体价值、社会本质、自由选择的讨论中找寻现代生活的答案。他们的经验也为我们摆脱内耗、实现高质量人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四千周》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作者奥利弗·伯克曼也是一个存在主义拥趸。

除了随手可见的海德格尔、波伏娃等人的灵感闪光,接纳有限人生、活出想要活法的感悟也契合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神内核。

在前人的思想指引下,伯克曼总结出一套认清自己的解法,为存在主义哲学填补了广阔的当代语境。

1 回到人本身

存在主义哲学脱胎于现象学。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秉持的“回到事物本身”,对萨特而言,似乎可以理解为“回到人本身”

作为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倡导者,萨特把存在主义定义为一种人道主义——“一种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这种学说还肯定任何真理和任何行动既包含客观环境,又包含人的主观性在内。”(《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他关注人作为个体如何真正融入现实世界,试图解决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环境和个体的关系问题。

虽然当代背景已无法同萨特的年代作比较,但在庞大的社会机器面前个体依然渺小,也依然面临着种种束缚与阻碍,无法得到内心的满足和愉悦。这也是《四千周》的作者奥利弗·伯克曼思考的起点。

曾经也是一位“生产力极客”的他,像无数打工人一样渴望提升效率、优化时间管理方法,但毫无成效。

值得肯定的是,他没有将这种失败和“能力不足”、“方法不对”等自我怀疑联系在一起,没有陷入精神内耗的泥潭,而是从传送带上跳脱出来,进行结构性问题的思考。

2 向死而生的当下

《四千周》书名的意义,也是伯克曼最直观的论点,是指假使一个人能活到80岁,也不过4000周出头。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是逝者,每时每刻都在接近死亡。

伯克曼一路从农耕时代回溯到中世纪,反思现代社会对“时间”作为资源的物化。现代社会的规范让人们必须遵循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但这样的想法无疑会导致与时间各种方式的搏斗。

他引用德国哲学家尼采1887年发表的随笔中的抱怨:“一个人手里拿着手表思考,就像一个人一边吃午餐,一边阅读股市的最新消息。

他认为现代人是将“时间”和“生命”分开的,因为把时间当成了可用的“资源”,就有了人们对优化时间管理的执着和对高效的苛求。

这可以看做是对海德格尔哲学理论的推演。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我们的存在是与自身有限的时间完全而彻底地捆绑在一起的。

在我们还没有处理任何事之前,有限的时间就已经定义了我们,并且时刻都能体会这种有限性的束缚。面对这一观点,唯一的问题就变成了我们是否愿意去面对它。这对海德格尔而言,也是人类存在的核心挑战。

伯克曼化用了海德格尔著名的“向死而生”的哲学,认为在“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存在,借以强调了“当下”的重要性。

伯克曼认为应接不暇的生活以及其必要的高效与便利性,正在破坏生活的意义。人们把时间当作资源的用法使人每时每刻都处在外界和自身的多重压力之下,自我价值与时间使用方法的绑定使人丧失了生活的主导。

他破除了传统时间管理不断优化效率的逻辑,认为“时间管理是无效的”,最迫切的做法反而是接受生命的有限、放弃对掌控时间的执念,不再执着于做出完美的时间规划,在与时间的较量中认清自己的能力。

同时,也要认识到徒劳的完成所有事,其实是另一种逃避的方式。生活并不会因为塞进更多事而变得更有意义。

如何回归真实且有限的人生,体验短暂且充实的当下,是当下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3 人就是自由

存在主义哲学最重要的主张无疑是“存在先于本质”,其意义是指人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

萨特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行动哲学——“如果存在确是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他极大地肯定了人的主观性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每个人自由地采取行动去创造自己的本质。“我的自由是各种价值的唯一基础,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我应该接受这种或那种价值。”(《存在与虚无》)

伯克曼的《四千周》同样强调了“选择”的重要,在这点上更像是从现代视角对存在主义的延伸。

他认为人生是由当下数百个小的选择构建的,同时也永远牺牲了其他无数种可能的活法。因此,即使是能想象的最好的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向其他可能性挥手告别的过程。

人需要意识到自身并不具备做尽所有事的能力,如果不能决定优先做什么、放弃做什么,那么做出的选择也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当人处在焦虑和犹豫的状态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断舍离,采取行动、向着选择的结果前进,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在发生的“当下”。

他通过“选择有选择的生活”抚慰传送带上苦闷的现代人,还赋予了“分心”、“拖延”等积极意义,认为这些本身消极的词汇可以为生活制造出类似“及时行乐”的积极效果。

带着存在主义式对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肯定,伯克曼提供了接纳人生有限的方法论,指导人们如何做重要的事、如何拖延次要的事,在接纳自己中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纽约时报》评价“四千周》以一种幽默感和不偏不倚的视角,解决了重大甚至是存在主义的问题”;《卫报》也评价它在“自助手册和哲学冒险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在《四千周》中,伯克曼借用他的亲身经历,延续了萨特、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主义哲学。他为读者提供的选择有选择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等参考方法,也让存在主义焕发了当代的生命力,使其继续成为无数人的精神指引。

聊几句

你在《四千周》中还发现了哪些存在主义观点?

评论区聊聊吧~

撰文/编辑 =泰若克塔

图片 =网络

商务合作 wd@unreadsky.com

重新发现存在主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