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高八斗的曹植暗恋嫂子写出千古名篇,顾恺之痴心作画,赵孟頫倾情书写,皆成神品

 易飞扬 2022-12-04 发布于河南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局部)

曹植与甄氏的洛水情缘

甄氏(公元182-221年),名字不详(一说为宓),后称甄姬,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汉太保甄邯之后,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魏明帝曹叡的生母。

生于汉光和五年(182年)十二月,三岁失父。相者刘良为其看相后,说:"此女乃贵不可言!"九岁便喜诗书,博闻强记。但当时的习俗,女孩子并没有平等的学习条件,她只能常常趁哥哥不在时,用他们的笔砚写字。哥哥取笑她说:"汝当习女工,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邪?"她回答说:"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

后来天下大乱,兵连祸结,百姓饥馑,人们纷纷卖掉金银珠宝,当时甄家大有储谷,便趁机用粮食买来许多珠宝。甄氏时年十馀岁,对母亲说:"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不如以谷物赈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于是就按着她的意见,将家里的余粮分发给了乡邻。

甄氏的才学识见颇为不凡,再加美貌异于常人,理所当然地成了王孙公子的追慕对象。当时冀州一带最有实力的诸侯袁绍,便为其中子袁熙聘娶了甄氏为妻。建安三年,袁熙为幽州刺史,而甄氏则留在邺城奉养婆婆刘氏。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曹丕率先进入袁府,见有妇人披发垢面,躲在袁绍夫人刘氏的身后哭泣,曹丕上前询问,刘氏说是袁熙的妻子。曹丕挽起她的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刘氏看此情景,对甄氏说:"无忧死矣!"曹丕竟纳之为夫人,而甚见宠爱。第三年,生了曹叡。

曹丕称帝后,甄氏被册封为皇后。

都说娥眉善妒,而甄氏不但全无嫉妒之心,还常常劝曹丕多纳美女,说:"昔黄帝子孙蕃育,盖由妾媵众多,乃获斯祚耳。所愿广求淑媛,以丰继嗣。"曹丕心里美滋滋的,其言甚善,简直就是男人的福音啊!有这样心态的女人做老婆,夫复何求。

甄后对待婆婆也十分有孝心,卞夫人称之为:"此真孝妇也!"

但就是这样品德出众,贤明有礼的人,久处深宫,也有渐渐失宠的时候。没有了制约,哪个男人不想阅尽天下美色。曹丕称帝之后,广纳后宫,禅位的汉献帝刘协为了讨好他,又把两个女儿送入宫中。另有郭贵嫔和李贵人、阴贵人同时得宠,甄后日渐失意,又受人谗毁,不久被赐死,呜呼哀哉!

甄氏临终作诗《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贤豪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甄氏死后第二年,《洛神赋》横空出世。

作者"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宋玉在《高唐赋》中记:楚"先王"游高唐,梦巫山神女,愿荐枕席,王因幸之,朝云暮雨,何其快哉。

正所谓"春梦了无痕",曹植梦中与宓妃遇于洛水,惊鸿一瞥,恍若出世。

据说当初为了得到甄氏,曹丕与曹植兄弟有过激烈的争执,这也为曹丕篡汉称帝后,处处打压曹植埋下了伏笔。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曹丕同母弟。生前曾为陈王,谥号"思",故又称陈思王。

曹植可谓建安文学第一人物,自幼聪慧,年十岁馀,能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后来南朝宋时的谢灵运,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却独对曹植由衷崇拜,曾在饮酒时自叹:"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这就是成语"才高八斗"的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曾令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甄氏死后的某一天,曹丕不怀好意地把她用过的一个玉缕金带枕出示给曹植看,勾起他无限的感伤。

曹丕还留曹植宴饮,故意把玉缕金带枕送给了他。曹植怅然而返。

不觉又来到了洛水之上,甄氏的灵魂过来与曹植相会,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于五官中郞将(曹丕),今与君王。"并派人献宝珠给曹植,曹植也将玉佩回赠给她。

回到被贬的封地鄄城,深感君臣难处,颇有怀才不遇之感。政治上难以施展,佳人亦难再得。

回忆此次洛水相会,悲欣交集,因作《感甄赋》。

后来,侄子曹叡继承皇位,看到此赋,为避母亲甄氏之讳,改名为《洛神赋》。

才高八斗的曹植政治上无所建树,郁郁而终,却因在诗词歌赋等文学上的成就而名耀千古。甄氏在文学上的成绩几被淹没,却因《洛神赋》让人记住了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绝世之美。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局部)

顾恺之痴心于《洛神赋》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杜甫曾有诗句: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洲),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父亲顾悦之,历任扬州别驾,尚书左丞。

顾恺之曾为大司马桓温参军,甚见亲昵。桓温死后,又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参军,也深受眷顾。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长于诗赋,善于丹青,妙于图写。性格诙谐幽默,人多愿与其交游。世人称之"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曾经喜欢一邻家女,数挑之而不从。于是就把她的样貌画在墙壁上,以棘针钉其心,邻女因此患心痛病。顾恺之因致其情,声称他有解法,需如此如此。邻女顺从了他,他就暗地里把棘针去掉,女子病也就好了。

顾恺之每次吃甘蔗,总是从末梢开始,一点一点吃到根部。别人都以为他很怪,他却说这叫"渐入佳境"。

有一次,桓玄持一柳叶对他说:"这是蝉用以藏身的叶子,人若拿去遮蔽自己,也不会被人看到。"顾恺之大喜,拿起柳叶遮住自己,桓玄就装作看不到他,他就信以为真,对之非常珍爱。

顾恺之画作甚多,但因年代久远,并无其真迹留存下来。后世流传的皆为摹本,主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斫琴图》等,另有画论著作《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论画》,其理论对中国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其中流传最广,名气最大的作品,无疑是《洛神赋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读曹植名篇《洛神赋》有感而作,情感丰沛,笔法凝练,意韵生动,画面连续,故事完整。采用卷轴接纸的形式,得以让画面不断延伸,给观者强烈的震撼。该作品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

原作已佚,现在传世的作品据研究,多为宋人摹本。

其中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引首有清高宗弘历行书"妙入毫巔",卷后有元赵孟頫行书《洛神赋》、李衎、虞集、明沈度、吴宽诗跋,又有乾隆诗题。钤"明昌"、"御府寶繪"、"群玉中秘"、"明昌御鑒"及清内府乾隆、嘉庆、宣统诸藏印。

弘历行书"妙入毫巔"

乾隆御笔

李衎题跋

虞集题跋

吴宽题跋


赵孟頫一生数写《洛神赋》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元代画家、书法家,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十四岁时以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法,调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居家自力于学。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赵孟頫。遂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死后赠魏国公,谥号"文敏"。

赵孟頫一生,写过多个版本的《洛神赋》:1297年44岁时,为学生张渊书《洛神赋》;1299年46岁见到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写的《洛神赋》;1300年47岁的他为盛逸民书写《洛神赋》。

再就是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八月五日,妻子去逝后所写的《洛神赋》。时年赵孟頫六十六岁,五十八岁的爱妻管道昇刚于五月十日病逝不久。二人伉俪情深,相濡以沫三十年。

中年时,赵孟頫一度想要纳妾,管道昇不哭不闹,只是给夫君写了一首词《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赵孟頫看后,大为感动,打消了纳妾的想法,夫妻恩爱如初。

爱妻的离去,让赵孟頫极度低落。怀着对妻子的无限思念和悲痛,感受着曹植与洛神的缠绵和无奈,体会着顾恺之的凝重和高古,以人书俱老的状态,写下与前两者同样不朽的作品《洛神赋》。


附:赵孟頫书《洛神赋》并序及释文



洛神赋并序——曹子建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

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

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

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

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

,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延祐六年八月五日,吴兴赵孟頫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