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爱国】​美丽的家园

 西岳文化 2022-12-04 发布于陕西

文/王爱国


      今天的农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农民们依托着那些绿水青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用勤劳勇敢的双手在努力的营造着乡村的美丽经济,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一个“高颜值”的美丽的新农村,让自己农村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和舒适。如果你现在再往乡村去走一走,你肯定会被乡村美丽的风光所深深的吸引。清洁的村落,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不高而连绵的群山蜿蜒起伏,青青翠翠,原野广阔而葱葱绿绿,一栋栋小洋楼或白墙黛瓦的建筑风格,彰显着既现代又古朴的村落家居的典雅,总会让人有一种愉悦陶醉的感觉,这大概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呆久的缘故吧。在城市除了街道两边的树、绿化的景观和特意开辟出来的公园,日常生活中已经很难见到成片的自然风光了。但乡村就不同了,青翠翠的山,绿滢滢的水,芬芳美丽的野花,缭绕的薄雾,清澈的溪流,新颖的小洋楼,精致的庭院,早晨升腾的朝霞,晚上银闪闪的月光,仍然保留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不仅如此,在他们不断的建设下,也添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风景,显得美丽祥和,幸福安宁。
     就拿我的老家“林善岙村”来说吧,在我小的时候,村民们住的是破旧不堪的瓦房,还有屡见不鲜的茅草屋,走的是泥泞不平的小墙弄,还有四处坑坑洼洼的村道。而今天我的家乡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家乡的变化让我惊叹不已。现在的老家“林善岙“已经成为全县闻名的美丽乡村,那山谷,微风,树林,炊烟,旷野,溪流,稻草,鸭群,白鹭,野果,月光, 蛙鸣,星星,知了等等,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融为一体。尤其是一栋栋别墅式的小洋房,建造精致,格局大气,样式美观,在庭院前后的围栏上,爬满了枯藤漫叶,门前不大的小园子里种植着各色各样绿色的植物盆景,那些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粉色的,也有白色的大大小小的花朵,虽然比不上牡丹的高贵、玫瑰的华丽,但看上去满目嫩绿的叶,鲜艳的花,青翠的竿,一片片,一枝枝,投下绿绿的浓阴,让小小的家园四季芬芳,此情此景,美至心间,使人有一种舒适,宜人,爽意的感受,与过去相比仿佛是两个世界。

      这不仅仅是我的老家有如此的巨变,而在整个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往西,刚刚能够吃饱肚子才几十年的农民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许多村落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以粮为钢”的生活。他们在坚持“一粒米”仍然是民生之本的基础上,更用心于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扮靓生活的空间,使自己的庭院四季如春,芬芳优美。他们充分利用大自然所馈赠的优美环境,创造着独特的生活模式,千方百计地把自家居住的房屋,设计得十分美观大方,屋内装修得既简洁又舒适,尤其是对美化自己房前屋后的小园很有创意,巧妙地利用植物势不可挡的力量,把农舍花园装扮得很有特色的繁茂植物小园,布局简单而有规则,一条小园中心小路直通大门,路的两边摆满了各色花盆。大量的植物掩盖着小园空间,还有树篱的重复运用,创造出多样化和复杂性,满目的各种花卉恣意舒展,植物在小径上如瀑布般的呈现着,相互交织。这增加了农舍的魅力。

     在城市人的思维中,农村自古以来都离不开"愚昧”与"贫困"的字典,如果现在还是用这种老眼光去看今天的农村,反倒成了城市人思维上的"愚昧”与认识上的"贫困"了,如今的农村人,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习惯,积极地享受着城市人享受不到的休闲生活,在院里种点花,养些小动物,在院外有几分田地种点菜,自在地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逗逗家养的猫猫狗狗,享受惬意的生活。想吃新鲜的蔬菜就扛着锄头去地头割上几棵,想吃鱼或龙虾就搬着小凳子,带上钓鱼的工具,依靠在池塘边的柳树下,一坐就好几个小时,等着自愿上钩的鱼儿与龙虾,享受着毫无公害的山珍海味。如有亲朋好友来拜访时,随意从田里摘些蔬菜,为他们做一顿正宗的农家菜,饭后喝点茶谈天说地,生活不紧不慢,不需要考虑生活中那些繁琐的事情,也不用追赶城市里的快节奏。
     农村的田园风光,处处充满着憧憬,自古以来,农村的山山水水和那种近听山风远听浪的场景,都成为文人墨客创作最美诗句的处女之地,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是古诗中描述田园风光的佳句。如今当你走进乡村时,处处能看到这样的风景。老人们在房前绿荫下聊天下棋,孩子们在村庄公园里嬉戏玩耍,还有成群前来休闲观光的城市游客,展现出一幅怡人自乐的生态美景。那种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吃上纯天然的食物,晚上抬头遥望着满天星星,远离城市的紧张与喧嚣,似乎已经成为现代农村和现代的农民生活的模样。

作者简介:王爱国,浙江,宁波,象山人,现已退休,喜欢写些小作品,充实退休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