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是宫寒惹的祸?痛经类型这么多,对症治疗是关键(附用药方案 辩证要点)

 mxb08 2022-12-04 发布于黑龙江

在生理期,女性或多或少都有过不舒服的经历,而“宫寒”就是痛经问题的万能“背锅侠”!实际上,“宫寒”不能顾名思义,并非单指子宫寒冷,而是指女性整个生殖系统(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功能相关的一切寒证,“宫寒”更不是痛经的主要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痛经那么难受,应该怎么处理?

-   痛经治疗,先辩虚实   -

实证——“不通则痛”

由于寒、湿、热等内外邪阻碍气血运行,造成瘀滞,也就是“不通则痛”。其中,因寒致瘀最为普遍。经常或经期贪食生冷、坐卧湿地、冒雨涉水、久处阴冷环境,都有可能导致“宫寒”。这类患者,宜驱寒祛瘀止痛。

虚证——“不荣则痛”

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导致机体失于濡养就会“不荣则痛”。这类患者平时应注意调补,宜补气养血或补益肝肾。

-   痛经用药,要辩证型   -

气滞血瘀证

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胀甚于痛,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用药方案

· 调经丸+益母草膏+痛经贴

调经丸为理血剂,能温经散寒、调经止痛,主治气血凝滞;益母草膏可于经前服用,能够活血化瘀。两药合用,达到行经止痛之效。

· 元胡止痛片+复方益母草胶囊

元胡止痛片为理气剂,具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复方益母草胶囊则具有调经活血、祛瘀生新之功,主治瘀血所致月经过多、过少及经期延长、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引起的恶露不绝,两者搭配能有助于理气散瘀止痛。

寒凝血瘀证

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或绞痛、拒按、得热痛减,经行不畅、色紫黯有块,或周期延后、月经量少;手足不温,畏寒身痛,面色青白;舌质紫黯、有瘀点瘀斑,苔白,脉沉紧。

用药方案

· 妇舒丸+止痛膏

妇舒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治疗气血凝滞,子宫寒冷,月经减少、后错等情况;外用止痛膏祛寒活血,能辅助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痛经症状。

· 少腹逐瘀丸+布洛芬缓释胶囊

少腹逐瘀丸为理血剂,具有温经活血,散寒止痛之功;搭配布洛芬缓释胶囊,可加强止痛效果,加速缓解痛症。

气血亏虚证

临床表现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面色晄白或淡黄无华,神疲乏力,头晕,小腹及阴部空坠,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用药方案

· 当归调经颗粒+益气养血口服液

当归调经颗粒补血助气,调经,改善气血虚弱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搭配益气养血口服液可加强补气养血效果,维持气血平衡,改善痛经情况。

· 妇女养血丸+田七痛经胶囊+暖宝宝/热水袋外敷

妇女养血丸有助于补气、养血、调经,用于气虚血亏、受寒引起的经期不准、行经腹痛等症状;田七痛经胶囊通调气血,对宫寒性月经不调及痛经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搭配暖宝宝/热水袋外敷,能有效缓解患者痛经,经期手脚寒冷等情况。

湿热瘀阻证

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经色黯红、质稠有血块,或夹有较多黏液,黄稠臭秽,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味,小便黄赤,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药方案

· 当归芍药颗粒+妇炎康复胶囊

当归芍药颗粒能养血疏肝,健脾利湿,活血调经;妇炎康复胶囊则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两药搭配,对瘀热互结所致的痛经有良好疗效。

· 妇炎净片+盆炎清栓

妇炎净片清热利湿、调经止带,可有效治疗湿热瘀阻所致痛经、月经不调及带下病;非经期搭配外用盆炎清栓,有助于清热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肝肾亏损证

临床表现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经色淡黯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用药方案

· 安坤赞育丸+复方乌鸡口服液

安坤赞育丸可益气养血,调补肝肾,有增强体质、促进造血之功;复方乌鸡口服液则补气血、益肝肾,可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月经不调,两药合用有助于滋肾养肝,缓急止痛。

· 妇科再造丸+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

妇科再造丸能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搭配的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能调节女性内分泌,促进雌激素分泌,辅助改善女性月经不调的症状。两药合用,可加强补益调经止痛的效果。

-   三种痛经,必须警惕   -

除了上述的痛经证型,以下三种痛经情况可能暗示着某些疾病,需要提醒顾客尽快到医院就诊,明确病症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月经量增多,痛经越来越厉害,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可能是患了上子宫内膜异位症。

2、经期发烧、下腹坠痛严重,可能是患了盆腔炎。

3、经血颜色为淡茶褐色,或气味发生变化,同时有体温升高和下腹痛,则有可能患上子宫内膜炎。

参考文献
[1]谢燕芳.痛经都是“宫寒”闹的?没这么简单[J].青春期健康. 2021,19(16):38-39
[2]朱丹丹,张丽梅.痛经中医治疗进展[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2,35(01):76-78
[3]梁潇,段彦苍,宋亚静,杜惠兰.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27(02):73-78

(本文内容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