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古代炮制方法】刘宋时有煮制(《雷公》)。宋代有微炙(《证类》)等炮制方法。明代有微炒(《通玄》)。清代增加了药汁制、焙干(《得配》)等制法。 【现代炮制方法】辛夷: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的枝梗及灰屑。 【饮片性状】辛夷呈长卵形。似毛笔头,有的基部具短梗。花蕾长15~30毫米,直径10~15毫米。苞片外面密被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茸毛,体轻,质脆。有特异香气,味辛而稍苦。 【质量标准】辛夷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毫升/克),含木兰脂素不得少于0.4%。 【炮制目的】辛夷味辛,性温。归肺经、胃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能。多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使药物洁净,用药剂量准确。 【应用选择】 1、鼻渊偏于寒者,本品常与细辛、白芷、防风、藁本等配伍应用;偏于热者,常与薄荷、黄芩、苍耳子等同用。 2、颌窦炎常与菊花、茜草等同用,可治疗颌窦炎; 3、鼻炎常与木香、酒知母、酒黄柏等同用,治急性鼻炎及副鼻窦炎。与苍耳子、荆芥、黄芩等配伍,可治慢性鼻炎和鼻窦炎。 4、头痛常与细辛同用,治鼻炎、鼻窦炎及鼻息肉等引起的头痛;或感冒风寒所致的头痛、头胀、鼻塞不通、鼻流浊涕等。 【现代研究】辛夷主含挥发油、生物碱、木脂素类化合物及维生素A样物质等。 有研究鉴定出9种辛夷挥发油中260种化合物,其中β-蒎烯、柠檬烯、β-蒎烯、1,8-桉叶素、芳樟醇、β-松油醇等9种化学成分为其共有成分。有研究从望春玉兰花蕾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到3种化合物,为木兰醇、E-对羟基桂皮酸二酯和望春花黄酮醇苷Ⅰ。还分离到木脂素类化合物成分,有辛夷脂素、demethoxy aschantin、松脂素二甲醚、木兰脂素、里立脂素B二甲醚,皆属于双环氧木脂素。 目前辛夷主要用来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和其他的鼻炎症状,而这个药理作用仅是辛夷作用的一个方面,辛夷具有抗组胺、抗炎、局部收敛、中枢抑制、抗病原微生物以及降血压等广泛作用。 以辛夷中所含挥发油含量为指标,对阴处凉干、直接晒干、蒸后晒干和堆放凉干4种加工干燥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用阴干法处理的辛夷药材,挥发油含量高,药材表面及花瓣色泽好,且无霉变现象,认为似可在产地推广应用。亦有人以挥发油含量为指标,对辛夷全花、花心、枝梗、苞片等不同部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辛夷挥发油主要存在于花心部分,而外层苞片及枝梗层虽占全药材重量的较大比例,但挥发油含量甚微。因此,提出应加强辛夷药材的净选,临床使用时应予区别。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药汁制、炒等。 2、文献摘录“辛夷,通窍而上走于脑舍,(治)鼻塞鼻渊之症,无他用,存之以备用可耳。且辛散之物多用,则真气有伤,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新编》)。“宜未开花紫苞蕊,刷去毛,免射人肺,摘去心,不致人烦”(《蒙筌》)。“甘草汤浸炒,或芭蕉水浸,焙干用,,(《得配》)。 【总结】辛夷从刘宋时代有煮制,唐代开始有去心及外毛、炙制和微炒等方法。近年来有炒制、药汁制、生用等炮制方法。各地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生辛夷,《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生辛夷。 辛夷一般需经产地加工后入药,目前其加工方法有阴干法、晒干法、蒸晒法和堆放晾干法。实验证明,用阴干法加工的辛夷,其挥发油含量高,药材外观色泽好。《中国药典》2010年版也规定辛夷为阴干法。但阴干法干燥时间长,若改用烘干法干燥,温度控制在50℃以下,亦可保证质量。 据文献记载,辛夷应去掉外部毛茸,不然,则“射入肺,令人咳”。因此,中医处方中用及辛夷时,多要求布包入煎。实验证明,辛夷毛经煎煮后,质地柔软,对咽喉未产生刺激性反应,且包煎阻碍药效成分的扩散煎出。故净选时除去外部茸毛之工序可完全省略,煎煮时辛夷不必包煎。辛夷中除含挥发油外,还有生物碱、木脂素类酚酸性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将其经不同加工方法处理,这些成分有何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另外,辛夷有抗过敏、抗微生物、降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作用,炮制对这些作用有何影响,亦需进一步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