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是2022年12月4日。疫情居家办公又是一周结束,奉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信条,我知道周末又到了“读万卷书”的时间。比起读书,我好像更爱看纪录片,这个周末就被网友安利的《读书的力量》震撼,便有了这篇小记。回想,此时已距疫情开始3年零不知道多少天,还记得3年前的这些日子和老爷子在家看书,看纪录片,截止到现在看过的很多内容依稀都变得模糊了,只是想起《中国通史》还差好多没有看完。关于“阅读”,不管是纪录片,还是书籍,对于我来说,更认同的是《人世间》作家梁晓声的一句话:读书的目的,不在于会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此时弹幕弹出一句话:书籍是一所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简单介绍一下吧:这部纪录片只有短短的5个24分钟。题材比较宏大,从文字的产生演变到中外哲思碰撞再到对读书力量的深刻诠释,让我第一次主动对读书的“力量”理解地如此透彻并且热血沸腾。实话说,看完第一话我实在觉得想放弃,还好又咬住后槽牙坚持了下来。这一集借用费孝通“敬惜字纸”故事开始,从文字、纸张、印刷三方面阐述了文字和书籍得以普及的漫长过程。人类的文化传承的介质从壁画、石刻、绳结再到文字的发明;承载文字的载体从泥巴、骨头(占卜)、青铜(祭祀、礼)、木牍(学富五车)、锦书、羊皮、树叶再纸张;印刷传播从人工抄写到雕版印刷(科举+佛教徒)到铅活字印刷(欧洲阅读革命)再到印刷机械,书籍逐渐从王公贵族走向平民人家,文字的生命力也愈发旺盛。 片中结尾处是这么说的:如果把人类300年的进化压缩成24小时,那么在最后的3分钟里,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才不期而遇,使得现代意义的书籍脱颖而出,而在这3分钟里,无论是出于时间纵轴的古代文明,还是处于空间横轴上的异域文明,终于由各自流淌的涓涓细流,汇聚为一泻千里的奔腾江河。就是这短短的3分钟,人类的精神世界有了更为丰富的色彩和更为广阔的视野空间,就是这短短的3分钟,世界日新月异,在目接不暇之中“换了人间”。 “登月计划”中科学家提到种族其实是文化概念,而不是生物学概念。北纬30°各文明出现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有释迦摩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中国有孔子、老子等先秦诸子登、除此之外就是规定了几大文明走向的伟大书籍横空出世,框定精神和实践的问题,奠定了文化形态。这些文明成果刚柔并济,共同描写我们的精神世界,此时联想到天道中丁元英的“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更好的印证我们的精神底色。苏格拉底:《对话录》美德即知识;“精神助产术”;我自知其无知;法治。亚里士多德:《工具论》:逻辑学先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一话主要讲述了柔软轻薄的书页是如何厚重撬动历史之轮,使得中西方的文化产生交集、相互融合并且滚滚向前,摧枯拉朽。 南开大学教授在90岁高龄花费11个月翻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启这一篇章,这本书第一本系统提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这种思想支配了各国的经济思想。这就奠定了英国的财富之路,最终使得英国因工业革命最终成为“日不落”的世界霸主。“如果我比别人看的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这句话第一次让我感觉对于书籍的炽热,提到牛顿,我也就知道万有引力,此刻我明白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他的最深远影响的建树则是《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奠定了几乎整个现代文明的工业化的基础。他把自然哲学和数学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世界观(这又引发了我对世界观额外的思考),除了工业革命,还引发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一本描述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游记》让西方人看到了懂法的文明,很多人把这本书称之为“战争的源头”,但我认为它是召唤探险者奔向东方的旗帜。这本书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指引哥伦布到“印度”,发现新大陆,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自此之后西方越来越多接触东方文明。 第一个安葬在中国土地上的传教士利玛窦,他将圣母像、世界地图、星盘和三棱镜带入中国,最重要的是他带来了关于世界的概念,第一次介绍了地球和五大洲四大洋的概念,这就打开了我们的眼界,并把西学地理学翻译介绍到中国,和徐光启发明了“几何”这个词,并翻译了《四书》引发了中国热。《利玛窦中国札记》让欧洲人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经典著作,开启了欧洲汉学,这也使得东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度交流。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被列强瓜分,在中国人民漫长的救国图存的道路中,引进西方的制度和技术,并且派留学生去学习先进的知识。严复由于从武救国无门到翻译《天演论》一举成名,他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唤醒国人的救国意识,人类社会也是一种“物”,以此激励中国人发愤图强,救亡图存。此时《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马克思主义代表著作也像潮水一样涌入中国,这就在我们找不到路的时候,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大量的现在思想和文化,就是以书籍的形式广泛传播,催生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沧桑巨变。终于,在这一话中,我似乎更是从宏观伟业看到书籍对我们家族亦或是个人的影响。借着开篇的一个保安甘相伟《站着上北大》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知识改变命运。翁家”叔侄状元,父子帝师“成就了读书改变家族命运继而影响国家命运的人生传奇,片中在他们家的对联中找到了答案:“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在71岁成为岁贡生。他在私塾的30年翻了无数遍的万卷楼藏书,并在柳泉道边收集素材,最终成就《聊斋志异》,这或许是上天对他的另一种成就。“一个诺奖,两位外交家,三个科学家,四个国学大师,五位全国政协主席,十八位两院院士”描绘了钱世的子孙鼎盛。《钱氏家训》用532字蕴含一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灿若星河的秘密,这对钱世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这让钱家在近代出现了“井喷的现象”,叔侄钱穆--一代国学大师;钱伟长--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玄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学森、钱三强--科学界“三钱”另两位;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其中家训中的“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这便让我想到了老爷子常挂在嘴边的“家有黄金千万两,不如养儿上学堂”。从“天一阁”到各地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称谓的变化,其中一个采访者说到:学历教育的时候在学校,走出学历教育的时候在图书馆,这让承载力量的书不再束之高阁。湖北乡村图书室从自己推着自行车讨书到国家的扶持也让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力量”。这农村书屋也让我第一次深刻认识到读书和柴米油盐一样,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其中对于“力量”,片中两处给了解释,第5话提出:“文化的跟进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一个提升文化的首要依托就是读书的力量”。之前还有一句类似的话:“当知识爆炸的时候,我们将阅读的火种传递给每一个人,那么文化的交融燎原便蓄势待发了,当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对于读书的渴望就会越来越强,文化的跟进和国家的发展也便藏在这些密码之中--这便是读书的力量”。我便思考,对于个人的当务之急难道不也就是如此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