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是上了岁数,越爱坐到一起回忆几十年前的过去,回到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尽管回忆了无数次,每次都是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老物件越来越少,越来越值钱,不是因为它精致的做工;不是因为它罕见的用料;不是因为它年代久远。而是因为它记载着那个年代人们的酸甜苦辣;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变迁;记载着一代人的日常。 纯手工雕刻的镜子框,被古董爱好者高价收藏。 附近村庄在村外修路时,发现了瓦罐坟,考古人员正在小心翼翼的挖掘。瓦罐坟究竟发生在哪个年代,无法考究,有圆形的,也有椭圆的,高和直径在两米左右,用青砖或石头砌垒而成,考古人员表示该瓦罐坟已被他人偷盗过,里面只剩几块碎瓷片。 瓦罐坟的年代,人满60周岁就得住进晚辈提前在村外挖好的瓦罐坟中,儿女每天会给老人送一次饭,每送一次就得在瓦罐坟门垒一块砖,门垒严实,晚辈就不用再去送饭,以后老人要么饿死、冻死,要么病死,甚是可怜凄惨无比。当然有非常孝顺的晚辈,趁给老人送饭时,在门外陪老人唠唠嗑。 瓦罐坟,见证了那个年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医疗水平极其落后,长辈为了能繁衍后代、绵延子嗣,减轻晚辈负担,不得不住进瓦罐坟。 剃头匠用的椅子、盆架,简单耐用且可折叠,匠人们都有一颗无价的匠心,都有着职业操守和做人底线,他们经得起金钱、物质利益的诱惑,现如今,剃头匠这一老行当只能在农村大集上遇到,几十年不变的收费,越来越周全的服务,慈祥的笑容、娴熟的刀法,言谈举止间无不透露着匠人的憨厚实在和善良。 随着压水井、自来水的普及,公共深水井早已退出了我们的视线,一根扁担、两个水桶,无论春夏秋冬,每家每户都要担水喝,那个年代没有太阳能、没有热水袋、没有足够的洗漱用品、没有通讯设备,出门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吃喝靠手,也正是那个年代,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快速发展,所以说生在华夏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牢记昨天的来处,不忘明天的去处,哪怕是一无所有,也要永葆一颗赤子心、爱国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