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景芳先生是吉林大学教授、著名史学家、易学家,我们通过读他和吕绍纲合著的《周易全解》来学习易经文义。 《系辞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易经中蕴含的基本道理,对后面读懂64卦原文很有帮助。 本文是对《周易全解》中系辞传上篇的解释进行了提炼、归纳。 佳句摘录:
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1. 《归藏》中,坤卦在64卦首位,反映了殷人重母统的思想。《周易》则颠倒过来,变成首乾次坤,这是思维模式的历史进步。 2. 夫尊妻卑、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的思想,贯穿《周易》64卦的始终。 3. 卦从初爻到上爻,是由贱到贵的位次排列。 4.九为阳动,为刚,是因为能变成八;六为阴动,为柔,是因为能变成七。 5.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同类相聚、异类划分。 6.吉是事业上的成功;凶是事业上的失败。 7.顺应天地万物同聚、异分的规律,得到吉;违背则导致凶。 8.易卦的变化即为刚柔的变化:柔进而变刚,刚退而化柔。 9.乾坤相摩相荡,生成64卦,就像天地交感生成万物。 10.《周易》中用四季的变化,代表天地万物的变化。 11.乾健而动,主管始物;坤顺而静,主管成物。 12.乾坤的特性是易简,创生万物时没有目的、不劳费力,自然无为。 13.易则容易理解和亲近,简则容易服从和共事。人效法乾坤的易简,从而成就德操和事业。 第二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1. 作易的人先画出卦画,然后观象,最后系辞以明吉凶。 2. 刚柔即阴阳。阴阳是气,刚柔是质,所以卦辞、爻辞中称爻为刚柔而不称阴阳。 3. 卦爻只有吉凶、悔吝、刚柔、变化四种象,分别讲人事和卦画。 4. 吉凶得失全是主观努力的结果。悔则渐吉,吝则渐凶。 5. 变化就是进退这个过程,刚柔未定。 6. “三极”即天地人三才,初、二爻为地,三、四爻为人,五、六爻为天。 7. 学易应该理解每卦包含的时代特点,并反复思索爻辞中的发展变化。 8. 平素无事可以观象玩辞以学会卦爻之义;有事占卜就要通过变爻指示的卦辞或爻辞,玩索体味出行事的答案。 第三章: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1. 吉凶是大得大失;悔吝是小过错。 2. 知错而知改叫做悔,纠正过错后可以达到无咎。知过而不改叫做吝,吝会发展成凶。 3. “又谁咎”,是说咎由自取,别人无须替他负责。“不可咎”,是说过错是由于才智不足造成的,不必过咎。 4. 悔吝还未形成时,就应该察于细微,忧虑预防。 5. 好的、以阳为主、反映君子之道的卦,就是大;不好的、以阴为主、反映小人之道的卦,就是小。 6. 明白浅显的辞教人趋吉;艰深难懂的辞教人避凶。 第四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1. 人有生死,事有始终。推出生,则知道死;推出始,则知道终。 2. 《易》中的鬼神,是天地间万事万物存亡的过程。 3. 天地自然和社会的规律都蕴含在《易》中。 4.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神是阴阳不测,方位不定;易是阴阳永远变动,没有固定形体。 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1. 阴阳交迭不停运动的规律,叫做道。 第六章:夫《易》广矣大矣1. 乾静专动直,无所不包;坤静翕动辟,无比宽阔。 2. 儒家的中庸,是无过无不及,做事依时而行,恰到好处。 第七章: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1. 知越高越好,效法天;礼越卑越好,效法地。 第八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1. 卦象是模拟各类事物的形容,取最适宜的象。 2. 爻象是观察事物的运动变化,选最恰当的一个意义,再加上文字说明,以判断吉凶、指导行为。 3. 学《易》者应该谨言慎行,掌握时变。 第九章:天数五,地数五1.一三五七九,称作天数;二四六八十,称作地数。 2.揲蓍(音蛇狮):分二、挂一、揲四、归奇,三易得一爻,18易得一卦。 即:用49根蓍草,信手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去掉1根;再把每份除以4,将各自余得的草去掉(无余看作4);最后把两份合在一起,得到剩余的草。 这样就完成了一回合,叫一易。将剩余的草再重复上述步骤两回合。最后用剩余的草数除以4,必定得六、七、八、九中的一个。得六或八,画阴爻;得七或九,画阳爻。 第十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1. 《易》有四方面内容:辞、变、象、占。 2. 圣人通过究极深奥细微的事理,来通晓道理、成就事业。 第十一章:子曰,夫《易》何为者也1. 《易》包括天下一切事物发生、发展以及终结的全过程。圣人用易统一天下人的思想,成就事业,解决问题。 2. 揲蓍得出什么卦不一定,而卦的内容一定。 3. 卦反映一个事物、一个时代的总体,是静态的;爻反映事物的各个部分、时代的各个发展阶段,是动态的。 4. 用《易》时要注意变通,乾坤的变通有象、器、法、神四件事。 例如:户关闭,静而密,象乾;户打开,动而达,象坤。不停地打开关闭,就是变;往来无穷的变,就是通。 看到的户就是象;摸到的户就是器。根据象和器有所制作、有所应用,就是法。百姓生活中普遍的使用《易》,就是神。 第十二章: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1. 《易》是象的集合。象的特点是:灵活、具有普遍性,就像数学中的a、b、c、d。作者“立象”使《易》能尽言尽意。 2. 易之道无体,通过乾坤表达出来,乾坤两卦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旦完成,易的生命就告一段落。 3. .一卦从初到上叫做化,上则穷;再从本卦变为另一卦叫做变,变则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