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志永:品牌传播的四个层级,看完你的价值放大100倍

 昵称HSI5NG3c 2022-12-05 发布于广东

从企业的发展历程来讲,最终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知名度。

所以,当企业生存不是问题的时候,你就要考虑品牌和传播的问题。

这里说的品牌传播,不仅仅是与客户沟通,更重要的是要形成更大范围的传播效应,让更多人来讨论你、关注你,这样你才有机会把品牌做大。

我先讲个例子。

刚毕业,我在步步高市场部工作过。在那段时间,我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

一个市场总监有没有希望被提拔为副总,竟然取决别人的讨论。

当时我涉世未深,觉得这挺逗的,后来自己开始创业,细想回顾,确实有道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作为大公司的高管,高层想提拔你,这种决定肯定不是当着你的面马上作出的,而是在你不在场的时候,背后决定的。

如果背后没有人讨论你、尊重你,你是没有希望被提拔的。

做品牌也一样,如果没有人议论这个品牌、尊重这个品牌,它要成为品牌很难。

在以前,由于通信手段的限制,人与人相互沟通的成本很高,加上距离远,所以品牌的传播效应比较差。

现在,你想在一天之内让1000万人知道一个消息,单是微博就可以在一瞬间让几百万的人知道这个消息。

这在以前的传统电视媒体,比如说国家电视台、各省台,或者报纸、杂志等,它们也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让1000万人同时知道这个信息。

但是现在,你可以轻松做到。

因为,在现在的环境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影响力中心”。

在微博上,就有很多“意见领袖”的粉丝超过100万、500万,甚至达到1000万,这就是巨大的“影响力中心”。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已经被分化成传播圈子,每个圈子都有他们的意见领袖,或者叫“专家。

沿着上一篇文章《维修配件批发界的代言人》结尾提到的,我们要激发别人不断地向外传播有利于我们品牌的内容。

在这里,我简单地把刺激传播的方式分成四种,也简称为“四层”。

第一层:你对“粉丝”的传播

拿张思敏来举例,自从她上了个人品牌打造课程后,就有家长问以后的课程是不是要涨价了,这就是她对潜在客户的传播威力。

第二层:“粉丝”对“粉丝”的传播

拿林佳富来举例,他到郑州参加行业大会之所以一路有粉丝求合影,这就是“粉丝”对“粉丝”传播的威力。

第三层:专家对“粉丝”的传播

2017年,有个老板想做事件营销,但不知道哪个公司专业,他问了在斗鱼做营销总监的朋友,他朋友随口就说,找网推天下,于是他就专门从武汉过来。

第四层:专家对专家的传播

一个清华总裁班的老师,一个北大的经济学家,他们同在北京,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聊起打造个人IP,没想到居然都找过我咨询。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以后有时间再仔细跟大家说这四层传播的具体要素。

还有,你觉得自己到达了哪层,欢迎留言探讨!

相关推荐:

刘志永:打造个人品牌第三期落幕

刘志永:打造个人品牌第二期落幕

刘志永:打造个人品牌第一期落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