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附庸,在多数时期两国都属于同盟关系,中国皇帝对朝的政策也基本是以怀柔为主。但在明末发生的“丙子虏乱”则实属罕见,这也成为朝鲜历史上的屈辱一幕。最近韩国的一部电影《南汉山城》就逼真的还原了此次事件。 历史小段 每日更新 故事发生在十七世纪初的东北亚地区。女真族首领皇太极继承了后金的大汗,时值明朝末年,中国已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按照汉族的说法,中原当政者的“明”、“朱”二字都有火的含义,而五行中火克金,这对后金是非常不吉利的。于是在1636年,皇太极决定将国号改“后金”为“清”,同时将女真族的称呼换成满族。“清”和“满”都有水字旁,这下水克了火,明朝就在冥冥之中处于了不利的位置。 皇太极 在封建社会中,很多迷信的观念都深人人心,皇太极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他向自己的子民展示了要与明朝争夺天下的野心与决心。 早在十年之前,朝鲜在纸面上已与后金结为同盟。但由于几百年的宗主关系,朝鲜与明朝一直是藕断丝连。每当后金战胜明军的时候,皇太极都会派人去朝鲜告知战况,但朝鲜都不为所动依然心向中原。后来在皇太极的登基大典上,前来朝贺的朝鲜使臣拒行跪礼并拂袖离去,这一幕就成了战争的导火索。几个月后,皇太极就以朝鲜“败盟逆命”为由御驾亲征。 清军大营 南汉山城行宫 1636年12月14日,清军先锋渡过鸭绿江后火速南下,朝鲜首府汉城瞬间被四面包围,国王仁祖李倧只剩一条南下的路可走。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里,君臣一行人逃到了仅20公里外的南汉山城。 仁祖李倧 李倧在几个月前就表现出了一些悔意及担心,他曾写国书给皇太极表达了歉意并希望求和,但无奈清军战意已定。其实就算没有发生拒跪事件战争也无法避免,因为清朝如果想要入主中原就必须先扫除朝鲜这个后顾之忧。 1636年南汉山城局势 朝鲜的大臣们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李倧一开始还想放手一搏,因为从上图来看,南汉山城位于丘陵之上,易守难攻,而且八道勤王之师已经正在路上。但朝鲜只得了地利却没有天时,时值寒冬大雪,南汉山城之中已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取暖衣物,城内军民士气低下。反观大清军备充足,战士各个人高马大。最要命的是,皇太极的一众红衣大炮早已悄悄就位。 几天之后,南汉山城的行宫里传来了勤王军失败的消息,李倧感到大势已去并坚守不出,同时他不断派使臣出城去和皇太极讲和。耗到第二年正月,江华岛已被清军攻陷,世子嫔被俘。这时候李倧接到了皇太极的信件,信里皇太极语气非常严厉,他命李倧出城投降,并且亲自行跪拜之礼,以弥补当年自己登基时欠下的礼数。 朝鲜王室向北京跪拜 穷途末路的李倧还在犹豫之时,大清已没有耐性了,皇太极决定动用红衣大炮。这些加农炮本是明朝从外国采购的,却在运送途中被清军所劫,这次率先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了威力。南汉山城瞬间被轰的支离破碎。 在1637年的1月30日,朝鲜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发生了。仁祖李倧带领众臣从南汉山城大门步行而出,一路走到了汉江边上的三田渡,皇太极在此早已摆开阵势,稳坐高坛。 李倧对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 朝鲜国王在自己的领土上向清朝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换上了皇太极所赐的衣装向清称臣,并宣布断绝与明朝的一切来往。 这场战争前后历经了47天,史称“丙子虏乱”,此后约50万朝鲜人被押往清国充军或务农。 当初明朝的年号是“崇祯”,这里具有崇尚祯祥之意。皇太极继位时索性就把年号定为“崇德”, 表明他更加重视以德服人。这在丙子虏乱中就体现出来,清军本可以一路杀到底,但最后还是放了朝鲜王室一马。事实也证明皇太极这样做很明智,两国在此后的两百多年间都相安无事。 朝鲜王室回到汉城皇宫 强力推荐一下《南汉山城》这部电影,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一个韩国导演镜头下的中国历史。片中所有的满族人从始至终都说着满语,皇太极与李倧这两个核心人物的心理戏非常精彩,看过之后可能会颠覆你之前对国内清剧的看法。 皇太极御用盔甲及马鞍-收藏于北京故宫 最后说一个有意思的事。在当年三田渡李倧受降的地方,朝鲜被迫立了一个石碑以歌颂清帝的功德,碑名为“大清皇帝功德碑”。直到清末朝鲜脱离中国统治后,民众以此为耻就将石碑推到。几十年后却又被日本侵略者重新竖起,抗日胜利后石碑再次推到,过了几年又被洪水冲了上来。几番折腾之后,今天这块石碑竟被立在了首尔的市中心,政府只想以此提醒民众应以史为鉴,历史不应被隐瞒,昨天的耻辱就是今天的动力。(完) “大清皇帝功德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