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为星星,闪闪发光——二七区汝河路小学南溪校区线上教学分享

 老胡聊科研 2022-12-05 发布于河南

01

成为星星,闪闪发光

二七区汝河路小学南溪校区  姚雪颖


天空越黑,星星越亮。2022年是与众不同的一年,疫情突发,让我们的教学不得转换了方式,改为线上教学。给初入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巨大挑战,可就是在这异常艰难的情况下,汝河路小学南溪路校区一二班的孩子们就像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一个多月以来,我看到了一批认真学习的学生,有的同学早睡早起,坚持规律的作息;有的同学认真完成了老师发布的每一项学习任务;有的同学完成作业后,坚持每日读书、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

46颗星星中,小小的苗家赫爆发出了巨大的光芒,他是一个极其用心的男孩。每一次的作业无论是书写还是正确率,都可以感受到他的认真和努力,那端端正正的书写正是所有同学的榜样!每一次回答问题,他声音稚嫩却又着惊人的力量,礼貌的再见声总是温暖我的心!每一次的在线课堂,他总是率先进入打开摄像头,端正地坐在镜头面前,将书本摆放整齐,用他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他准备好了!

还有一位比较调皮的星星崔靖佳,这是一位语言表达能力极好的小女孩,可能正是因为他善于表达在线下课偶尔要拉上同桌说说悄悄话。但在线上课程中,她不仅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回答问题,对待每一次作业,她总能及时的上交,认真的完成,音乐课后还给音乐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当晚便录了小视频展示她的手指操,不仅第一个交,而且完成的质量也非常的高。下课后,礼貌的他总是第一个的发来语音“老师再见了,老师辛苦啦!”在冷飕飕的冬天心里也是暖暖的。这是一个宝藏女孩啊!

孩子们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语言,但从她们的学习表现上我看出他们那颗需要被认同的心!通过这段时间的网课,我发现了孩子们更多闪闪发光的一面!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开出灿烂的花朵!加油吧!



02

积极探寻,笑对困难

二七区汝河路小学南溪校区  李潮琦


从2020年的春节初爆发,时至今日,疫情反反复复,所有师生们也断断续续地上了三年的网课。说实话,那年冬天,并没有想到,疫情会持续得这么久。那时候老师们初使用网课直播,还有点不好意思,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刚开始网课,设备不熟练,面对电脑屏幕上课,有很多的不习惯。但,任何原因都不应当成为教书育人路上的绊脚石,纵使困难重重,在无法复课的情况下,网课仍是当下最优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慢慢的摸索,学习,尝试,总结,在网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浅薄经验。

一、摸索

学校培训了网课的直播学习,教我们一点点地建立班级群,进行群管理,如何发起直播,如何连线学生,如何导入自己课件,如何共享屏幕、视频。但是只是学会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操作时候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我走进其他老师的直播间,看有经验的老师是如何操作,如何与学生互动的。也会在网络上搜索一些设备使用的技巧。我再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将学到的技巧和方法慢慢地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这一点点的探寻和尝试,让我自己的网课也逐渐顺畅了很多,在直播课堂中和学生的沟通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二、学习

慢慢地我发现直播的形式是很方便,但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却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等待,经常是我抛出了一个问题,而学生半天没有反馈过来,我要开始讲下一个环节了,上一个环节提出的问题才发过来。并且,直播的形式无法看到学生,那么学生究竟有没有在认真听课,甚至有没有在听课,这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又开始研究小班课堂,我发现小班课堂可以看到每个学生,提问时,学生能够马上回答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于是我把自己的孩子钉钉号也添加到班级群里,打开手机,电脑端以老师的身份打开,手机端以学生的身份来进入课堂,就这样一点点的实验和操作,终于把会议课堂给弄明白了,虽然我也可以不用费力的这样做就能上课,但是想到可以用这种高效的模式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心里还是特别开心的。

三、尝试

设备运用越来越得心应手,这解决了网课的基本问题,接下来就是教学上的问题了,刚开始上课时,我发现同学们上课特别认真,回答问题很是积极。心里还很高兴呢。可是时间久了,回答积极的总是那一部分孩子,毕竟少了老师的现场监督,难免有一些学生,将网课当成了“法外之地”,上课会开小差。面对这种现象,我在想,如何让课堂变得有趣起来,能够留住学生?于是我试着在上课的环节中加入了一些小游戏,比如玩转盘,砸金蛋啊,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这样一试,果然回答问题的人多了一些,但也只是多了一些。于是我又设置了运动环节,来吸引好动的孩子,回答互动的人又多了一些。我也意识到光表扬也不行,于是把班级的花名册打印下来,如果课堂点名回答问题时没有及时反馈的话,那就要受到批评了。这个方法也很管用,这下参与课堂的人又增加了很多。对于回答问题积极,写作业优秀的学生呢,我也会进行记录,周一升完国旗,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会在班级进行抽奖奖励,抽的奖项有免作业,点歌,当领读员等等。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方式,课堂氛围也更好了。你看,虽然困难很多,但是愿意用心去寻找,就一定会攻克难关的。

四、初心不改

大前天我和老爸打视频电话,爸问我你老趴那里干啥,我说上课上的腰疼,爸可叨叨我了,怎么一节课很久吗?要一个多小时吗?当我说一节课30分钟的时候,老爸就很不屑了,那30分钟的课能上的腰疼,那不就是一节课嘛,那一上不就行了。我说,虽然上课只有三十分钟,可是提前二十分钟都要检查设备、准备资料了,加上备课的话那时间就更久了。虽然拿起课本也能讲,但那和精心准备一小时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而我即使身体不适,也不会拿着参考书念着上课。网课其实要比线下课累很多的,但,在改作业时看到孩子们写得越来越好的字,看到他们写,我很喜欢上李老师的语文课,看到家长留言说,看到了老师的严格要求,细心付出,很感怀,那一刻,所历辛苦,并不算什么。

孩子的教育,也是老师的成长,既然这个成长注定了不会一帆风顺,那就一起乘风破浪吧。

在以后的网课中必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不过只要我们秉承初心,积极探寻,苦练七十二变,就一定能笑对网课中的八十一难,



03

疫情当下守初心,线上教学云相长

二七区汝河路小学南溪校区  刘珈畅


每个教育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会增加教育之路书页的厚度。秋天的校园本该是书声朗朗,秋日的课堂应是笔声沙沙。然而一场突然反复的疫情,打断了孩子们漫步校园、遨游学海的脚步。

通过多次线上课堂的试炼,越来越得心应手,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单一的直播模式,看得着摸不着的“课堂”也让他们有了疲沓的情绪,而我,也一直想找到一个能够把孩子留在课堂的方法,在不断的摸索中,我找到了线上课堂的乐趣,而孩子们也感受到线上课堂的吸引力。

一、调整状态,把自信还给自己

在最初开始线上教学时,总能感觉到自己好像藏着掖着,不敢拿出在线下课堂中的活力,怕在网上的自己,不能给家长和孩子呈现最好的一面。而这样的顾虑让我失去了原本有趣的课堂氛围。于是,我开始试着找回状态,即便不化妆,也会在直播前涂个口红,提升自己的信心。也会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开一些小玩笑,活跃课堂氛围。我找回了线下课堂的那个自己,孩子们的状态也越来越好。

二、听得见、看得着的温暖课堂

起初,我们总是单一的使用直播模式。老师自顾自的讲,学生边玩边听,最多在群里发个语音或图片。随着软件的更新,我也在不停地更新自己的思想与技能。在课堂上我开始根据自己的课型需要使用“小课堂”或“会议模式”,和学生挥挥手问声好,摆摆手说再见,提醒思想出走的同学。这样的课堂越来越有吸引力,孩子们期待和老师同学在网上相见。我也乐在其中。

慢慢地,还研究出用两台电脑随时控制孩子话筒的开关。现在的我和孩子们配合默契,而线上课堂的状态也与线下无异。

在批改作业中,通过教研组的讨论,我们加入了表情包和语音评价,调动孩子完成作业和订正作业的积极性,也让作业批改更加生动有趣。让没有感情色彩的文字评语变成生动有趣的、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通过风趣幽默的表情包传递批改结果。

三、家校并肩,合力线上教学

网课开始一月,针对线上课堂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家长分享了一份问卷,并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填写,参与调查。

根据问卷结果,再次调整线上课堂的细节。看到家长在问卷最后写满了认可和肯定,自己的内心也是成就感满满。

根据问卷数据反馈,我也线上家访了了一些家长,了解他们的困扰以及沟通家庭教育的方法。即便如此,也并不能把所有家庭教育的任务全部交给家长,因为即便是自己的孩子,有时家长教育起来遇到的阻力可能远超于老师,毕竟家长不擅长教育教学工作。为了减少家长对于监管孩子学习的焦虑,每次布置学习任务都尽量利用反馈课进行讲解,并且明确本日任务,让家长了解今日任务需要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效果,在批改完作业后在班级群中发送作业反馈,帮助家长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养成良好的居家学习习惯。而对于那些因为个等等的原因不能及时关注孩子学习的家长也多给予理解和帮助,我开始试着跟孩子进行单独的沟通和辅导,这次尝试也让我找到了线上辅导的新思路。

四、乌云不遮月,距离不隔爱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一直秉承做有温度的教育这个理念,线上也是如此。怎么能让封在家里的这群“萌兽”不仅有课还有快乐呢?我开始利用课前或课后,给孩子们分享除学习之外的内容,拉进和孩子们的距离。也会在班级圈发布自己利用晚上录制的运动视频发起运动挑战赛,也让孩子们看到老师的另外一面。上课期间时时提问,关注每一个孩子,不急躁,不指责,勤鼓励,多表扬。激励他们及时上课,认真听课,仔细思考,将线上教学效果最大化。

五、相信团队的力量

很感谢自己在一个积极向上团队中。如果说我通过自己的经验获得了一碗水的收获,那么我的团队——汝河路小学南溪路校区就给予了我一桶水的帮助,让我可以从这桶水中汲取营养。教研组的老师们每天都会进行进度汇报及教学资源分享,因为一个笔画一个部首就能展开一次及时的教研,不仅如此,学校每周都会进行专题线上公开课展示,所有展示结束后还会进行全校的大教研,让每个老师来讲一讲自己的反思与收获,最后,校领导还会对大家给予肯定的鼓励,提出努力的方向和建议,这也让我有了后盾,让我有了积极探索线上课堂的决心和动力。

在这次的线上课堂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它们丰富着我不能出门的生活,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收获。虽然在线上,但也觉得这根“网线”拉近着我和孩子们、家长们的距离,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向其他老师学习。

既许教育以偏爱,愿尽余生之慷慨。我锲而不舍地践行着身为一位老师、 一位班主任的责任,静影沉璧,金石可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以温暖传递温暖,以光芒点燃光芒。心中有光,何惧路长。 



04

数学组教研经验分享



线上教学已经近两个月了,收获与困难并存,分享如下:

一、纽带的作用。作为学校的数学学科老师,在疫情特殊期间,我们与校级领导、家长线上交流更要及时。接收、反馈、上报、讨论和提出建议,落实完成上级数学学科有关教研和线上学习的要求与建议,反馈家长心声,将线上教学落实到实处。

二、为学生服务。作为教师本职工作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要为学生服务到底,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利之事。

三、个人进修学习。数学老师要自我多尝试先行。例如:观看名师讲座,不是转发就可以了,通过图片上传、交流心得、写美篇等形式,交流、巩固学习效果,教师之间互相成长。

四、数学教研不停。我们学校高度重视在线学习,学校的校领导、年级主任都提前加入了相应的班级群,不光是督促老师在线教学,更多的是及时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便于更好地指导老师开展线上教学。我们语数英老师每周都要推送一堂线上展示课,这样做对老师而言是分享、督促成长,对学生和家长是鼓舞、激励和监督。

五、想方法,想点子顺势而为。要抓住线上网课有利条件,大家都知道数学对难点易错题的讲解很重要,我做一个微课解析专题。通过线上的语音、小视频的讲解指导学生难点,易错点,由最初的对着课本录音和拍视频,到录屏,再到现在的三五个学生钉钉会议视频,都是摸索中进步。

六、每周一次校级教研会。会上我们各学科总结分享了线上教学的经验,刘珈畅老师还在会上对直播教学技术操作进行了技术分享和指导。每次教研都收货满满。

通过最近的网上教学让我有了一个认识或者说是体会。之前曾听说过,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学校、教师会逐步减少或退出历史舞台,我当时信了。现在看来我认为不会。学校老师的线下教学有无可替代的地方(无可否认学生都是渴求知识的,但他们都太贪玩了,不懂得约束自己,不懂得怎样去合理安排学习,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学校;需要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也就是老师;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也就是同学,他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成长。线上教学虽然有种种优势和诱惑,但只能是补充线下教学,不能完全替代。特别是我们小学教育,面对小学生,更是不能够取代。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个人的自觉学习真的真的很难。真是:一个人走,可能会走得很快,但那只是短暂的,只有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长更远。作为老师的我,在这个特殊假期深有感触。

线上教学问题还有许多,新事物吗?总会这样。想想都是问题,但做才是出路。正如新教育所言: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加油,中国。加油,线上教学。




05

丰富音乐形式,为线上课堂添色彩

二七区汝河路小学南溪校区音乐组


一、探索、学习方可出新知

刚开始直播课堂操作软件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在刚开始还出现了中断直播的事故,然而这些困难和紧张并不能让我们选择摆烂,在一次又一次的咨询试播中我们慢慢摸索出了音乐学科线上直播的更多形式。

二、线上研讨,线下备课。

每一节课的课前准备过程都是漫长的,每周我们要进行音乐组两次研讨课,在研讨课的标准下,结合课程标准准备每一节的音乐课。当课程雏型出现后再与师父进行探讨,精雕细琢,师父们会认认真真帮我们听每一节课并给出指导意见。无疑在这一段时间,王丽师父和韩淑红师父对我们的帮助是巨大的。线上课堂越来越得心应手离不开音乐组老师们的每一次探讨和交流。

三、丰富多种音乐课堂形式

在10月24日的音乐组教研中,田主任提出“丰富音乐课堂形式,怎样留音乐作业”这一提议无疑打开了我们的新思路,在田主任指导下我们经过了一周时间的探讨准备创新出了新的音乐课堂形式,音乐课不仅仅是只能用唱歌来表达,还可以通过身边的乐器,身边的声音。《抗击疫情,音乐同行》的音乐课堂就此诞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也学习了很多,对我们后来的音乐课堂有了很大的帮助,而多样的音乐课堂学生也很乐于参与,孩子们一起观看优秀作品并进行了点评,相信在准备作品过程和点评过程中他们也完成了新一次的升华。

四、课前引导,课后准备

从丰富课堂形式之后的每一节音乐课堂,我们开展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小活动。每节课后都会给学生布置关于自己完成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学生们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有的学生甚至觉得一种形式不足以表达自己,准备了两种三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音乐,希望在课堂上也被选为优秀作品。我们非常理解学生的这种心情,然而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采取了课前与学生沟通准备,这些学生不仅仅限于表现优异的孩子,更多的是启发“中后生”让那些平时不敢发言的孩子也动了起来,体会到原来变得“优秀”是一件这么开心的事。我们发现有的平时上课表现没那么好的孩子还在主动反复交作业,这无疑是对我们的一种莫大的鼓励。因此在课下我们认真批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并把优秀作品进行整理归纳,尽管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是,当学生们乐于表现,敢于表现自己的时候,我们觉得孩子们才是我们进步的推动器。








新书推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