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帕慕克:《纯真博物馆》是一场关于爱的对话

 置身于宁静 2022-12-06 发布于浙江

小物件“揭示了我们的人生轨迹”

《纯真博物馆》是帕慕克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小说中文版日前出版。正在伊斯坦布尔家中的帕慕克日前通过电话接受了早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对于计划年内开馆的现实版纯真博物馆,帕慕克不愿多说,他更愿意谈小说里关于爱情的思考和1970年代的伊斯坦布尔。

《纯真博物馆》里的男主人公凯末尔收集跟爱人芙颂有关的小物件,十来年间,他收集了她抽过的4213个烟屁股、237个发夹、419张彩票等,最后把小物件装进了“纯真博物馆”。不过现实生活中的帕慕克说,他并不像外界想象的也是个恋物癖者,他只是想通过这些小物件“揭示我们的人生轨迹”。相比此前的作品中对土耳其历史、政治的思考,在经历了2001年的婚变以及之后与印度女作家基兰·德赛的爱情之后,帕慕克想用一部小说展现自己对爱情的思考,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部私人小说,“小说想弄明白我们相爱时发生了什么?什么是爱情?你怎么回应爱情?它也是一场关于爱的对话,爱无处不在。”帕慕克说。

东方早报记者 石剑峰

点击进入下一页

帕慕克(图片来源:东方早报)

“关注那些塑造人生的小物品”

早报:《纯真博物馆》中男主人公凯末尔可能有恋物癖,他收集和爱人芙颂有关的物件,最后把那些东西装进了“纯真博物馆”来纪念她。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有恋物癖?

帕慕克:我才没有恋物癖,我写这个并不说明我就是凯末尔。凯末尔收集的那些物件让他想到芙颂,而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向这样的想法致敬:小东西里藏着秘密,它们如此重要,能让我们回忆过去,我们应该尊重小东西。我们不要轻易说:“这不过是个盐瓶”,“这不过是个烟缸”,我们得关注小物品,因为它们让我们想起过去,也揭示了我们的人生轨迹。

早报:小说里提到你的家族——帕慕克家族,有点戏谑,小说里也出现了你的名字,那个帕慕克是你吗?

帕慕克:我的家人和凯末尔的家人是朋友。当然,书里的凯末尔是虚构的人物,不是真实的。在另一方面,我也是在打趣地说:我的家族就是凯末尔的家族,这本书有点自传性质,书里的那些人我都认识。而小说里的那个年轻的帕慕克确实像我,小说里帕慕克可能就是我。

早报:小说《纯真博物馆》和你之前的散文集《伊斯坦布尔》有相似之处,都写1970年代的伊斯坦布尔,都怀着你所说的“呼愁”(或忧伤),有时候这两本书可以同时看。

帕慕克:这个我也意识到了。两本书的确都很关注伊斯坦布尔,此外我还用不太现实,但非常感性的方式描绘了这座城市的动态、情感和记忆,我没有像旅游指南那样描述这座城市。我写了居住在这座城市中人的感怀,我觉得城市可以算是一个索引,能唤起你的回忆。我在伊斯坦布尔住了50多年,它的风景、它的街道已经成了一种私人化的记忆索引,城市里的一切都充满了记忆,在这地方居住的记忆和我们同在。如果把这两本书拿起来同时看,我会很高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