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信泉回忆:打败美军一个营的进攻,英雄连连长板门店答各国记者

 兰州家长 2022-12-06 发布于甘肃

三四四团徐鹏团长带着营长和连长们站在288. 4高地上看地形。他们一个个都举起了望远镜。大家顺着徐鹏手指的方向看到:288. 4高地位于华川鹰峰山以北,这是华川湖与汉江之间的一个狭长地段,两侧地形崎岖,异常险要,北高南低.高地的东面紧靠华川湖,西面是北汉江,北面有大水闸,南面是一条从春川到华川的公路。

文章图片1

徐鹏望着站在人群中的一个年轻而英俊的连长喊道:

“一连长赵志立1'

“有!”

“全军撤到北汉江之后,就留你们一个连坚守在这里,掩护主力完成三线防御准备。”

“是.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你们是孤军作战.但是,你们左边是本营的二连,右边是二营。我们全团作你们的后盾。战斗打响后还有炮兵的支援。要做好政治动员,告诉全连同志要有孤军作战的胆量,要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是!团长,你放心吧!我们坚决打好这一仗,人在阵地在绝不会从我们手中丢掉一寸土地!”

这个连队经过前三次战役打得只剩下几十人了,战斗打响前补充了友军来的老战士有80多人。许多人营养不足得了夜盲症,黑夜走路还得用人扯着走。

3月的朝鲜山地里还是寒冷的。赵志立和指导员林彦荣组织全连构筑工事,每天土工作业14小时。工事是按照打一场恶战的要求和标准而构筑的。战壕是按照地形、兵力部署的要求,每个班都是两道战壕。隐蔽部均选择在山的暗部炮弹不易直接命中的地方,深挖4公尺以下,一般的炮弹直接命中也难以摧毁。前沿均构筑一两个暗火力点和地堡。比较暴露地段,都构筑暗壕盖沟,把前沿阵地的公路一段一段破坏。

这些被破坏的公路地段都在一连火力控制之内。全连共构筑堑壕1800多公尺、暗壕400多公尺、各种隐蔽部30多个、各种射击工事250多个、暗地堡13个、破坏道路200多公尺,正面挖三段崖蔽,长$00多公尺,主要制止敌人坦克进攻,靠华川湖有5处能登陆地段,都加以破坏。地堡、掩蔽部和掩壕均用5至7层大圆木和积土覆盖,连排之间以交通壕相连接,构成了支撑式的环形防御阵地。

战斗打响的前一天,撤至北汉江的三四三团团长王扶之率领部队经过一连阵地时说:

“小赵,我们在这里没丢一人一地,现在要看你们的了。我们过江后就等待你们胜利的好消息.”

这一句话,深深地铭记在赵志立的心上。

1951年4月9日上午,22岁的连长赵志立举起望远镜发现对面山上的美陆一师三团正在组织进攻,意味着这场残酷的战斗就要开始了。他命令全连进入了战斗状态。他和林彦荣分头来到了一排和二排的前沿阵地。赵志立在五班阵地上问五班长王文海:

“敌人上来了你准备怎样打法?”

“连长,你看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把敌人放近了才打。”

赵志立对王文海这个班的战斗骨干非常放心。他说:“同志们!你们五班阵地是全连的关键,绝不能让敌人上来一步.”

“连长,放心吧!我们不会给全连抹黑的!”

战士们的士气非常高涨,听说打仗都傲傲叫。

赵志立回到连主阵地上,用望远镜继续观察敌人,看见敌人从对面山上开始向二连阵地机动。等到下午2时,敌人一个排越过公路进行了试探性进攻.没有想到的是配属一排重机枪提前开火了。赵志立自言自语地说:“糟糕!怎么提前开了火?”

结果,只打倒5个敌人,敌人就退了回去。下午3时,二排正面敌人一个连沿着山脊向二排阵地接近,二排长指挥各种武器一起向敌人开火,把敌人打了下去。下午4时,敌人飞机和大炮猛烈轰击一连阵地。赵志立命令全连除观察员外全部进入工事隐蔽起来。敌机和火炮轰击了半个小时,然后,敌人约两个连兵力分别向一、二排阵地发起了攻击。在团属炮兵的火力支援下,一、二排分别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我十分关注着三四四团一连在288. 4高地上这场战斗,用无线电话向一一五师王良太师长和三四四团徐鹏团长询问战斗发展的情况。此刻,我把电话直接打到了一连阵地上和赵志立连长通话:“小赵,战斗情况怎么样?”

“报告军长,我们己经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

“敌人火力很凶吧?”

“是的,敌机投下的炸弹、燃烧弹、凝固汽油弹和敌人打过的炮弹,把我们这个不S00平方米的高地变成一片火海了。”

“小赵,你快把部队分散隐蔽起来,敌人炮击时只在前沿阵地上留一两个火力点压制敌人的进攻。”

“军长,我一定照你的指示办。”

天渐渐地黑下来了。赵志立和林彦荣断定,明天敌人将有更大的进攻,随即组织全连星夜加修工事,准备再战。这时候,只见炊事班长李长和挑着热饭热菜上了阵地。战士们见了都问道:

“老班长,有啥好吃的?”

“上级给咱们连送了大米和白面,还有鲜鱼哩!同志们i咱们炊事班一定把饭菜做得香喷喷的,让同志们吃饱了狠狠打击美国侵略者。你们打到哪里,我们就把饭菜送到哪里。”李长和乐呵呵地说着。

在战斗打响后的第一个晚上,党支部委员们聚集在一起开会,分析了这一天战斗的经验和教训,都说头一天就给敌人来了个下马威。提出给二班和五班请功,批评了一排重机枪手过早地暴露了阵地,没有大量杀伤敌人。3名青年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共产党员们举手表决,吸收他们火线入党……

会后,按照党支部委员会的决定:副指导员立即组织卫生员等人,把牺牲的烈士和重伤员送往后方,三排副排长高明学带一个班打扫战场,以战养战,把缴获的枪支弹药补充到各排各班去;支委们回去督促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准备粉碎明天敌人发起更大的进攻。

第二天—4月10日8时,果然,敌人以一个营的兵力利用山梁隐蔽地向一连阵地接近,主要指向二排五班。敌人的进攻仍然是同样的手段,先是飞机大炮轰击,不到1小时功夫,一连阵地上落了上千发炮弹,山顶上的大树根都炸飞了。经过激战,二排在一排的配合下连续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毙伤敌100余人。

上午10时,不甘心失败的美陆战一师三团又以一个营兵力发起了进攻。进攻的矛头仍然指向二排五班。出现在五班阵地上的赵志立一边向敌人射击、扔手榴弹,一边鼓励大家。他趁敌人被打得混乱起来,果断地命令:“六班长,向敌人出击!”六班的战士们跃出了阵地,冲向敌群。五班长王文海和战士刘庆华各端一挺机枪,猛烈地射击敌群,有力地支援了六班的阵前出击。

下午2时许,一连打退敌人又一次进攻之后,赵志立拿报话机话筒向团指挥所报告战况:

“团长、政委,我们已经打退敌人5次进攻,毙伤敌人100多人。五班表现突出,班长、共产党员王文海起了关键作用.......'

“赵志立,你转告全连同志,你们打得英勇顽强,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是,敌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团党委非常关心你们的战斗,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坚决守住阵地,取得彻底的胜利!'徐鹏和姜石修在报话机上说。

这是战斗的第二个夜晚,激战之后的阵地上显得异常寂静。

忽然,传来了一个人的脚步声。哨兵问了一声:

“谁!”

“我是宣传股长。”

赵志立和林彦荣正在召开全连第二次党支部大会。会上,除了及时总结第二天战斗的经验教训外,讨论了给二排长和三排长请功的问题。

“股长,你来得正好,团首长有什么指示?'

“同志们!团首长派我来向一连战士进行慰问。'宣传股长说着就把带来的慰问品给了钱克昌。“你们取得的战斗胜利,给全团同志很大鼓舞,团首长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彻底打败敌人。现我传达团党委的决定:授予一连五班'288. 4高地英雄班’称谓,给五班班长王文海记一等功。”

消息马上传遍了全连,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鼓舞大家的呢?

夜深了。全连同志都休息了,只有赵志立和林彦荣还在阵地上检查各个哨位。他俩一边走着一边小声说着:

“老赵,让我也去二排和战士们一起战斗吧!”

“老林,你的担子够重的了。战斗中你不断提出响亮的口号,鼓励全连同志奋勇杀敌,你还组织运送伤员和烈士,二排由我去指挥。战斗中政治工作需要你啊!”

林彦荣听了,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

第三个白天的战斗又开始了。我把电话又打到了硝烟弥漫连阵地:

“赵志立,敌人又开始进攻了吗?”

“报告军长,敌人的飞机、大炮正在轰炸,步兵还没有上来。”

“你们要坚守住288. 4这个高地,控制住华川湖大堤,不能放过一个敌人.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

“请军长放心,我们誓与阵地共存亡!”

敌人的飞机、大炮轰击比前两天更加疯狂。无数的炸弹、炮弹和汽油燃烧弹落在一连整个阵地上,山顶成了一片火海,残存的树木枯草燃烧着,部分交通壕被摧毁了。赵志立和钱克昌一边指挥战斗,一边喊出了全连同志的共同心声:

“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i'

“绝不辜负团党委的希望,不夺取最后胜利不下山!”

五班的战士们衣服全烧着了,就趴在地上打着滚,扑灭身上的火。王文海扒掉了身上燃烧着的衣服,光着身子端起机枪向敌人扫射,枪管都打红了.

换枪管时刘庆华的手被烫得味味直响。十多个敌人冲到了五班阵地前沿,王文海己经身负重伤,只见他猛地站了起来,端起机枪向这伙敌人射击。就在这时,他身上再一次中弹,倒了下去,再也起不来了。王文海壮烈牺牲,激怒了全班战士们。刘庆华接过班长手里的机枪,哭着喊着拼命地向敌人猛打,终于把敌人打退……

敌人为了摧毁一连的暗火力点,把无后座力炮推到一连阵地的对面,压制了五班工事里的机枪火力。

赵志立来到了二排阵地上,大声地喊着:

“刘庆华,你看到没有?”

“连长,我看到了。”

“我命令你代理五班班长,把敌人的无后座力炮给我干掉!”

“是!保证干掉!”

刘庆华的机枪打得猛、准、狠,在全连是出了名的。结果,他把敌人刚调上来的这门炮给报销了。

敌人对一连正面进攻屡遭失败,就以一个营兵力乘水陆两用汽车从华川湖偷渡到沙田洞和头流峰之间登陆,向二连阵地进攻。由于二连哨兵睡觉,等敌人上岸才发觉,敌人己插到一连的侧后占领了436.1高地.

这时,情况非常吃紧,敌人形成了对一连的后侧阵地的包围。一一五师指挥所用电话向军指挥所报告这个意料之外的情况。我对他们说:“赶快组织部队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436. 1高地夺回来。你们一定要坚守阵地,不能后退半步。”

徐鹏当即下了死命令给一营的三连和三营的七连:

“不管有多大的伤亡也要把438. 1高地夺回来!”

三连和七连打得很苦,伤亡很大,连部文书、卫生员、通信员都参加了战斗。三营副营长李顺清把机枪架在制高点的山头上,亲自向敌人射击,掩护七连反击,把敌人推到华川湖边。

最后,用生命和鲜血的代价才使436. 1高地失而复得,消除一连背后的一大隐患。

当我得知这一情况时,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第4天,一连又打退了敌人两次进攻。

至此,赵志立这位优秀的基层指挥员率领全连同志坚守阵地4天4夜,打退了敌人从一个排增至一个营兵力的10多次疯狂进攻,歼灭美陆战一师三团400多人。288. 4高地自始至终掌握在英雄连队手里,岿然未动。

赵志立和他的英雄连队,创造了守备战的范例,为我军争取了时间,保障了华川湖蓄水放入北汉江,使之水位上涨2公尺多,在志愿军粉碎敌人全线进攻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和徐斌洲政委非常高兴地批准:军授予三四四团一连'288. 4高地守备英雄连”光荣称号,给连长赵志立记二等功,给班长王文海追记一等功……

一一五师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和制度,入朝作战以来,他们组织英语翻译和懂日语的技师注意收听国外电台广播,有重要内容及时向师指挥所报告。这件事由师参谋长程国播直接掌握。

战斗结束后,他们收听到外国电台广播称华川湖战斗为敦克尔克战斗。后来,程国播将此事向我作了报告.

1951年7月14日,举世瞩目的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正式开始了,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内的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在拭目以待,盼望着从这里发出和平的福音!

这时候,五次战役结束后志司决定我三十九军为预备队,开赴后方整训待命。军部住在成川地区,一一五师在江东一带。

初秋的一天,我军接到志愿军总部的通知:美国人不相信坚守在288. 4高地上的是一个连,要在板门店谈判的地方见一见指挥这场战斗的赵志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军政治部主任石瑛把这个通知传达到了一一五师,一一五师又传达到三四四团。

赵志立接到通知后,最先被团政治委员姜石修找到了团部,姜石修刚接到师政治委员沈铁兵打来的电话:“你们团打出了一个英雄连长叫赵志立,报道美军陆战一师三团华川湖战斗失利的美联社记者,在板门店要看看这个'死硬部队’的指挥官是什么样的人?”

姜石修望着站在面前的赵志立虽然是挺帅挺精神的年轻军官,但由于刚从火线下来不久,衣服有些破烂,便说:

“你这次去板门店要好好打扮打扮,到了那里抖一抖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威风I'

“政委,你说怎么打扮?”

“你理理发,洗洗澡,换上一套新军装和一双新胶鞋。我还给你准备了一个公文包和一副眼镜,让美国人亲眼看看,我们中国军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一支文明的军队。对了,把你们在战斗中缴获的那件美国军官的大衣也带上。”

“政委还有什么指示?”

“你到了军里和师里,军、师首长是会向你交代的。”

赵志立来到师部,师政治委员沈铁兵站在墙上挂着的作战地图前面说:“你就是赵志立?你们这一仗打得好,起到了谈判桌上起不到的作用。你去板门店虽然不直接参与谈判,但你要配合好我方的谈判—理直气壮地回答美国人提出的疑问。”

赵志立又到了军部,石瑛政治部主任第一个提出了世界军事上著名的“直布罗陀海峡”,他对赵志立说:

“小赵,你知道吗?你指挥你的连队坚守在288. 4高地上,起到了历史上直布罗陀海峡的作用。可是,败在你们手下的美国人不相信你们是一个连队,他们说你们起码是一个营。你去板门店的任务就是回答这个问题。你不仅在军事斗争中打胜仗,而且要学会在外交上打胜仗。记住这样几点:你是代表志愿军去的,一举一动要显示出中国军人的形象,回答问题要沉着冷静,以理服人;讲究文明礼貌,注意外交礼节.........”

“请首长放心,我一定照首长讲的去做。”

后来,赵志立向别人请教才把“直布罗陀”是怎么回事弄清楚:

直布罗陀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为一半岛。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其中直布罗陀人约2万,英国人约5000人,摩纳哥人约3000人.直布罗陀扼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咽喉,军事上极为重要。8世纪摩尔人入侵。1410年为西班牙人收复。

1704年被英国占领。1713年签订的乌特勒支和约规定直布罗陀归英王室。1909年英又占据了直布罗陀与西班牙本土之间的隔离地带,修军事基地和机场,设栅栏,形成现今边界一最后,赵志立到了志愿军总部报到,然后乘一辆吉普车,冒着敌机的骚扰,向着由于美方不断破坏而经常中断的朝鲜停战谈判的会址—著名的开城驶去。

一路之上,他对周围的什么都不关心,脑子里什么都不去想,耳边还在重复着军、师、团首长那一字一句嘱咐自己的话。

这些话增添了他此次去板门店的勇气、智慧和信心。

到了开城,参加板门店谈判的我方工作人员热情地把赵志立带进一间房子。有人向他介绍:

“这是首席记者吴冷西同志。”

吴冷西?这个名字在赵志立印象是个大名鼎鼎的新闻界老前辈,他早就听说过,也看过他写的文章。他立正向吴冷西敬个礼说:

“我是三十九军的连长赵志立,请首长交代任务吧!”

吴冷西望着站在面前的这位年轻军人,虽然穿着一套新军装,但脸上还带着一种刚从同敌人拼杀的战场上下来的神色,便握着他的手说:

“你就是美国记者要求见到的志愿军连长赵志立。你指挥一个连队打得好呀!这一仗打得美国竟然不相信你们是一个连,所以要当面看看你这个连长。”

“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

“是这样的:过两天,我们就在这里举行一个各国记者招待会,他们不仅仅是美国记者,也包括各国记者,向你提出的问题不外乎:你多大岁数?是连长还是营长?你以什么手段在什么地形上打败美军一个营的多次进攻?”

赵志立一听说要开记者招待会,回答各国记者的提问,这可非同小可呀!吴冷西看他不免有些紧张,马上又说:“不必紧张,你是胜利者,真理在我们这一边。你好好准备一下,会讲好的。对了,你还可以在这里参观参观嘛!”

赵志立在这里参观了一下,他看到板门店这里的环境,这里的气氛,这里的人们同与敌人拼杀的战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他看了世人注目的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会场,是木板和竹席盖起来的一座长方形的平房,以这所房子为中心划一个圆圈,就是谈判的会场区。朝鲜军事分界线从会议桌中央通过。它周围的4个角落的上空,各自悬着涂有4条红杠的巨大白汽球。

地面上也铺着红色和白色相间的标志物。

赵志立听我方工作人员介绍:谈判会场那所房子,东西各有一道进出口。谈判会议召开的时候,我方谈判代表从西门进出,美方谈判代表从东门进出,不得互相随便进入。房屋正面的中央,有一张铺着绿色台布的桌子,桌子两端摆放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联合国的旗子。开会的过程中,双方正式代表落坐在长桌的两端,背后有几排翻译、参谋和记录人员的座位。

赵志立在这里看到的我方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在非常严肃认真地工作着。他知道,从谈判代表、工作人员到新华社记者为尽早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艰苦而巧妙的斗争啊!赵志立来到这里时,正是美方在谈判会场以恫吓和欺骗手段未达目的时,便在会外蓄意制造两起破坏事件刚刚发生不久,一起是1951年8月I9日枪杀我方军事警察姚庆祥,另一起是姚庆祥烈士血迹未干,美国飞机又于8月22日非法侵入开城中立区上空对我代表团住所进行轰炸和扫射。

所有这些,都给赵志立这次来板门店怎样回答好外国记者提出的问题,带来无形的巨大力量.

第三天,我方在板门店附近的一间很大的板房内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房子里很宽敞,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新闻记者们。

下面是我方工作人员的开场白:

“记者先生们,你们己经看到了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志愿军指挥员。他就是今年春天在华川湖288. 4高地上指挥一个连打败了美军陆战一师三团一个营进攻的志愿军连长赵志立……”

话音未落,众多的各种不同皮肤不同国籍的新闻记者,把眼光一齐投向了赵志立身上。嗬!刚从战场的拼杀中风尘尘仆仆来到这里的中国军队指挥员,竟然这么年轻,中等身材,英俊的面孔,整洁的军容,标准的军人姿态。记者们一个个非常惊讶,非常新奇,简直一点也没有想到啊!

我方工作人员继续说:“诸位,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赵连长可以当场回答。时间l至l个半小时。”

站如松,坐如钟的赵志立,有生以来第一次面临这么大的陌生场面,第一次接受这么多的外国记者采访,第一次向记者回答千奇百怪的问题。说实话,他开始是很紧张的,心跳得很快,表情和说话也不大自然,但很快就镇静下来了。

“赵先生,你今年多大了?像你这样优秀的指挥官起码是个营长,而不会只是个小小的连长吧?”第一个站起来的外国记者,居然如此这般挑逗地提问。

“我今年22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一个步兵连长。我率领我所在的连队同美军陆战一师三团作战的那一天正好是我22岁的生日……”赵志立说到这里,被会场上的各国记者一片“呀”的惊叹声所打断。记者们纷纷议论起来:

“真有意思!在自己的生日打了一场如此残酷的战斗,简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在我们中国军队里,我还算不上优秀的指挥员。像我这样年龄怎么会是营长呢?带一个营打仗我还没有试过,不过今

后我会有机会的.”赵志立一字一句如实而严肃地回答说。

“赵先生,你很会说话,你说的像小说那样吸引人。不过,你到底是不是当时的连指挥官呢?”

“记者先生们,我今天是在用刚刚过去的历史事实在和你们说话。我是最有资格说话的历史见证人,因为我指挥自己一个连的战友们,在被美国飞机大炮轰炸成一片火海的山头上,坚守阵地4天4夜,打退美国人从一个排到一个营的十几次疯狂进攻,歼敌X00多人,我带来的这件美国军官大衣,就是我们在这次战斗中的战利品。请记者先生们看看吧!”赵志立越讲越激动,因为他想起了那些朝夕相处把生命和鲜血留在288. 4高地的战友们,心里怎能平静下来呢?

这时,记者招待会的气氛严肃而平静。许多记者望着赵志立手中亮出的美式大衣,发出了一阵阵感叹声。

“ NO ! NO!赵先生,你不是连长,你是营长,而且是加强营的营长。否则,你们怎么能够阻止美军一个营的多次进攻呢?

不可能!不可能!”这是一个对我军以小胜多不可理解的美国记者—就是那个报道美军华川湖战斗失利后提出要求板门店谈判会场看一看胜利者赵志立的美联社记者。此刻,他正在装模作样、摇头晃脑地嗽嗽叫喊。

文章图片2

“各位记者先生,如果有人还不相信的话,那就请看一看28$. 4高地的地形地貌吧:它位于鹰峰山以北两公里,东靠华川湖,西为北汉江,北有大水坝,南有春川至华川的一条公路。这里地段狭窄、崎岖、险要,高地正面不足500平方米。只要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兵力部署—这里只能展开一个连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摆开一营,更谈不上什么加强营了。现在,讲一讲我们那个营的兵力部署:一连在九万里288. 4高地,二连在沙天洞436. I高地,三连在……这是明明白白的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了,谁也改变不了。”赵志立言之有理,有条有理地雄辩着。他看见记者们迅速地记录着,有的两手一摊,有的耸耸肩,做出各种无可奈何的样子。

这时候,会场上出现了一片暂时的寂静。

“尊敬的赵先生,我今天有幸听了你刚才一番精彩的答记者问,使我想起了历史上英国人和西班人在直布罗陀海峡争夺的欧洲半岛。你指挥的288. 4高地战斗,比起当年的直布罗陀战争的作用毫不逊色啊!你是东方直布罗陀战斗的胜利者……”这是一位有良心的外国记者,他情绪甚为激动地发出了心服口服的赞叹。

当有的记者举起手来还要提出其他问题的时候,主持记者招待会的我方工作人员摆着手宣布:

“时间到了,不回答了。请诸位回去听国际新闻吧!”

赵志立从板门店回到部队后,各级领导和战友们听了他的报告,都非常振奋,非常满意,纷纷为他包饺子,祝贺他此行的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