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讨厌一个人,千万别和他翻脸

 安详心世界 2022-12-06 发布于山西
心若安详  天地自宽

“三观不同,不必为友,

 层次不同,不必争论。”

作者 |  木小暖
首发 | 安详心世界(axxsj6)


年少时的欢喜和讨厌,恨不得直接写在脸上。

若有人尖酸刻薄地嘲讽我,我马上尖酸地回敬他;

若他在我面前大肆炫耀,我马上加倍证明我更厉害;

若他对我冷漠,我马上对他冷淡疏远。

长大后,我学会了装傻,懂得了装聋作哑。

就会发现,心知肚明的事情,其实不必去言说。

言不由衷的人,也没有必要去翻脸。

认知不同,不必解释

前段时间,“你是否看到了一只鸡”的话题掀起了一阵讨论潮。

起初是大学教师杨宁,在他的文学课堂上举了一个例子:

一位很著名的电影导演,拍了一个电影短片,大概15分钟这么长。

拍的内容是关于城市的高楼大厦、饮食男女的琐碎事。

目的是拍给那些没有经历文明开化的非洲土著看的,他们身上还裹着草席。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土著们看完后。

不是谈论城市的高楼大厦,而是兴高采烈的谈论着短片中的一只鸡。

更有意思的是,导演之前都没发现自己拍了一只鸡。

在一遍又一遍的慢速播放后,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那只鸡。

那为什么那些土著偏偏关注到了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那只鸡是他们最熟悉的,而高楼大厦,他们不熟悉,自然成为了背景。

在结尾,杨宁老师还谈到: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都会就一个问题而争论,争论的结果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本身在认知上就存在差异,这才是导致争论的原因。

是啊,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其实就是认知的差异。

现在回想苏轼的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对此最好的解释吧。

认知不同,连解释都显得多余。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

有个贫苦的农民,从铁轨上拧下来一个螺丝帽,用作钓鱼时的坠。

他认为这在正常不过,因为村里的人都这么做。

没想到会因此触犯法律。

当法官问他为什么不拿铅块、子弹壳、或者钉子什么的,非要去拧轨道上的螺丝帽。

农民回答:“铅块捡不到,要去买,钉子又不合适,螺丝帽很沉,还有个窟窿,很合适。”

法官说他这样会让火车出事。

农民说他知道,所以他又没拧下全部。

从法官的角度,农民犯了法,应该受到处罚。

但对于农民来说,他觉得自己不过是为了吃饭拧了一个螺丝帽而已,根本不要紧,而且大家都这么做,实在想不通怎么就犯法了。

因为两人的认知不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

人与人之间最本质区别说到底还是认知的区别。

认知水平低的人,总喜欢争出口舌上的胜负,下意识的反驳。

认知水平高的人,站的高,看得远,能包容和吸收不同的声音。

很多时候,你清楚了这点,很多争执就不会发生了。

马斯克曾说:

“我现在不和人争吵, 因为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只能在他的认知水准基础上去思考,以后有人告诉我2加2等于10,我会说你真厉害,你完全正确!

你说玫瑰很美,他说玫瑰有刺。

你说无限风光在山顶,他说爬到山顶太累。

与其同他争辩,不如不辩。


和讨厌的人翻脸,得不偿失

著名的人际关系定律是这样说的:

无论你走到哪个圈子,遇到讨厌的人的概率都是相同的。

如果每次都翻脸,必定会让你自己陷入困境,得不偿失。

成年人真正的智慧,我觉得是尽量不让自己陷入困境,懂得忍耐。

最近董洁的新剧《您好,母亲大人》热播,其中有一段内容,让我很有感触。

董洁饰演的丁碧云是一个离异带着孩子的妈妈。


她通过自学日语,成功应聘到了一家日企电子厂。

由于流利的日语,她与领导梅众交集就比较多。

自然引来了厂里其他人的眼红,同时也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有一次她的组长因为自己偷懒,工作没做好犯了错,就再三央求会日语的她去和领导梅众解释,帮忙求情。

 
碧云由于儿子生病,一时忘记了这件事情。

组长受到了处罚,却将此事怪到碧云头上。

到处造谣说碧云勾引梅众,不检点,引来很多人的附和。


事情闹得很大,还导致碧云前夫来厂里大闹。

 
此事最终以梅众被日本总部调遣回去收尾。

事情到了这里其实已经可以结束了,但是碧云却意气用事提出了辞职。

她的领导劝她留下来,这份工作很难得,福利好,赚的多。


她一个离异的女人又带着孩子,很需要这份工作,等风头过了,大家也就淡忘了。

碧云还是决绝的选择离职,而离职后的日子过的很艰难。

正如领导说的,离职后坏人并没啥损失,反倒是自己陷入艰难的困境,得不偿失。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一段经历:

大学刚毕业,我进入一家科技公司实习。

实习的人一共10人,最终只留6人。

我的实习搭档,人长的好看,学历也高,最重要的是懂人情世故,大家都喜欢她。

我也打心里喜欢她,想多向她学习。

可没想到她总是偷懒,把原本属于她的活扔给我,最后又向组长去表现自己做了很多事。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听到她和别的实习生们一起嘲笑我的专科学历,诟病我四级都没过。

还说我第一天来报道傻到方向都分不清,把组长气得不清,这些话深深的伤害到本就自卑的我。

当时我真想冲出去直接和他们翻脸,去组长面前拆穿她,然后辞职走人。

可一想到实习的机会是老师力荐得到的,加上自己的现状,换一个公司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难道每次都辞职吗?

我含泪忍住了。 

之后我更加勤奋,总是第一个到工位,最后一个离开。

学习搭档的优点,经常虚心的向前辈们请教,更重要的是努力学习英语。

3个月后的转正名单里,如愿有我的名字,而我的搭档淘汰了。

就在大家抱怨我凭什么留下时,组长是这样说的:

“她在你们中学历最低,能力也不是最强,但她最努力。

你们有谁会认真做笔记,认真记录会议内容?

有谁会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周末有谁会主动来加班?

只有她!”

如果我当时直接翻脸,戳穿搭档,组长也许会信,可是也会以为我只是为了利益,心里不平衡罢了,对我的印象也不会很好。

不如就此机会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漂亮的反击。

与其因为琐碎的事、讨厌的人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不如暂时放下,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这比什么都值得。

电影《公主日记》里有句经典台词:

“总有一天,我会成长,而你永远是个烂人”。

有时候,你选择了低头,不是因为你输了,而是因为你懂了。

做好自己,不渡他人

傅首尔曾说:“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天后王菲是真的掌握了其精髓。

2018年的时候,王菲参加了《幻乐之城》,并邀请了自己的幻乐好友周迅出席。


经常关注娱乐圈的都知道她俩其实是有一段情感纠葛的,为此王菲经常被网友们诋毁,这么多年来一直背负骂名。

或许大家都以为两人此生将老死不相往来。

但《幻乐之城》上,王菲邀请了周迅出席,并和她从容、洒脱的互动,周迅更直言王菲是她的偶像。

 
这次和周迅的同框,让网友们惊呼王菲的魅力,纷纷路转粉。

王菲的婚姻和对孩子的责任问题一直是网友们津津乐道的重点,经常把她和 “好妈妈”张柏芝作比较。

她自然又背上了不是好妻子,是毫无责任感的妈妈的骂名。

在大家眼里她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但她真的做好了自己。

有这样真性情的母亲,2个孩子现在也不差。

或许这样的她,才吸引了与之相似的谢霆锋。

无论是第一次与谢霆锋分手,还是现在又复合,都只字不提过去的婚姻,也没有贬低曾经相爱过的人,也不利用过去的情感,来炒作自己。

面对网友们的谩骂和诋毁,她从来也不计较,不回应。

只是用心的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业。

这份洒脱,值得我们学习。

寒山曾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

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初入社会时,我以为的不理他是等他自己遭报应。

经历一些事情后,我的理解是要豁达,做好自己。

豁达是为了自己舒心,而不是为了感化他人。

报应不过是说笑,时过境迁后再回头看,他怎么样与我们又有何干?



人活着,总有你看不惯的人,也有看不惯你的人。

讨厌一个人,用不着翻脸。

早晚是过客,何必惹尘埃。

余生,愿你所遇之人皆良人,所遇之事皆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