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书平:中学语文教学中巧用健康教育策略点亮学生心灵的火花

 昵称15221501 2022-12-07 发布于湖北

加急发《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 

   中学语文教学中巧用健康教育策略点亮学生心灵的火花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实验中学    向书平     邮编:444324

     随着教育受到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的孩子们在学校要度过很长的学习时间,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这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语文课由于自身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初中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由于现在的初中学生绝大多数具有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双重身份,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较差。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青春期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惑和躁动。主要表现为:

  1、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如:对回答问题失误的同学,他们用哄笑的态度对待;对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认为是出风头;纪律不好的学生影响正在学习的学生,被影响者不会去制止;优秀的同学喜欢与顽皮学生交往,认为是人缘广。

  2、逆反心理。他们不愿听从父母或老师的意见,生活学习中处处与家长唱反调。他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 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

  3、缺乏感恩的心。对他人的付出视之为理所应当,让写关于父爱或者母爱的作文,学生往往无从写起,宁愿捏造些假的事件,语言空洞无味,没有认识父母那平凡的爱。

  4、思想极端化。某男生在上课喜欢讲话,但成绩还不错,行为习惯方面没有大的问题,因为父母离异,产生一种极端思想,认为父亲不能管好一个家庭,那就不要管他,从此无心向学,成绩直线下滑,酗酒、抽烟、上网、逃学等坏行为层出不穷。另有一女生,父母之前在外务工,她在家是为所欲为,现在父母回家亲自管教,但无法沟通,此女生公然对父母说,你让我交男朋友,我就好好读书。这些都是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后果。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把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就显得尤为关键。

  二、如何在语文课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包含丰富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中具有特殊地位。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努力使他们获取愉悦的心理体验,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发展。

  1、做一个心理健康的语文教师

  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在教师的各项素质修养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位置。语文教师要致力于语文教育工作,热爱语文教育工作;要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自身能作为学生的参照物;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够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2、挖掘课文中的真善美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蕴含热爱祖国、生命的情感,表现了对真善美的讴歌和对假恶丑的鞭笞。如《三峡》、《与朱元思书》描写的是山水之美;《赵州桥》介绍的是建筑之美;《背影》展现的是父爱之美;《我的母亲》道出了胡适对母亲的敬爱。深入挖掘教材的主题思想,我们还会发现课文中体现出的乐观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如学习《敬业与乐业》,我们懂得制定自己的生活原则,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新的定义;学习《送东阳马生序》对比宋濂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但用心专一终于学有所成,作为生长在新中国下的我们应如何学习;学习《秋天的怀念》,感受史铁生的悲伤和坚强。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点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途径。

  当然,教材里也有对假恶丑的鞭笞。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贪婪;《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阴险凶残。这些人和事,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可以引起学生在心理上的厌恶,纠正学生不健康的心态。

  3、通过作文教学疏导学生心理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不善于与他人沟通自己的心理问题,往往喜欢通过作文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强烈的爱憎,这些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作文,让老师拍案叫绝。在写作文评语的时候,要以安慰、激励为主,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情感交流。有时面对个别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积极与他们沟通交流,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对于学生作文中流露出的悲观消极的情绪,要及时了解情况,予以引导,让学生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在作文命题时,要有意识的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引入正确健康积极的轨道上来。引导学生把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写在作文中,这有助于抑制消极的心理情绪,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

  4、在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好语文课中的综合性学习是很重要的。把课堂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放开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探讨,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和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开展如“与名人同行”这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说话训练,交流历史和现实中那一个个闪烁古今的名字,如司马迁、诺贝尔、霍金等,引导学生们树立崇高的思想,建立正确客观的自我激励机制,认识到挫折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学习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养料。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我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身为语文教师,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材中细心地挖掘心理健康因素。实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高度的结合,让学生在求知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让语文知识成为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