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风中,发为中风;祛风养血,“风血同治’
周老师从医半个世纪,在缺血性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研究方面有独到见解,在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周老师认为中风病发病,血虚为主要病理基础,血虚而致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人,发为中风。因此治疗提倡“风血同治”以养血活血、息风通络为法,善用大秦艽汤加减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新药秦归活络口服液。 中医学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唐宋
以前、大多医家以“外风”立论,认为是“正气不足,风邪入中”。到了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认为“中风一病,风自内中,而非外中”,是中风病因学说形成过程的一大转折。明清至近代。对中风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倡导“非风论”,认为中风的发生与“风”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虚、火、痰、瘀”等因素有关。周老师撷取古代医家之精华,集自己多年临床之经验,继承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出中风病外风引动内风的病机说,外风为中风发病的诱因,血虚为中风的病理基础,血虚而致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人,发为中风。血虚基础上又常常挟瘀、挟痰,易于化热 周老师在治疗中善用祛外风药物,同时注重养血活血,所谓“风血同治”常常选用大秦艽汤加减化裁。大秦艽汤源于刘完素的《素向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 舌强不能言语。宜养血而筋自荣,大秦艽汤主之 用于治疗风邪初中经络出现 华 的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等症。方中选用四物汤以养血活血,又加用秦艽、防风等 大队祛外风药物,共奏养血活血、祛风通络之功效 此外,周老师在运用大秦艽汤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因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 多挟痰、挟热,故在此基础上加用九节菖蒲、郁金 黄连等以清热化痰,并加入 党参以益气养血,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出现的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头晕、头痛、身热、便秘、舌红、苔黄、脉弦等常见的风热瘀血、闭阻经络证候有明确的 疗效。此外,周老师研制了中成药秦归活络口服液 该研究 1995年获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并于1998年获新药证书后正式投放生产。秦归活络口服液以秦艽为君,以祛风通络;加用羌活加强祛风散寒、通利关节作用;川牛膝逐瘀通络,又能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虚火,有导热下行之功;当归、川芎、赤芍、生地乃四物汤方,功能以养血活血通络,起到“血行风自灭”的作用,又可以其润之性,兼顾秦艽、羌活之辛散之弊;加用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九节菖蒲、郁金功在解郁化痰以宁神,针对痰热扰神、闭窍出现的烦躁不宁、语言不利而设;生石膏、黄芩、黄连以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内清脾胃之火、外解肌表之热,全方共凑祛风通络、养血活血、清热化痰、开窍醒神的作用。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该药治疗缺血性中风不仅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痰热证候、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亦获改善。 来源 周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