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雍正在位时间很短呢?

 李阿爸 2022-12-07 发布于湖南

据《北大国学课》一书统计,说我国君主专制一共延续了2132多年,可确定的皇帝人数有408位。按这个数据算下来,每位皇帝的平均在位时长为5年左右。

这么一比,雍正四十五岁登基,五十八岁离世,在位约十三年,实际上也不算短了。清朝十二帝,平均在位时间约为24.5年,这样再一比,雍正的执政时间确实太短了。

但是,雍正在位时间短,并不是因为他的寿命短。相比元朝和明朝,清代皇帝的寿命并不算短。

元朝皇帝的去世平均年龄为36岁,明朝皇帝约为42岁,而雍正活到了58岁,即便与清代帝王的去世平均年龄52岁相比,雍正的寿命也不算短。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人们的印象中,雍正不论执政时间还是寿命,都会给人一种短暂的感觉呢?

首先,这是人们在心理上的错觉。

雍正上承康熙,下启乾隆,康熙在位61年,而乾隆则不仅在位时间长,长达60年,而且还是高寿,终年89岁。

这爷孙俩之所以在位时间久的原因却是不同的,康熙在位时间久,主要是他即位早,8岁就当皇帝了;而乾隆则是实打实的高寿,登基时已25岁,一直当了六十年皇帝,说要退休,但退休不退权,实际掌控皇权高达六十三零四个月。他的执政时长主要得益于身体好。

相比之下,雍正夹在清朝两位在位时间最久的帝王中间,从心理上一比,人们觉得他在位时间太短了。

其次,雍正执政时间短,与他登基年龄晚也有很大关系。

雍正登基时已是四十五岁了,在当时看来,也已经进入人生的暮年阶段,但是他在当了皇帝之后,还要像年轻人那样去拼事业。

康乾盛世是清朝最辉煌的时代,康熙中期的清朝国力也的确是最强盛的。康熙十一年(1672年),户部存银1800余万两。但是康熙前期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内对外战争,如三藩之乱,收复台湾,驱逐沙俄,出兵蒙藏,大部分财政都耗费在了战争争上, 军费开支很快就将国库吃空了,至康熙十六年时,国库存银仅530万两,至十七年更低,仅为333万余两。

直到中期之后,库银才逐渐增加,康熙三十年,国库存银突破3000万两大关,四十五年增至5000余万两。所以,康熙的确奠定了盛世的基础。

但是到了康熙末期,诸多问题出现了。比如既是家事又是国事的“九子夺嫡”事件,各个皇子拉帮结派,令晚年的康熙十分头疼,在政务上已经倦怠了。皇帝如此,上行下效,导致的结果便是贪污腐败成风,从而造成国家钱粮的巨大亏空,盐税亏空。

所谓“亏空”,是指地方拖欠应上缴给国家的钱粮,致使府库空虚。所以,从康熙五十年开始,全国各地便零星出现农民起义了,基本也宣告康熙盛世的结束。

到雍正即位时,国家亏空高达800百万两,所以,在康熙刚去世一个月后,雍正就下发了他的第一道政令:全面清查积空钱粮,并责令各地在三年内将亏空补齐,且不准向百姓摊派。

但是亏空不是一时的,而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累积的,一时半会根本补不齐。那怎么办呢?雍正又下达了他的新政令:亏空官员一经查出,立即查封其家产,监控其家人,杜绝其转移藏匿赃银脏物。

所以,雍正元年,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官员被抄家的事情发生,由此,雍正也落了个“抄家皇帝”的绰号。

除了以“抄家”的方式来填补国库亏空,他还采用了耗羡归公的办法。所谓耗羡就是指在征收正项赋税钱粮之外的附加税。这项提仪早在康熙时就有人提出,但康熙担心影响官僚集团的利益,所以没有批准。

到了雍正元年,湖广总督杨宗仁又提出耗羡归公,雍正予以肯定,并率先在山西、河南实行改革,之后再在全国推行。但是就在推向全国时,内阁很多官员跳出来反对,雍正又实行“必有一二获罪之人”的谕令,将反对派或革职,或调离,顶住了内阁官员的压力,在全国实施。

耗羡归公的政策是雍正执政期间的一项重大政策,对清王朝的中期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不仅大幅增加了中央财政,而且还扭转了康熙后期滥征加派的歪风,强化了中央集权,减轻了百姓负担。

此外,他还大力整顿吏治,惩治腐败,在全国大规模清欠的同时,还推行养廉银制度和取缔陋规等工作。

再者还有之后对摊丁入亩的改革,有利于促进统一的改土归流政策,等等。

总之,在雍正的大力治理下,短短五年时间,朝廷的国库就增至五千万两,社会风气也大大好转。

然而雍正在位仅十三年,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工作量一定是不小的。那么时间从哪里来呢?加班,不断地加班。

据统计,雍正朝奏折有四万多件,以他在位12年又8个月右来计算,平均每天要批阅约10件奏折。

除了奏折,还有六部及各省的题本,据估算统计,雍正一朝的题本约有19.2万件左右,平均每天处置40件以上。

对于这些奏折和题本,雍正并非只是过目,而是要亲笔书写朱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除了批阅奏章,他还要处理军政要务,官吏任免,人民生活、农业工商等诸多事务。

那么,他为何如此喜欢工作呢?可能是性格使然,凡事喜欢亲自过问,而且多疑、敏感,如果臣下对他的批示毫无反应,他会大发雷霆。气愤时易走极端,容易暴怒。当年,康熙就曾批评过他“喜怒无常”。

尽管性格有缺陷,但并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勤政、认真又负责任的大清帝王。执政时间短,取得成就大,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皇帝。

第三,雍正暴亡可能与服食丹药有关。

寻求长生,这是每个人的愿望,但至今无人实现。古代帝王为求长生,以服食丹药最为流行,雍正也有这个癖好。

雍正在离世前三天,还在召见臣工,照常听政,三天后就突然离世了。民间对于雍正之死,有着诸多说法,比如说他是被吕四娘杀死的,还有说是被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谋毒死的,更有甚者说他是被宫女缢死的。

在众多说法中,唯有服丹药中毒而亡比较靠谱。雍正曾写过一首《烧丹》诗:

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

诗中可见,他对丹药的迷恋,并且有了相当的研究和兴趣。在他当上皇帝之后,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被封为“紫阳真人”,对张伯端十分推崇。

大约从雍正四年起,雍正就开始服食丹药了。专家从《活计档》中发现,从雍正八年到十三年,仅五年间,雍正先后下旨157次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其中仅煤炭就有234吨,此外还有大量的矿银、红铜、黑铅和硫磺等矿产物品。由此可见,雍正朝的炼丹之盛。

当时为雍正炼丹的道士主要有张太虚和王定乾,这两人在雍正死后,乾隆特下一道谕旨将其驱逐出宫。

所有这些记载,都足以说明雍正确实吃丹药,他的暴亡极有可能因长期服食丹药引发中毒而亡。

如果不吃丹药,或许他还可以活得久一点,也说不定。

综上所述,雍正执政时间相对短暂,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最终造成这样一个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