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之大学 ‖ 三、启程赴校前杂记

 泷西山人 2022-12-07 发布于广东

苟余年八十而不衰,则四载者,不足余生廿之一也。然求学于华中师范大学之四载,乃余生之最有价值者,其千四百余日夜,刻余骨,铭余心,必也然哉。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自入此岁,余渐喜忆往事矣,今尤喜忆昔日大学之时光,乃至于非形诸文字而不快。然余亦知之,余所谓大学生活之可陶醉者,他人或以为白头宫女之絮叨也尔。

大学之忆,余曾于2015年记以白话文,至今七载也矣。今岁立冬日,余风寒未愈,头重脚轻,咽痒鼻塞,遂暂辍民国《旧西宁县志》之译注,无聊间,竟生以文言重撰之念,以为此亦一雅事也,遂笔而为之。

昔为余传道解惑诸师,今几凋零殆尽,余等风华正茂之少年,亦垂垂老矣。往事历历,然不著于文字,他日必如烟而逝,悔之为晚也。

是为叙。

壬寅岁十月十三日,泷西山人宋德云记于泷东南山之麓。

三、启程赴校前杂记

华中师范学院之录取通知书为该院政治处所发,文革遗风,于此可见一斑矣。录取通知书之外,附以《华中师范学院新生入学注意事项》,告之曰:

政治、中文、历史三系的新生,一年级在京山分院学习,二年级回总院学习。

京山分院所在者,京山县孙桥公社也。

虽不知华中师范学院京山分院之历史及现状,然余于开门办学中修迄四年中学课程,颂“教育革命”之电影《决裂》亦观之未久,故知其必为开门办学之产物也。

华中师范学院毕业三十余年后,余于网上搜得其资料,乃知京山分院之前身,为湖北省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也。资料曰:京山县之城西八公里者,有国营梭罗河林场焉,一九六五年,鄂省高教厅择此林场筹办鄂省京山劳动大学,设中专及大专两部,学制为中专者二年,大专者三年,共招生六百人,育以农业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故学生毕业即为国家干部矣。其师资,乃于省内之各大专院校调配。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京山劳动大学详允鄂省人民委员会,易名为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一九六七年,林场归鄂省高教厅所辖,共大则司经营管理之职。一九六八年,诸生先后毕业,共大运作难以为继,遂辍办。一九七〇年,华中师范学院拟以共大为分院,商诸共大留守处。翌年秋,招政治、中文、历史、数学四专业之工农兵学员二百人。至一九七四年秋,已有学生五百余人,教职工六十余人矣。华中师院乃拨款一百六十万元,建办公、教学、学生宿舍楼房各一,四合院式图书馆一,教学平房二,总建筑面积近二万平方米。

读《华中师范学院新生入学注意事项》,知须于京山分院修大学一年级之课程,心自不快也,然亦无法,遂专心备办赴校行装。余上山下乡所得,有公家所购之被铺蚊帐铁桶者,用之始一年,正可以为入学之用,父母无需为余再置矣。无垫卧之被,则以家父民国三十年前后所购之棉被为之。湖北寒于广东,家母乃购羊毛线雇人编毛衣一,令余携至学校。穷家子弟,衣物无多,唯可替换耳。

姐为余购尼龙厚袜二。鞋本有灯芯绒之宽紧鞋一,表姐夫又赠余电工解放鞋一。据云此电工解放鞋,其质尤坚,唯四十二码,余蹬之如人乘龙船,今人必弃之也,然四十余年前,得此鞋亦不易,故余甚珍之。家父之中褛,造于何时,不得知矣,父令余携之至校以御寒。余见褛之外套乃蓝色斜布所造,颇新,心窃喜。乃不知套之下,褛心之棉竟硬如铁板,聊胜于无而已。

“儿行千里母担忧”,向之粗暴之母,此时亦太不舍其儿远游求学也。得知余有啖萝卜糕之望,次日竟蒸以餐余,又炖了瘦肉黄芪,以补余之弱体。

赴校日子渐近,一日傍晚,余高一、补习班之语文老师彭洪基先生至余家,贺余高考得中。恩师谓余父曰:“大叔,德云今亦从前之秀才也矣!家父生于民国,然曾读私塾二年半,其时去前清亦不远,固知秀才之不易中也,乃曰:“全凭老师教导有方,亦犬儿努力之所得也。

余家素贫,为邻人所藐。收得录取通知书后,余每日如常至离家六十丈外之自来水供应点挑水。有挑水之邻居问余:“闻汝考上大学,然乎?”余微笑而点头答之。亦至此挑水之邻居李某,未见余笑而点头,乃曰:观汝之猫样,又安能考上大学耶?倘于从前,余必斥之曰“狗嘴自不能吐出象牙也”,然余此时已赴校在即,非但不怒,反觉可笑也。

按录取通知书之赴校路线,余须先至广州,再乘火车至武昌,学校于武昌站设有新生接待站。余从未曾有远游之历,省城广州亦未曾踏足,如何赴校,家母多日念此而闷闷不乐。一日,表哥黎均涛谓余母曰,由其送余至广州。母闻之,欢颜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