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元良将军抗日战场上立功劳,晚年做生意发了财,儿子是大明星

 泊木沐 2022-12-08 发布于辽宁

孙元良,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他成长在一个晚清县官的家庭里,父亲在他出生后没几年就去世了。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孙元良从小就念私塾。家人希望他能像父亲那样,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历史的发展打破了他原本的憧憬,中学毕业后,孙元良选择弃文从武,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在军校期间,孙元良遇到了蒋介石。那时的孙元良,高大英武,气度不凡,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1926年,蒋介石推荐他去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学习。回国后,孙元良参军入伍,成为蒋介石的亲信。

1932年1月末,日本驻上海闸北的海军陆战队向国民党19路军突然发动进攻。孙元良率87师259旅随张治中驰援上海守军。2月22日,日军欲在庙行打开突破口,孙元良奉命增援。经过激烈交火,击毙数百日军,挫败了对方的攻击意图。孙元良一战成名,获国民政府嘉奖令和一枚宝鼎勋章,升任第5军88师副师长、师长(中将)。

时隔五年之后,1937年8月,日军开始围攻上海。孙元良部由无锡奔赴真如,他指挥得当,率先占领了火车站、八字桥等重要战地。并于8月13日,与日军在八字桥打响了第二次淞沪会战。孙元良指挥官兵猛攻虹口的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批日军来援。孙元良就地改变策略,转入防守。在闸北区一守就是整整76天,期间击退日军数次强攻,所属官兵伤亡惨重,却没有退让半步,严重打击了日军进攻的锐气。

10月末,孙元良部奉命撤离上海。临行前,他把最后的驻守任务交给了88师262旅524团副团长谢晋元,成就了谢晋元后来率“八百壮士”独守四行仓库的事迹。

上海陷落之后,日军直指国民政府前首都南京。1937年12月,唐生智就任南京卫戍司令,孙元良的88师负责驻守中华门和雨花台。

12月9日,日军飞机、大炮、坦克万弹齐发,气势汹汹地逼近南郊城门。孙元良的88师因淞沪会战伤了元气,所辖官兵多为后补充的新兵,但是他们气势丝毫不减,奋勇抵抗日寇。雨花台下,血雨腥风,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对抗疯狂的侵略者。12日中午,雨花台左翼被敌人突破,大批日军士兵蜂拥而上,孙元良部仅余2000余人,不得不退至中华门。至晚间19点,接到唐生智发出的撤退令,88师官兵约7000人殉国。孙元良本人乔装打扮,历经多日,才辗转逃离南京。

虽然88师基本损失殆尽,但是孙元良的抗战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歇。1944年春,孙元良率29军从重庆出发支援,参加湘桂战役。日军因为在亚太战场的大面积失利,急于扭转局面,强占贵州重镇独山,直接威胁贵阳和重庆的安全。

孙元良抵达后,先是在黑石关两次狙击日军大部队进犯。又围困部分日军于白腊坡一带,大量歼敌,并一举收复独山。独山大捷的意义在于终止了日本侵略军在华的侵略进程,从此,日军开始了在中国的全面败退。离开独山之后,为了配合整体反攻,1945年,孙元良部又在桂柳之战中收复了广西首府柳州,进而肃清了广西全境的日军残敌。

1949年12月,孙元良经香港抵达台湾。因为与主政台湾的领导人之一陈诚政见不合,孙元良选择退隐。其后,他远离政坛,开始经商维生。

离开战场多年,孙元良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也曾经赴日经营面馆,和任职纺织公司董事长。他做生意的眼光独到,很快就累积了丰厚的身家。晚年,退休赋闲的孙元良定居台北,鲜少公开露面。注重养生和保健的他,是黄埔军校一期学员里最长寿的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孙元良的第五个儿子孙祥钟,就是台湾资深演员秦汉。

2007年5月,孙元良以103岁高龄病逝于台湾。他生前留有遗愿,希望在未来适当的时机可以迁葬南京。孙元良的籍贯并非南京,他的遗愿或许表达了对南京这一片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热土的无限眷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