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卷有益《中庸》(读书第五天)

 新用户15472188 2022-12-09 发布于广东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子思(孔子之孙,姓孔名伋字子思)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差错,所以把他写录成书传授给孟子。

文章图片1

《中庸》开篇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什么意思?天命即天理,儒家认为天理表现为阴阳及金木水火土五行。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等品德,这就是人性。也就是人天生就具有这种品性,人之初,性本善也。那么必须遵循事物变化运动的普遍规律和原则去行动和发展,否则就偏离了道、失去了本性,那就是大逆不道。按照道德的原则修养自身以达到影响和教化别人遵循正道。

夫子程颐先生也提示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就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的定理。不要偏离正道,也不要改变自然发展的原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们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内心处于虚静淡然、不偏不倚的境界,这就是“中”。表露出来以后符合自然常理以及社会法度,这就是“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地、人共行的普遍规律。那么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运行不息,万物(包括人)便各得其所的生长发育了。

文章图片2

“道”的本原出于天,“道”的实体又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细细领悟这2000多年前的经典之语,同样在现在社会也是经典。

既然上天赋予了人本性品德,就应该去除外界各种不良诱惑,充实自己的自然本性。就应该有这种使命感,遵循正道、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让社会依则而行,让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