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帅今年两百岁——曾国藩与湘军文化探寻

 黄哲0425 2022-12-10 发布于湖南

   1811年,曾国藩降生于湖南省湘乡县荷叶塘二十四都大界里(今属双峰县)。他7岁入学,20岁外出衡阳求学无果,21岁求学湘乡涟滨书院,隔年中秀才,24岁在长沙乡试中举,28岁中进士,点翰林。入仕后,曾国藩创建了湘军,并成为“开眼看世界”并积极参与实践的洋务派中坚人物,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今年正值曾国藩诞辰200周年。12月6日,记者一行人来到曾国藩的家乡湘乡,寻找一代名帅的踪迹——
 
   时势造就了曾国藩和湘军

   我们最先来到的是曾国藩的母校涟滨书院。一百多年前,曾国藩曾在此处求学,如今这座历史悠久的书院于2010年9月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在涟水河之滨的湘乡市一中南校区内,涟滨书院现在作为曾国藩生平研究馆,展示了曾国藩一生的足迹。走进展厅,曾国藩唯一一张照片映入记者眼帘。照片中的曾国藩,背微驼,三角眼,扫帚眉,锋芒外露,给人一种不怒自威之感。

   1831年,21岁的曾国藩来到涟滨书院求学。“在涟滨书院求学的这一年是曾国藩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一段时间里,曾国藩,不仅学识上长进了,思想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他给自己改号为'涤生’。最终成功考中秀才,开始了他传奇的仕途生涯。在28岁,中进士留京师后,曾国藩在短短十年之内,连升十级,从一个七品小官跃升为二品大员。”曾国藩研究者谭运良说。

   “时势造英雄”,当时内忧外患的局势似乎注定了曾国藩的成就远不止于此。1852年,当41岁的曾国藩因母亲去世,回家奔丧时,咸丰帝命曾国藩出山“帮办团练攻剿”。他在湘南一隅,完全依照自己的设计,编练出了一支迥异于清朝各类武装力量的新军——湘军。
 
   迫于太平天国军队迅猛强攻的压力,1853年春节前夕,曾国藩离开老家湘乡去往长沙,和他一起同行的有湘军早期的一些重要人物罗泽南、王錱、刘蓉等,还有湘乡当地的一千名团练,曾国藩就是在长沙以这一千名团练为基础编练湘军。谭运良说,与清朝传统绿营军完全不同的是,湘军实行的是招募制,自愿当兵,而统帅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极大的指挥调度权力,自成派系。“兵为将募,兵为将有”很好地概括了湘军的特点。
  
   在彻底剿灭太平军后,湘军从不起眼的地方团练一跃成为拥有很强战斗力的部队,也让以读书进身,不会骑马射箭,更不会使刀弄枪的湘军统帅曾国藩赢得了“同治中兴三杰”之一的美誉。

   除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显赫的战斗功绩,这位晚清“第一名臣”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建设的首倡者。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副院长刘铁铭教授认为,曾国藩为“真正实践'洋务运动’的第一人”。刘铁铭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技术设备最好的综合性军事工厂,“如果没有曾国藩,'洋务运动’可能永远只是'纸上谈兵’。”

   正是有了这位敢作敢当的前行者,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军工厂——安庆内军械所建成,中国第一艘轮船制造成功,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成行美国……

   青年毛泽东曾经如此评价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一生都在追求修身、齐家、平天下,坚持“以廉律己,以勤治事,以公处人”。尽管后人对他争议连连,但他为中国文学、军事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如文化学者王鲁湘所说,历史为曾国藩成就大业提供了机遇。19世纪的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遇的大变局,曾国藩生在其中,并抓住了机遇,进而演出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历史活剧,也带出了一支庞大的湖湘军政集团。
 
   湖湘文化孕育了湘军将帅群体

   成长于湖湘大地的曾国藩,不可避免地受到湖湘文化的熏陶。
 
   王鲁湘称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了不起的杰出人物”,他说,是湖湘文化孕育了曾国藩,曾国藩是湖湘文化几百年的结晶。“从宋代播下湖湘文化的种子,到晚清开出曾国藩这个果实,是一种宿命,也是种必然。如果没有几百年湖湘文化的熏陶,没有岳麓书院的据点,没有众多师弟子的相互扶持,历史上也许就不会出现曾国藩和他所率领的湘军了。”王鲁湘说。
 
   所谓“湖湘文化”,主要是指唐宋以来诞生在湖南地区的区域性文化。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文人学者们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有着“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基因,不论是一代大师王闿运、艺术巨匠齐白石,还是文韬武略的毛泽东、骁勇善战的彭德怀,都深深烙上了“湖湘文化”的印记。湖湘文化始终贯彻着经世致用的传统,到了近代,更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湖湘学人往往是既推崇理学,又重视经世,热衷治国安邦的“经世致用”。而曾国藩早年一直在湖湘等地求学,湖湘学风的熏陶与师友的影响,推动了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的发展,其一生的事功就是理学经世致用的典范。
 
   湘潭大学历史学教授王继平认为,曾国藩是湖湘文化精神内核的体现者和践行者。“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是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感,是践行实践的经世情怀。曾国藩受湖湘文化和乡贤前辈的影响,有着'澄清天下’的使命感,有着'转移风气’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经世情怀。这些都能从他所立的'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誓言中看出来。”王继平说。
 
   在省作家协会主席、曾国藩研究学者唐浩明看来,湖湘文化和曾国藩是相互影响的,湖湘文化孕育了曾国藩,但曾国藩也将湖湘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曾国藩为湖湘文化注入时代新内涵,他创建的湘军让团队观念在以小农经济为支柱的湖南得到广泛认可,而且,这位湘军领袖对于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开放态度让湖南人第一次有了世界眼光。”唐浩明说。

   湘军精神的现代诠释

   153年前,1858年11月,清朝咸丰八年,清军一支六千人的精锐部队陷入十几万太平军的重重包围,一夜之间全军覆没,这就是著名的三河战役。在这个决定帝国生死存亡的时刻,来自湖南的一支地方部队——湘军开始崛起。
 
   王鲁湘认为湘军的成功崛起有着历史必然性。他认为,湘军死战太平天国,本质上不是为了大清王朝,而是卫道。“洪秀全提出了'灭孔孟之道’的文化目标,他们拜上帝会,见所有孔庙都烧,见孔夫子像都砸,这种与文化为敌的激进做法必然会惹怒一大帮文人。这是湘军作战的精神力量,也让湘军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既有政治理想和又有文化理想的特殊军队。”
 
   唐浩明在其所写的《湘军为什么会崛起于湖南》一文中写道,正是经世致用的湖湘学风,为湘军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由于湘军的最大特点是书生领兵,“这是一支文化人率领的农民军队,”唐浩明认为,如果没有这群有文化有主义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湘军不可能成为一支有持久战斗力的军队。

   谭运良则表示,文人带兵是湘军的主要特征,历史让曾国藩等一批文人走上了战场,湘军中的文人在前方作战的同时也在后方培养人才,并将“顽强拼搏、霸得蛮、舍得死”的湘军精神植入每个人的血液中。
 
   一百多年前,湘军能从一个在野的乡间集团,仅用了10年时间,就从草莽中、从田野中拔腿出泥,一跃成为大清的脊梁军队,有着它的必然性。王鲁湘将其归因于湖湘文化的潜移默化和当时的社会环境。“19世纪,湖南正处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所形成的'锋面’之地,这让湖南人身上拥有激进和保守两种完全对立的性格,而曾国藩的《讨粤匪檄》某种程度上正是湖南士人文化立场的表白,它完全区别于顽固的原教旨主义儒家学说,这与湖湘文化的实用思想不谋而合。”王鲁湘说。
 
   一百多年过去,湘军文化与精神融入湖南人的品格中。“湘军”一词也不再仅仅代表那支勇悍的精英部队,在湖南,凡有成就的团队都被冠以“湘军”之名。当今的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传媒湘军、体育湘军等都名满海内外。湘军文化的研究也不再停留于书面上,更多地体现在了行动上。湘军研究正在成为一门显学。
 
   作为孕育曾国藩的沃土,近年来,湘乡市在“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自2009年以来,相继建设了“曾国藩诗文岛”、“曾国藩生平研究馆”和“茅浒水乡湘军水寨”等湘军文化旅游项目,大力推进湘军文化项目建设和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2010年10月27日,“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得以正式成立。中共湘乡市委书记阳建民在成立大会上说,研究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的目的在于以史鉴今、古为今用,一方面将其转化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更应该让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推力。
 
   据湘乡市委统战部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不久的将来,在湘乡那座历史悠久的文塔下,又将出现一个集旅游、特色农业、饮食于一体的“湘军山寨”,与“茅浒水乡湘军水寨”遥相呼应。这场关于历史、现在以及未来的对话将持续展开……

来源:湘潭在线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