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埔军校高级班:贺国中

 黄哲0425 2022-12-10 发布于湖南

  贺国中1904-1929),原名祖徽,字书帆,娄底市娄星区双江乡新庄村人,原属湘乡县丰乐乡。9岁开始读私塾。13岁考入湘潭益智中学堂。1920年,投湘军赵恒惕部第二旅二团当兵。1923年升排长,1926年改编到唐生智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四师司令部任副官。参加北伐战争,集体加入国民党。10月,任第四师师部特务连长。 

  19271月,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与黄公略、黄纯一等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并于毕业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贺与黄公略、黄纯一等从广东回到湖南南县,经彭德怀推荐,任国民革命军独立五师学兵团少校副队长,随营学校大队长、教育长、代校长,为革命培训干部。7月中旬,贺遵照彭德怀的指示,率领学校军官、学员百余人,从岳州向平江集结。722日,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贺同时在浯口镇宣布起义。次日,在县城胜利会师,即参加了彭德怀、滕代远主持召开的党委会,决定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贺为军委委员兼七团副团长,后任第七团党代表、团长、第三大队大队长、第三纵队纵队长。192811月,在粉碎湘、鄂、赣“三省会剿”后,跟随彭德怀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胜利会师,红五军编入红四军。19294月任红四军第六纵队纵队长,率部参加巩固扩大湘赣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恢复红五军后,任红五军第四纵队纵队长。1929年,红五军留守井冈山。贺在反围剿中,沉着指挥,勇敢战斗,转战到兴国县时,仅剩下300余人,180条枪。当时决定奇袭于都县城,贺率队一昼夜行军75公里,出其不意,全歼守敌一个营及民团武装近千人,生擒敌营长,缴获枪400多支和大批弹药。贺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被誉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员“虎将”。19295月,红五军向湘南进军,在酃县大院围歼来犯敌军。贺率第四纵队的两个大队,在芦口攻敌左翼,敌抢先占据制高点,贺组织尖刀队,身先士卒,打败敌军。6月下旬,湘赣边界特委和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决定攻取安福县城。彭德怀将主攻任务交给第四纵队,贺率部强攻,冒着枪林弹雨,在靠近敌阵的一个小山头,不幸头部中弹,英勇牺牲,年仅25岁。其遗骨草葬于阵地附近的云雾桥头,事迹在井冈山博物馆和革命烈士陵园陈列。滕代远在为共产国际刊物著文时称赞他为“很能干的少年司令员”。 

  贺国中曾介绍同龄人李聚奎入党。李聚奎(1904-1995),开国上将,湖南省涟源市龙塘乡南风人,原属于安化县南风乡,曾救过彭德怀一命;1995年他在弥留之际还托人去寻找过贺国中的后人,是参加平江起义的2000多名官兵中最后一位去世的老人。

  来源:红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