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人问我,食管里的分型有好几种,是该用井上分型?还是该用AB分型?今天针对这个问题我就我个人的理解,做一简单的梳理,希望能对有相同困惑的老师们有所帮助。以下观点仅代表我个人意见,如有意外,一切与本人无关。 随着NBI及放大内镜的问世及逐步完善,针对食管肿瘤观察的重点是血管,而不像胃与结肠要观察血管与腺管双重结构。食管血管网的末梢伸入上皮层内形成乳头状我们称之为—IPCL。通过IPCL的观察,我们可以初步镜下判断其性质,范围,深度等方面。 2001年出现的井上分型、几乎同时代的有马分型,随后于2011年日本食管学会提出的AB分型。均是针对IPCL的研究。下面简单回顾一下三种分型: 【井上分型】 【有马分型】 1型的特征:上皮下乳头可见细的、线性的毛细管袢或没有观察到毛细血管。 2型的特征:可见扩张的血管,呈多型性,如树枝状或螺旋状扩张;上皮下乳头毛细血管袢的结构存在,并且排列相对规整。 3型的特点:上皮内乳头血管被破坏,可见口径不规则的螺旋血管和有红色斑点的破碎血管。血管的排列不规则。 类型3的亚型:断裂的丝状血管,破碎的红点样的血管,有轻度延长和融合的破碎红点样的血管,以及在乳头状突起中的分支和螺旋状血管。 组织学上,在93例有断裂的丝状血管和破碎的红点样的血管病变中,79例(85%)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和m1癌。在19例有轻度延长和融合的破碎红点样的血管的病变中,16例(84%)为带有锯齿样浸润方式的m2癌。10例乳头状突起中有的分支和螺旋状血管的间质病变中,9例(90%)为向上生长的深m2癌。 4型的特点:不规则的多层次、不规则树枝状、网状血管。 类型4的亚型:不规则的多层次(ML)、不规则树枝状(IB)、网状血管(R)。 类型4病变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显示肿瘤浸润前沿周围的肿瘤血管。这些血管是扩张的,呈分枝状,并且形成多层。低分化癌在增厚的肿瘤表面上常有细的、网状的血管。 【AB分型】 纵观IPCL的发展史,井上分型、有马分型、AB分型是相继出现的观察食管IPCL分型法。井上分型及有马分型相对早期且貌似繁琐复杂,总是让人难以记住,但他们对于食管肿瘤性病变的细致度较后来出现的AB分型显然更为精细,所以他们是偏向于针对于诊断的分型方法。 随后出现的AB分型综合了井上及有马分型,并借鉴了有马分型里的AVA的概念及R血管的概念。AB分型最大的优势是一种基于偏向治疗原则的分型方法。良性病变不需处理的都归为A型,内镜治疗的绝对适应症都归为B1,内镜治疗的相对适应症归为B2,外科适应症归为B3型。 前两种主要是首先针对诊断的分型方法,随后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而AB分型则从治疗入手,主要是针对治疗的分型方法,粗化了诊断的细致度(例如上皮层及固有层病变不需要区分,可直接都归为B1),并且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冲突。在平时的运用中你熟悉哪个就可以用哪个,没有对错之分,其目的都是对病变做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相当于一个是正序,一个是倒序,却殊途同归。
|
|
来自: 桐桐i48yyv8bov > 《内镜》